<p id="fvlvh"></p>
        <form id="fvlvh"></form>

                    <b id="fvlvh"><thead id="fvlvh"></thead></b>
                        美章網 精品范文 中國傳統禮儀文化論文范文

                        中國傳統禮儀文化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中國傳統禮儀文化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中國傳統禮儀文化論文

                        第1篇

                        關鍵詞:傳統文化 大學生 禮儀課程 創新啟示

                        我國向來擁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崇尚“禮儀”成為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作為高等知識分子的大學生,更是國民素質的集中體現。但是,當前一部分的大學生禮儀卻存在比較嚴重的示范現象。

                        那么,我們大學生禮儀教育課程開展得如何?存在哪些不足呢?大學生禮儀課程應該如何從傳統文化里吸取有效成分,獲得創新啟示呢?本文圍繞這些問題,闡述一下個人的粗淺認識和理解。

                        一.當前大學生禮儀教育課程的現狀

                        雖然當前大學生禮儀教育課程取得很多可喜的成績,但是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和不足。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學生不喜歡禮儀課程

                        對于禮儀課,不少大學生不以為然,總覺得這門課程可有可無,甚至認為不合時宜,多此一舉。在大學生心目中,禮儀課就是對他們言行舉止的限制和規定,對其日常生活有點過度干涉。因此,崇尚自由的九零后大學生往往不會喜歡、不重視禮儀課。

                        2.禮儀課程缺乏文化內涵

                        當前,大學生禮儀課的開設還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階段,還有很多地方不夠完善,尤其是缺乏文化內涵,簡單地對各種場合的禮儀要求羅列出來便了事。其實,每一種禮節要求都有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蘊。作為高等知識分子的大學生,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了解每一種禮儀的文化含義。

                        二.傳統文化對大學生禮儀教育課程創新的啟示

                        面對上述大學生禮儀教育課程的現狀,筆者經過切實的教學實踐和個人思考,認為傳統文化對該課程的創新開展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1.傳統文化的基本含義

                        所謂“傳統文化”,主要是指蘊藏在一個民族里面,具有一定穩定性的文化形式,具體來說,包括思想觀念、道德情操、風俗禮儀、等不同層面。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東西方文化撞擊而成的文化集合,以孔孟儒家思想為主體,融合道家、佛家、墨家等諸子百家的文化精髓?!皞鹘y”并不代表“落后”,對待我國傳統文化,需要取其精華,取其糟粕。

                        2.傳統文化對大學生禮儀教育課程創新的啟示

                        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傳統文化更是值得我們用心保護、發揚光大,而且對我們大學生的禮儀教育課程創新,具有一些啟發性作用。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和思考,歸納以下幾點,以供參考:

                        (1)“倫理道義”的中華傳統文化,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品德禮儀修養

                        禮儀是一個人品德修行的外在呈現,集中凝聚人的內在道德修養。由于中小學的應試教育,只側重分數而忽略品德修養,加上家庭、社會的缺位,種種原因導致當前大學生的禮儀失范。比如,考試作弊、生活糜爛、談吐不雅、亂丟亂扔等不良的失禮行為。要提升大學生的品德禮儀,單靠大學生的禮儀課是不夠的,還必須滲透中華傳統文化,用“倫理道義”來感化大學生的思想靈魂。

                        如果說西方傳統文化是宗教,那么我國傳統文化則是道德。上下五千年,我們中華傳統文化凝聚愛國、愛民的道德精神,推崇仁義道德的品格,提倡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儒家講求道德、仁義。儒家代表作《論語?里仁》:“君子懷德,小人懷土”,意思是“君子為了道德仁義可以志在四方,而不把自己僅僅局限在故土之上,小人卻只顧留戀鄉土而不知推行道義;《論語?里仁》:“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義,小人看重的是利益”。我國傳統經典《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思是“大自然的運行剛勁強健,對應于此,有德行的人處世必定像天一樣的剛強堅定、自強不息,像大地一樣的厚重踏實、容載萬物。在校大學生學習這些中國傳統文化,必定有助其文化修養,進而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質,禮儀規范自然隨之提升。

                        (2)中華傳統文化重視雅言美行,對大學生的禮儀形象塑造具有示范作用

                        我國自古就有“禮儀之邦”的贊譽,講“禮”重“儀”成為中華民族的良好作風。作為社會知識分子的代表,大學生更應該達到“知書達禮,待人以禮”的目標。但是,當前大學生的禮儀行為經常出現“失范”,極大地破壞了大學生的美好形象。因此,大學禮儀課程需要充分吸收中華民族重視“雅言美行”的優良作風,對塑造大學生的禮儀形象樹立示范作用。

                        我國有一句經典古諺:“站如松,行如風,坐如鐘,臥如弓”,對個人的言行舉止提出比較形象的要求:站立如同一棵松樹,行走如同一陣清風,端坐如同一鼎金鐘,臥睡如同一張弓。我國最早的學生日常守則是《管子?弟子職》,比如“先生施教,弟子是則。溫恭自虛,所受是極。見善從之,聞義則服。溫柔孝悌,毋驕恃力。志無虛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顏色整齊,中心必式。夙興夜寐,衣帶必飭。朝益暮習,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謂學則”,提出具有概括性的行為規則要求。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非常強調雅言美行。大學生禮儀課程吸收這些傳統文化,對提升大學生的禮儀品德都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3)儒家文化尤其強調“仁禮”,對大學生的禮儀培養有積極作用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化古國之一,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深厚歷史底蘊。儒家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尤其強調“仁禮”的道德品質。儒家創立者孔子在《論語?季氏》更是指出“不學禮,無以立”,一個人不學習禮儀,無法在社會立足,可見“禮”在個人修養的地位和作用?!墩撜Z?顏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用“禮”來約束人們的一言一行?!墩撜Z?學而》“禮之用,和為貴”,要求在具體的禮儀運用都需要以“和”為貴,促進人際關系和諧發展。

                        我國傳統文化以儒家為核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無不滲透“禮”的精神和內涵。我們教師需要將我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的“仁義”“禮儀”精神,運用到大學生禮儀課堂上。用儒家的禮儀道德來感化當下的大學生,提高其對禮儀道德的認識和理解,盡快促使其成為知書達禮的社會精英代表。

                        三.總結

                        當前,部分大學生出現比較嚴重禮儀失范行為。為此,大學生課堂更需要開設禮儀課程。我國傳統文化一直崇尚“禮儀”,可以取其精華成分運用到大學生禮儀課程里,希望借此讓該課程獲得創新。經過切實的教學實踐和個人思考,筆者認為我國傳統文化重“倫理道義”、“雅言美行”、“儒家仁禮”,對大學生的禮儀培養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l]田廣林.中國傳統文化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馬占軍.淺議對大學生禮儀普及與規范的重要作用[J].品牌(理論月刊).2010(11)

                        [3]江藝敏.加強大學生禮儀教育的意義與途徑[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01)

                        [4]趙振有.論加強大學生禮儀教育的重要性與實施策略[J].中國報業.2011(02)

                        第2篇

                        [關鍵詞]傳統文化 大學生 禮儀教育

                        [中圖分類號]G4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4)11-0231-01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十分重禮儀的國家,禮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作為禮儀之邦的國民,我們也應重視禮儀教育,提高自身的禮儀修養。但是現在的大學生中卻存在著很多禮儀失范的現象,因此我們有必要充分利用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加強大學生禮儀教育,促進其禮儀修養的提高。

                        一、在大學生禮儀教育中重視傳統文化的原因

                        (一)大學生禮儀修養的現實需求

                        中國在世界范圍內都享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美譽,其重“禮”的文化氛圍也使學生形成了謙遜、內斂、尊老愛幼的特點。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有很多學生存在著禮儀修養缺失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現在很多大學生在許多方面都表現出了缺乏禮儀修養的言行。如在公共場所亂丟垃圾、高聲談笑,又如在人際交往中自私、冷漠,缺乏交際禮儀等?,F在的大學生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多的禮儀失范現象,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對其進行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還不充分。因此,要提高大學生的禮儀修養,培養出懂禮貌、知禮儀的高素質人才,就必須重視傳統文化的作用,將大學生禮儀教育與傳統文化緊密結合起來。

                        (二)中國傳統文化中蘊涵著豐富的禮儀教育資源

                        中國傳統文化中蘊涵有豐富的禮儀教育資源,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可以極大促進大學生的禮儀修養的提高。周禮及其后的儒家文化蘊涵著十分豐富的禮儀教育資源,如中國古代的“六藝”中“禮”是居首要地位的。因此,在現在的大學生禮儀教育中,要充分挖掘傳統文化中的禮儀資源,使大學生受到傳統禮儀文化的熏陶,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其禮儀修養。

                        二、在傳統文化背景下如何進行大學生禮儀教育

                        (一)吸收傳統文化中的“重美型”精髓,培養大學生的美好禮儀形象

                        所謂“禮儀”,是由“禮”和“儀”兩方面構成的,其中“儀”就是指儀態、行為。因此,美好的儀態和行為也是大學生禮儀修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大學生禮儀教育中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中國傳統文化對于“美型”,即美好的個人儀態和行為是十分重視的,對美型的期待也是中國傳統審美價值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管子》中就包含了我國最早的學生守則――《弟子職》,另外,我國佛教文化中也對“美型”提出了“行如風,站如松,坐如鐘,臥如弓”等的要求。當然,我國傳統文化中關于“美型”的內容遠不止這些。充分吸收和利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美型”精髓,是十分有助于大學生美好禮儀形象培養的。

                        (二)吸收傳統文化中的“重倫理”精髓,培養大學生高尚的禮儀美德

                        在大學生禮儀教育的過程中,培養其高尚的禮儀美德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而中國傳統文化中蘊涵著豐富的“重倫理”精髓,對其進行充分的吸收和利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大學生禮儀教育的發展。重倫理、崇道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最為顯著的特點。這一點,無論是在儒家“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的仁義觀中,還是在墨家兼愛、非攻思想中,還是在道家“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等的言論中,都得到了具體而廣泛的體現。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文化對于個體倫理道德的形成與提高是十分重視的,其重倫理的特點及“重義輕利、內省慎獨、寬厚謙虛”等的主張是可以被用于進行大學生禮儀美德的培養的。

                        (三)吸收傳統文化中的“重禮儀”精髓,培養大學生的美的性情

                        進行大學生禮儀教育就是為了使人們能夠形成互尊互敬的良好關系,人與人之間能夠和諧相處。因此,在大學生禮儀教育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要對大學生美的性情進行培養。而中國傳統文化中蘊涵豐富的“重禮儀”的精髓對于培養大學生美的性情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國傳統文化是十分重視對人美的性情的培養的,這在很多古人的言論中都可以找到。如孔子“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及“不學禮,無以立”,管子“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等。通過吸收和利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禮儀”精髓,必定會促進大學生美的性情的培養。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傳統文化在大學生禮儀教育中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充分挖掘傳統文化中豐富的禮儀教育資源,吸收傳統文化中的禮儀精髓,并將其應用于學生禮儀教育之中,從而促進大學生禮儀修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瑛.試析中國傳統文化與大學生禮儀教育[J].教育與職業,2006(26).

                        第3篇

                        摘 要:中國以禮儀之邦著稱于世,禮儀文化源遠流長。禮儀文化內涵豐富,形式多樣,影響深遠。它既是中國鄉村社會的文化傳統,又是傳統國家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2012年1月16-17日在北京召開的“禮儀中國”東岳論壇學術研討會從禮儀的視角切入,圍繞禮儀的現狀與反思、傳統禮儀功能和當代價值、禮俗的發展與變遷、國家祭祀與宗教禮儀、民間信仰與禮儀規范等問題進行研討,旨在加深對中國的歷史傳統和現實處境的深刻理解,促進對全球化時代中國文明主體性的理論思考和實踐關懷。關鍵詞:禮儀;文化;禮制;禮俗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12-0105-03禮儀文化源遠流長,影響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2012年1月16-17日在北京召開的“禮儀中國”東岳論壇學術研討會①匯集了來自法國、韓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和國內四十余位專家學者。論壇從禮儀的視角切入,進行了六場大會發言,圍繞禮儀的現狀與反思、傳統禮儀功能和當代價值、禮俗的發展與變遷、國家祭祀與宗教禮儀、民間信仰與禮儀規范等問題進行熱烈討論,旨在加深對中國的歷史傳統和現實處境的深刻理解,促進對全球化時代中國文明主體性的理論思考和實踐關懷。下面對研討會中代表們關注的主要論點略作綜述。一、禮儀的歷史意義和當代價值中國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于世。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禮儀影響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國古代是一個“禮制”社會,禮儀在維系血緣紐帶、協調人際關系、規范倫理道德和穩定社會秩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歷史上無論是從經學意義還是史學意義,關于禮儀的研究非常發達,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然而由于歷史原因和政治因素的影響,加之現代化進程和全球化影響,在新舊秩序交融和變革的大背景下,禮儀研究失去了連續性,道德滑坡、禮儀缺失成為中國當前普遍呈現的社會現實。挖掘禮儀的思想內涵和歷史意義,重新審視禮儀的歷史實質和內在精神,以古為鑒,思索禮儀的當代使命和現實價值,為當前的社會現實問題提供解決之道成為學者們關注的焦點。彭林(清華大學)教授的報告《禮是中國文化之心》概述了禮儀文化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中的重要作用和深遠影響,指出禮在中國文化發展中在國家典制、人際關系、社會風尚、道德規范、社會秩序等方面發揮過重要作用。禮樂文明奠定了中國文化的底蘊,是中國文化區別于西方文化的根本標志,中國的核心思想就是禮。如今需將“禮”的教育與推廣提上議事日程。蕭放(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以《中國傳統禮儀形態與當代社會生活規范輪綱》為題,結合自己研究針對在當前禮儀淡化、缺失、傳承斷裂的背景下,對如何保持中華禮儀文化的獨特性,復興與重建禮儀文化等問題提出了實踐性建議。他認為,當前可以從三方面進行嘗試:一是對傳統禮儀文獻做系統梳理,建立完整的信息庫;二是根據傳統的禮儀文獻和禮學著述,對誕生、成年、婚禮、喪禮等具體禮儀進行專題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他特別提出要加強對實踐的強調,要嘗試對某些禮儀形式的恢復。以前研究中容易被忽略的禮器,作為民眾行為方式和禮儀表達的重要載體,也應成為今后研究的重點;三是通過定點和抽樣調查、深入訪談等形式,作深入的社會文化調查,為禮儀的推廣做信息支撐;四是在對傳統禮儀特性、社會流傳變化方式以及西方禮儀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提出組建民族禮儀的模式。通過試點和示范,使傳統禮儀文化資源得以轉化和利用。李鴻賓(中央民族大學)教授的《當前社會“禮儀”缺失的若干思考》列舉了當前社會禮儀缺失所造成的種種問題,并從歷史的角度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他認為造成這種禮儀缺失的主要原因就是以辛亥革命和60年代“破四舊”為標志的“革命”范式下對傳統的廢棄。同時,他將中西方禮儀文化發展進行了對比,認為歐洲在傳統向現代社會轉軌中延續傳統的優秀成分,又與現性、文明相結合創造了包含優質傳統文化要素在內的現代性禮儀規范;而中國在被迫從傳統向現代轉型過程中文化承傳的脈絡被割斷,使得傳統與現代相互脫節,現代禮儀精神內涵缺位,文明規范喪失。而解決之道就是重新認識“傳統”,完成“傳統――現代”的對接,同時將中西優秀、精致文化相結合,使東方社會走向文明。賀學君(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的報告《傳統禮儀的“神”與“形”》分析了傳統禮儀的特征,指出禮儀的基質與人類積極本質一脈相通,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延續性,同時具有濃郁的歷史性與鮮明的時代性。而當下道德滑坡、文明失落的現狀要求在傳承和創新傳統禮儀時,不僅要明了傳統禮儀之“行”,即禮儀的程序,重視儀式本身的嚴肅性和神圣性。她以人生儀禮為例進行了分析,提出更要理解傳統禮儀之“神”,即禮儀背后的文化精神。根據新的時代意識,神行結合,在繼承的基礎上創造性的構建現代人能夠接受的新禮儀。王杰文(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的《“禮儀中國”的神話――古今中國禮貌用語的比較研究》通過古今中國禮貌用語的比較研究說明,古代中國的禮貌用語是一種基于“差異”與“不平等”的社會等級的、流行于精英群體的儀式。這種儀式性的表征方式會隨著社會的變遷發生變化。禮貌用語本身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中國人要批判地繼承傳統需要正確認識禮貌用語本身的適用性。韓國學者崔順全(韓國國立民俗博物館研究官)以《朱子的與韓國祭祀的現狀》為題,從祭祀場所、陳設圖和行禮等方面考察了當今韓國施行祭禮的現狀,通過古今對比說明朱子的《家禮》在存續至今的過程中發生了哪些變異,對韓國民眾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及其如何被民眾接受并被應用到現實生活中成為傳統祭禮傳承至今。來自北京朝陽區高碑店村的黨支書支芬書記以《弟子規的村落實踐》為題,介紹了高碑店村以弟子規為代表的傳統禮儀在高碑店村復興的過程及其對村民的影響。二、國家祭祀與禮制表達“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中國古代國家祭祀在歷代的王朝統治中發揮著重要功能。作為禮樂制度的重要內容,國家宗廟的設置和祭祀,不僅是國家權力在信仰領域最為重要的外化形式之一,也是保證政治權力秩序穩定、整合社會的重要手段。在這種禮制化過程中,國家與民間各種力量的關系和互動也是歷來禮儀研究領域中的重點。雷聞(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的報告《太牢之殤――唐五代國家祭祀中的用牛與屠牛之禁》從中國古代國家祭祀中的祭品入手,分析了唐五代時期國家祭祀儀式中用牛與屠牛之禁的變化及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北京民俗博物館副館長關昕的論文《禮俗之間:北京東岳廟祀典的象征與實踐――兼及明清“小祀”的融通性》以東岳廟為例,分析了東岳廟在由宮轉廟的禮制化過程中國家正祀與民間信仰的互動。指出“小祀”在國家制度和觀念上具有伸縮性和靈活性。這種特性使得小祀中的一些禮儀實踐成為社會共享的資源和思想,其禮制也內化為民眾思想的源泉之一,被熟稔的匯入于行善積功的大眾宗教實踐中,從而成為民間社會接衍國家禮制理念和實踐的中介。張勃(北京聯合大學)副教授的報告《從國家祭祀場所到公共生活空間―北京五壇的功能變遷》考察了北京地區五壇在國家祭祀體系中的地位和這些祭祀場所在20世紀發生的重要變化。通過這種功能變遷說明國家祭祀活動是中國成為“禮儀中國”的重要方面,而對包含崇尚秩序、天人合一等觀念的祭祀活動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恢復有利于禮儀中國的當代重建。朱玉麒(北京大學)教授的《告于廟社到告成太學――清代邊疆平定的禮儀重建》論文通過對大量碑文和史料的考證,指出帝王時代武功從告于廟社到告成太學,不是簡單地恢復上古禮制,實際上是將新的帝國疆域布告天下。通過這一形式顯示國家權力在疆域中的象征。而這種變化也對清代士人新的中華國家概念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民間信仰中的禮制習俗與地域社會作為民間信仰中的神廟祭祀是中國禮制體系的重要組成。作為一種“地方性”的文化現象,在考察民間祭祀禮儀時將考察對象置于其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下,按照社區分析和田野調查的方法研究民間信仰的功能和影響、儀式與社會變遷、地方社會與國家權威之間離合與共融等成為代表們關注的熱點話題。臺灣陳益源(臺灣成功大學)教授的《臺灣云林口湖“牽水車藏”集體祭祀禮儀所蘊含的民間智慧》通過臺灣云林的水難祭祖儀式的考察,分析了在將這種災難轉變為今天臺灣地區富含仁愛精神和慎終追遠的孝道精神的文化資產過程中,民間信仰中儀式的作用。安德明(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的《對傳統的協商:街亭村民間信仰重建過程中村民的互動》通過對甘肅天水街亭村20世紀80年代以來民間神靈信仰的連續考察,在民間信仰重建過程中村民之間動態的互動關系,指出任何一個社區從來不會存在有機的不變的傳統,儀式和禮儀都是在新形式和新條件下得到新的改變和整治。今天所看到的傳統祭祀和信仰實際是不同群體在多方協商和磨合過程中最終達成的一個為整個信仰系統內部成員共同接受的折中的新傳統。孟憲實(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的《信仰的共鳴及其方式――試論東岳信仰的集體性》以北京東岳廟為例,通過對民間東岳信仰集體性的分析指出,民間信仰的集體性和組織性特點實際體現出了社會化的特征。當事人在進行神靈信仰和集體崇拜行為時更關心的是組織與集體本身。這種方式強化了日常生活的善舉、善行,使得社會的良好道德建設有了組織化的落實。而這對于當今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楊利慧(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的《“一枚煎餅補天穿”――補天節探微》對學界較少關注的節日――補天節的文獻梳理,探討了神話在節日儀式形成過程中的作用以及飲食作為表達性文化所承載的多重意義,指出這種研究對于認識禮俗文化豐富性和多樣性的重要意義。王炳華(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的報告《新疆孔雀河青銅時代居民崇“七”與“人日”崇拜習俗》結合多年的調查和考古發現,分析了這兩種習俗的表現形式以及國家行政力量和地域傳統之間在習俗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潘守永(中央民族大學)教授的《小傳統、地方性知識與儒家“禮儀”制度:一個人類學的分析視角》從人類學角度,結合人類學家雷德菲爾德(Redfield)和格爾茨(Geertz)的“大傳統”、“小傳統”和“地方性知識”等相關概念和理論,通過對以儒家理論為基礎的“禮儀制度”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對治國理民、文化形成等方面的影響的分析,從禮制的角度對這些概念進行了解讀和反思。四、中國傳統禮儀的變遷和反思禮源于俗又不同于俗。官方禮制與民間禮俗在形式和內容上存在怎樣的差別?在中國傳統社會秩序構建中又各自扮演著怎樣的角色?這二者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又隨著時展產生了怎樣的變化?禮俗的源起與衍變、古代禮制模式、禮俗生活的表現、禮儀文化現象背后所蘊含的思想及其對社會的影響等也引發代表們的廣泛討論。吳麗娛(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院的報告《禮與中國古代社會》站在宏觀角度上從禮儀的起源、歷朝歷代禮制建設的措施和建設、禮制制度的發展、郊廟祭祀、國禮和家禮等方面對禮儀制度和國家制度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論述。提出禮儀制度本身為國家制度運轉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造就了中國社會的發展特色。陳梧桐(中央民族大學)教授以《明代鄉飲酒禮》為題,總結了這種在明代中央和地方廣泛實行的公眾性禮儀的特點和功能,并分析了這種制度在維護統治秩序、引導社會秩序、加強基層控制中的作用。臺灣學者鐘宗憲(臺灣師范大學)教授的論文《論〈禮記?昏義〉的性別意識》以《禮記?昏義》所載內容為核心對中國古代婚姻觀念進行了考察和反思。認為婚姻的意義在于生殖、繁衍的目的;兩性關系的建立,在力求男女和諧的分工;對于家國而言,則是基于社會人倫秩序的建立需求與兩性角色扮演均衡分工的考慮。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副館長張銘心的《兩晉南北朝時期漢文化的分流與合流――以墓志風俗為中心》以與中國漢民族葬禮緊密相關的代表性用品――墓志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其發生、發展到成熟的三個階段,具體形象地展現了中國中古時期漢文化的整體發展和地域流變特征這一層面。北京勵志堂科舉匾額博物館館長姚遠利的報告《提綱挈領,用匾額復興禮文化》概括了匾額的發展史及其在中國禮儀體系構建中的地位和作用。呼吁在新時代背景下重構當代禮制的同時應對匾額的文化價值重新審視。五、宮廷禮儀與宗教禮儀較之民間禮儀,宮廷禮儀具有規范及引導全民的示范性和引領性。各類繁復有序的儀式規程不僅對中國古代宮廷禮制的發展影響深遠,而通過對宮廷禮儀行為的具體行為、禮制的發展過程的分析,探究其反映出的國家政權、等級差別等觀念、對當時社會生活的文化意義等則有助于加深對不同時代國家建制、統治特點、社會狀況的理解。趙中勇(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的《明代宮廷典制史》從祭禮、家禮、賓禮和軍禮四方面對明代宮廷典制的發展過程進行了梳理,同時分析了宮廷典制變化的原因和其對國家、中央和地方禮儀典制的影響等。彭勇(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的《明代皇室冠禮的儀式及其功能》通過對明代皇室冠禮中具體儀式的研究,著重分析了這種皇家禮儀所反映出的強烈政治色彩。他指出明代皇室冠禮不單純是皇室成員成年的標志,更是一種政治權力的象征,其實質是皇權運行的工具。趙和平(北京理工大學)教授的《唐代皇帝家廟》考證了自唐高祖李淵至高宗李治時代與太廟并立的皇帝家廟系統,分析了在中國傳統禮制體系中除了前朝后室之外,左祖右社的宮城格局程式的形成過程宗教的影響深刻地滲透到中古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在禮儀文化中,特別是國家祭祀,宗教儀式與國家禮儀關系密切。從這一角度理解佛教、道教與國家禮制的關系、對民間社會的影響也成為部分學者研究的線索。劉屹(首都師范大學)教授的《道教禮儀的歷史概貌與研究現狀》對道教禮儀內容和發展過程進行了系統梳理,總結了道教禮儀的研究現狀及其與國家禮制之間的關系。由此指出了當前的相關研究還存在對“道教禮儀”的內涵認識不足、歷史發展脈絡不清、對歷史上儀式文本的形成過程考察不夠充分和對古今道教禮儀關系的認識不夠深入等問題并分析了原因。周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的《由佛教名山文化略談名山文化之場效應及其現代意義》主要討論了佛教如何利用自身的文化之場效應在傳播過程中的特殊作用對國家和民間社會產生影響。此外,部分學者還以書院為研究的切入點,探討了書院在禮制教育和禮儀文化推廣和傳播方面的作用。北京東岳書院籌備組組長關三多以《同善堂義學與東岳書院》為題,通過對北京東岳書院的歷史追溯,總結了書院在禮儀文化向民間滲透過程中的作用及其對當代書院建設的啟示。趙法生(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的《梁漱溟的教育思想與當代書院的使命》通過分析著名教育家梁漱溟先生教育思想中書院在國民教育中的特殊地位,指出禮樂教育是人格培養和情志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應成為當代書院繼續堅持的傳統。葉濤(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的《宋代泰山書院述略》介紹了宋代泰山書院創辦的時代背景、主要業績、歷史地位及其影響等,指出其在弘揚儒家禮學精神中的特殊作用??v觀整場論壇,從報告的學者和代表看,既有資歷深厚、成就輝煌的學術大家,也有當今活躍在各研究領域的青年翹楚。六場發言,代表們的討論熱烈而廣泛,兩代學者間也增強了代際對話,不時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從報告的內容看,整場論壇呈現出以下特點:1.研究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學以致用。復興禮儀文化、重構新禮儀不僅是應對當前道德滑坡、禮儀缺失的現實困境,更是中國走向世界確立自己主體文化的客觀需要。因此,代表們帶著強烈的問題意識和積極的入世精神,將關注的焦點普遍集中在了如何實施傳統優秀文化價值的轉化等現實操作性強的問題上,反映出學者們對文化的責任感和實踐理性。在這種基礎上對禮儀文化的重新審視和考察已經遠遠超過當下學術本身的使命和意蘊。2.增加了研究的廣度和深度。此次參會代表們來自社會學、人類學、歷史學、民俗學、考古學、宗教學等各個領域,跨學科、多角度的研究讓研究者的視野更為廣闊。同時,本次會議進一步擴大了史料運用的廣泛性,墓志、碑文、地方文獻等的大量使用,田野考察和文獻解讀相結合,加強了研究闡釋的深度,結論也不乏新意。3.地域社會的研究仍是重點。本次會議涉及的論題非常廣泛,有對典章制度的考證,政治理念的闡發,社會關系的論述,有對生活細節、器物習俗的描述和考證,還有對傳統理論的批判和反思,而在歷史情境中審視地域社會與禮儀文化的內在聯系,從民間社會與國家權力互動的角度考察禮儀的變遷仍是當前研究的重點。

                        第4篇

                        【摘要】利用大量的文獻資料、邏輯分析的方法來對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進行文學上的探討分析,以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內容和特征作為研究對象,著重討論中國傳統禮儀文化繼承方法。

                        【關鍵詞】民族傳統體育 禮儀文化 繼承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漫長歷史,因歷史文化的不斷積累,最后沉淀出了最寶貴的文化底蘊,這些豐富的文化之一就是我國傳統民族體育禮儀文化。受到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讓我國民族傳統禮儀文化展現出謙虛禮讓、以和為貴的文化形式。然而隨著西方文化的不斷介入,使得我國傳統體育文化漸漸退出主要舞臺,極大的沖擊著我國體育禮儀文化的發展道路,逐漸形成了以西方體育為主體的現代體育禮儀文化。據了解,人們開始越來越重視我國傳統民族體育禮儀的發展,這使民族傳統體育禮儀文化的繼承問題成為了世人共同關注的重要話題。

                        一、民族傳統禮儀文化的內涵

                        所謂體育禮儀指在體育活動過程中,人們相互尊敬、友好和諧的文化形態。從某些角度來講,體育禮儀就像是儀表、裝飾、禮貌禮節、語言等在體育活動過程中的綜合運用。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稱號,在漫長的發展史程中,由最開始的走、跑、投、攀、蹬、爬、越等運動項目就已經有體育禮儀的形成,經過歲月的演化、發展、傳承漸漸變成了如今的民族體育禮儀文化。民族傳統體育禮儀是多民族匯聚而成的中華民族文化結晶,其的形成與中華民族之間的相互交流密切相關,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強調了人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崇尚道德。在這樣的文化體系中,逐漸形成了以身心修養和精神追求放在首位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

                        二、民族傳統體育禮儀文化的特性

                        1.時間變化給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帶來的影響

                        由于時代的發展,體育文化也跟著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然而產生這樣變化的原因歸根結為社會的改變和外來體育文化的沖擊,特別是社會形態發生變化時,促使傳統禮儀文化中新舊文化相互沖突又不斷的結合,再經過一系列的轉化、演變、更新,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平衡局面,最K的結果就是傳統體育禮儀文化發生變化;而另一種則是外來文化的沖擊、影響,隨著時間的流逝,使得中外體育文化開始相互交合、匯聚,從而打破了原有的結構體系,形成一種新的平衡體系。

                        2.地域差異給民族傳統體育禮儀文化帶來的影響

                        結合世界體育的發展趨勢,西方體育以激烈競爭、相互對抗為主,而我國傳統體育主要以觀賞性和娛樂性為主,這就形成了體育禮儀文化的巨大差異,通常來說,各個民族之間都有自己獨特的民族意識,正因為這樣民族意識的存在,可以提高民族之間的凝聚力。眾所周知,中國由56個民族匯聚而成,因地域環境的不同,進而造成人們之間生活方式的差異,所以各個民族都具備自己的民族傳統體育禮儀特色,這樣的傳統禮儀往往是通過代代相傳的方式進行傳承,而這些被傳承下來的文化將會是一個民族的文化標志。

                        3.傳統體育禮儀文化當代繼承的途徑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傳統歷史文化不斷積累沉淀的結晶,隨著時代的演變,導致其形成了一種獨有的民族文化體色。然而全球的發展逐漸展現出一體化趨勢,這使得我國民族體育禮儀文化也受到外界帶來的影響,為了解決這樣的難題,傳統體育禮儀文化需要一個合理有效的傳承方式。

                        3.1注重內涵,嚴格把關思想層

                        禮儀的兩大要點是形式和思想。若禮儀中只有形式而忽略了內涵,則這樣的禮儀只是形同虛設。由于西方文化的引進,中國傳統體育禮儀文化的平衡體系逐漸被打破,而又因為新的體育禮儀文化平衡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建立,所以有學者提出,現代體育的形成時間尚且較短,因此只是虛有其變,其文化內涵還有較多欠缺,在現實生活中,傳統體育文化禮儀的把握需要始終持有一個理念,就是內容的根源來自于思想,形式只是其外表。民族傳統禮儀文化在古代儒家思想的影響下以“天人合一”為理念,追求互相尊敬、互相謙讓的文化形態。這樣的思想核心觀念著重于人的內在價值和社會整體價值、社會道德等。所以,對于傳統禮儀文化,不管是學習還是分析都要從其思想內涵出發,將以德服人、誠信友善等思想精神傳承下來。從而達到無論是傳統體育禮儀還是現代禮儀文化都具有中華民族與人交好、誠信友善的特點。

                        3.2 打破禁錮,拓寬轉化路徑

                        民族傳統體育的思想是文化的根源,是必須要傳承的內容,但在形式和傳播方式上不能固步自封。由于社會的不斷進步,民族傳統文化也隨環境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所以為了跟上時代步伐,傳統文化需要不斷的創新,而創新又包括形式和內容的創新。近幾年來,國家發展迅速,致使科技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所以還可以利用學校教育、大眾媒體等設施進行文化的宣傳和介紹,從而達到提升人們對傳統體育文化禮儀的了解。體育文化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進步,所以在注重傳統體育文化禮儀與外界文化交匯進而建立新的文化平衡體系時,還應該重視科技的發展,充分利用科技的發展進行傳統體育禮儀文化形式上的創新和完善。

                        結語:總的來說,對傳統體育禮儀文化的繼承需要棄其糟粕,取其精華,從而做到思想上的解放,加速民族體育文化禮儀創新道路的發展,以讓其跟上時代的步伐,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傳播形式上的改變和創新,而對于外界體育文化帶來的影響,人們也應當做到取其精髓從而使其合理的融入到我國傳統體育禮儀文化中,這樣既保證了我國體育文化獨有的特色也應和了世界統一化發展趨勢,而在傳統文化的繼承中,無論是形式還是其思想都需要進行傳承,將我國傳統體育禮儀文化和諧友善、文明和諧、包容謙讓的儒家思想底蘊發揚光大,這樣一來,當面對時代變化或者外來文化沖擊等情況帶來的影響時,民族傳統禮儀文化也能很好的立足于實際生活中,并能得到很好的傳承。

                        參考文獻:

                        [1]于麗萍.中國傳統禮儀文化的當代價值及其實現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6.

                        [2]汪全先,萬義,宋彩珍.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當代困境與消解[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5,(07):51-57.

                        [3]劉少英,史永.民族傳統體育競賽的禮儀文化[J]. 體育學刊,2013,(04):120-123.

                        第5篇

                        關鍵詞:禮儀文化;學科性質;內容體系;研究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0717(2013)03- 0113-05

                        收稿日期:2013-02-05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禮儀文化的社會控制功能及其在社會管理中的運用”(12YJAZH041);湖南省社會科學基金委托項目“禮儀的社會學分析”(12JD34)。

                        作者簡介:蔣璟萍(1964-),女,湖南道縣人,湖南女子學院教授、博士、禮儀教育研究所所長,湖南省公民禮儀素質研究基地首席專家,湖南省企業管理重點建設學科方向帶頭人,主要從事禮儀文化理論研究。

                        所謂“學科”就是知識的學術分類。通過學科分類可以確定各門學科在人類知識體系中的位置,并為總結和概括人類知識積累提供不同范式和框架。我國學者普遍認為,獨立成為一門學科的基本條件,應該是具備特殊的研究對象、知識體系及研究方法。筆者長期研究中國禮儀文化,認為禮儀文化已有深厚的知識積累,具備了成為一門學科的基本條件。本文試圖對禮儀文化學的學科性質、研究對象、內容體系及研究方法進行初步探討,從而為創建禮儀文化學提供依據和思路。

                        一、禮儀文化學的學科性質

                        筆者給禮儀文化學下個簡單明確的定義,它是研究禮儀文化的本質、結構、功能以及發展規律的學科。禮儀屬于文化的范疇,禮儀文化學屬于文化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是人們從文化的視角研究禮儀,以文化學的范式總結禮儀知識積累、概括禮儀發展規律而形成的學術類別。

                        所謂文化學,就是以人類社會的文化現象為研究對象,專門探討人類文化的本質及發展規律的學科?!拔幕瘜W”或“文化科學”的概念源于德國,1838年德國學者列維·皮格亨首次提出“文化科學”的術語,主張建立專門的學科;1845年C·E·克萊姆出版《普通文化學》一書,首次使用“文化學”的概念。1871年,英國著名人類學家泰勒將“文化學”的概念從德語世界引入到英語世界,并給文化下了經典性的定義:“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說,是包括全部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習慣的復合體?!盵1](P355)被譽為文化學的奠基之作,它標志著文化學學科的形成。泰勒眼中的“文化”有兩個顯著的特點:其一,它是從狹義的范疇來定義的,主要指人們的精神生活領域,而不包括物質文化;其二,它是從民族的范疇來定義的,主要指具有民族風格的精神生活,即民族特色的文化。這種概念非常明晰,比起那些包羅萬象的概念,更有利于揭示文化的本質和發展規律,更有利于形成獨特的研究范式和知識體系。同時,文化本身又可以進行分類,從而形成文化學的各個分支,如風俗文化學、宗教文化學、藝術文化學等,構成文化學的龐大內容體系。

                        從文化的視角研究禮儀,可以構建禮儀文化學的知識體系。禮儀文化學即從文化視角研究禮儀的學問,它屬于文化學的分支。禮儀文化同泰勒的文化概念有著驚人的契合,因為禮儀是一種精神文化,而且是一種民族文化。在西方國家,禮儀主要是生活習俗和生活規則;在中國社會,禮儀是擁有深刻內涵的民族文化。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曾精辟地指出:中國政體的特殊性在于中國的立法者“把宗教、法律、道德、禮儀都混在一起,這一切都是行善,都是美德。有關這四方面的箴規就是禮教。正是由于嚴格遵循這些禮教,中國的統治者取得了勝利。中國人把整個青年時代都用在學習這些禮教上,并用終身來實踐這些禮教。文人用之于育人,官吏用之于說教,生活中的一切細小的舉動都包羅在這些禮教里邊。當人們找到使他們嚴格遵守的辦法時,中國便得到很好的治理”[2](P355)。應該說,孟德斯鳩對中國禮儀的認識是非常深刻的。具體來說,中國禮儀有以下幾個鮮明的特點:第一,中國禮儀的內涵特別豐富,涉及到社會生活的許多領域。著名禮學家錢玄先生說,禮的范圍之廣,與今日“文化”之概念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禮學實際上就是“上古文化史之學”[3]。的確,中國的“禮”可以說是儒家文化體系的主體內容,它是綜合性的概念,禮儀反映了中國社會的觀念形態和行為規范,它與風俗、法律、道德、政治融合,成為傳統社會制度的重要維系,遵守禮儀就能把社會生活納入有序軌道。其二,禮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現象,在傳統文化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雖然對禮的概念與功能的論述往往因為具體的語境不同而有所不同,但禮儀在協調社會關系、保持穩定秩序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各種禮儀禮節被整合為具體的禮制,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與精髓。楊志剛先生認為:“正是由于在禮俗的復合系統和矛盾運動中,中國人形成了自己民族獨特的價值觀念和心理素質,形成了獨特的思維方式、抒情方式、行為方式,形成了獨特的創造力,使中國的歷史和文化表現出有別于異邦的特點?!盵4](P566)其三,禮儀是中國傳統教育的主要內容,人們終身都在學習和實踐這些禮教。孟德斯鳩指出:“禮教沒有什么涉及心靈深處的東西,只是一些普通的實用規則而已,所以比精神上的東西更容易使人信服,更容易感動人?!盵1](P356)在儒家看來,禮儀在維護社會秩序方面比刑罰具有更加有效的作用,所以將禮作為修身之本和教化的重點,特別強調禮儀的學習和實踐,并將其貫穿于人們的全部學習和實踐之中??傊?,禮儀是一種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而且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禮學,使禮儀成為人們日常行為的規范與準則,把禮儀推向全體民眾。從周公制禮開始,到《周禮》、《儀禮》、《禮記》等禮書的出現,再到民俗禮儀和西方禮儀的傳播,確實具備了完整的知識體系。創建一門禮儀文化學,不僅有助于中國禮儀文化的知識積累,而且有助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揚光大。

                        二、禮儀文化學的研究對象

                        禮儀文化學有自已特殊的研究對象,即禮儀文化現象。構建禮儀文化學的基礎,就是通過對禮儀文化現象的深入剖析,探討禮儀的本質、結構、功能及其發展規律。

                        從禮儀的本質看,它實質上是一種通過社群關系來規范人的行為和社會秩序的文化體系。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辭源》將“禮”解釋為規定社會行為的法則、規范、儀式的總稱,而“禮儀”則被解釋為“行禮之儀式”。筆者曾經提出過“禮儀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形成的、以建立和諧關系為目標的、符合‘禮’的精神的行為規范、準則和儀式的總和”[5](P94)。楊志剛先生認為,“中國傳統社會不同于西方古代社會依恃宗教,也不同于西方現代社會依恃法律,而是利用禮俗進行調控。在這個意義上,中國傳統社會可稱之為禮俗社會”[4](P566)。在禮俗社會中,形成了一整套通過社群關系規范和調控人們行為的文化體系。所謂社群是指“基于自然意志,如情感、習慣、記憶等,以及基于血緣、地緣和心態而形成的一種社會的有機體”[6]。它的功能猶如生命有機體,其中的每一個人擁有自己的成員資格,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社群中尋求各自的歸屬。社群是由于共同的價值、規范和目標的實體,社群的主要標志不是契約和利益,而是人們的出生、地位、習慣和認同。禮儀就是通過村落、城鎮和國家這樣的社群,形成基于血緣、地緣和心態的社會關系,各成員擁有共同的習慣和價值觀念,遵守共同的行為規范和準則,從而構建維護某種社會秩序的文化體系。這種體系擁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包括心態、觀念、習慣和制度等廣泛的內容,因而表現出很強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從禮儀文化的結構看,它是由禮儀觀念、禮儀行為、禮儀習慣和禮儀制度組成的文化體系。禮儀觀念是對禮儀活動必然性的認識,它是人們在社會活動中對禮儀價值取向的各種心理過程及由此產生的群體性認識。禮儀觀念的形成有不同的來源:一是源于共同的出身和地位。出生于不同的地域和階層的人們,或者擁有不同的經濟、政治、社會地位的人們,都可能形成不同的心態和價值觀念。二是源于共同的生產和生活。社會群體將會通過集體生產的共同目標而逐漸形成一種“共同意志”,在社會生活中也要求屬于同一群體的人們服從這種“共同意志”,并通過“模仿”而實現文化傳遞。三是源于對群體和人類的尊重。不同的社群通過一定的行為規范而表達對自身的認同和尊重,并通過某種行為規范來表達對人類的尊重,形成“以禮相待”的和諧關系。禮儀行為是與禮儀觀念相適應的行為或者儀式,即符合禮儀觀念的行為舉止,它是在社會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禮儀觀念的外化形態,這種行為具有群體性的共同特征。禮儀習慣是禮儀行為的固化,它使某種社群的人們產生一種完成禮儀行為的傾向和趨勢,使禮儀成為一種自然的行為模式和習慣定勢,并形成社群成員共有的生活和交往習慣。禮儀制度是在共同的禮儀觀念、行為和習慣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非正式制度,它是某種社群的文化制度的重要特征,是維系和傳遞文化的制度因素。由禮儀觀念、行為、習慣和制度組成的一套完整的文化系統,保障了禮儀文化的維系和傳承。

                        從禮儀文化的功能看,它是以禮儀觀念的共同取向調控人們行為的發生、修正和人格完善的文化體系?!岸Y儀具有兩個最基本的功能:一是通過調節功能控制人的行為,即行為調控;二是通過認識功能完善人的人格,即人格完善”[5](P159)。首先,禮儀是作為基礎性的行為規范,目標就是通過構建“行有禮之舉”、“做有禮之事”的控制系統,使社會成員的行為符合社會所需用的秩序。禮儀具有導向的功能,它本身體現著一種價值導向,引導人們選擇價值方向和目標,去做符合禮儀規范的行為和事情;禮儀具有調節的功能,它通過對人們行為的評價以及評價信息的反饋,來指導或修正人們的行為和活動,將其控制在符合禮儀要求的范圍內。禮儀作為社會行為規范,其社會控制功能表現在三個層面:一是規范人們行為,促使人們以禮儀規范自己的行為;二是協調社會關系,促使社會群體建立和諧關系;三是維護社會秩序,促使符合禮儀的社會秩序的形成。其次,禮儀作為一種觀念性的文化,可以幫助人們認識禮儀的意義、內容和作用,從而將禮儀的要求內化、沉淀、轉變為人們的人格素質。為了使社會成員的素質符合社會所需的秩序,任何社會都將推崇相應的理想人格,禮儀素質就屬于理想人格的素質。禮儀對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完善,主要通過教育和激勵來實現。它既可以通過認知的方式,幫助人們理解禮儀的價值及其在塑造理想人格中的作用,從而自覺地培養禮儀人格和禮儀素質;又可以通過評價的方式,激發人們的情感和意志,引導他們追求良好的禮儀形象,塑造一種將內在的思想素質和外在的儀表素質有機結合的完善的人格形象。

                        從禮儀文化的規律來看,主要包括禮儀形成、發展和作用的規律。禮儀始于原始人類時代,它是風俗、人情、祭祀等的綜合產物。首先,禮儀源于風俗。劉師培先生說“上古之時,禮源于俗”[7]。原始公社最早的社會習俗,就是為維護人際關系而約定俗成的規矩,其中某些內容演變成禮儀。其次,禮儀源于人情。司馬遷認為:“緣人情而治禮,依人性而作儀”(《史記·禮書》)。人的喜怒哀樂有合理的一面,也有容易失控的一面,禮儀源于節人之欲和協調人際關系的需要,儒家制禮就是要促使人的性情得以其正。再次,禮儀源于祭祀。原始先民對大自然的風雨雷電、日月星辰、洪水猛獸以及自然界的生生死死迷惑不解,心存畏懼,認定冥冥之中有鬼神操縱,于是用食物虔誠地貢俸鬼神,由此形成了莊嚴而隆重的祭祀儀式。郭沫若先生認為,從禮字的結構上來說,是在一個器皿里面盛兩串玉以奉事于神,“大概禮之起,起于祀神”[8]。禮儀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受到經濟和政治因素的重要影響,這是一條基本規律。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從事禮儀活動的物質條件得以改善;隨著政治的發展,禮儀被統治者利用而成為維護政治秩序的手段。禮儀文化的發展也有著相對的獨立性和歷史繼承性,體現著文化的源流和進步。同時,禮儀文化還有其發生作用的基本規律,其作用的機理,一是禮儀從觀念、行為到習慣的內化機理;二是從規范、風俗到秩序的外化機理。禮儀通過群體內部的文化認同形成凝聚力,通過社會角色的扮演體現群體的外部形象。禮儀具有文化控制手段的軟約束特征,具有非正式制度的非直接強制性特征,禮儀控制主要通過社會評價和內心反省的途徑來實現。

                        三、禮儀文化學的內容體系

                        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可謂博大精深,而且內容非常繁雜。因此,構建禮儀文化學的內容體系,應該在總結和概括禮儀文化的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沿著一定的邏輯思路形成禮儀文化學的基本框架。

                        第一條思路是根據研究對象分析禮儀文化的基本問題,形成由禮儀文化的本質、結構和功能構成的內容體系。通過分析禮儀文化的涵義,揭示其本質特征;通過分析禮儀文化的要素,揭示其基本構成;通過分析禮儀文化的作用,揭示其主要功能。這些內容是禮儀文化的基礎性內容,構成禮儀文化學的基礎理論。

                        第二條思路是根據發生原理分析禮儀文化的基本規律,形成由禮儀文化的形成、發展和作用構成的內容體系。通過分析禮儀文化的形成和演變的過程,揭示制約這種過程的諸多因素及其重要程度;通過分析禮儀文化發生作用和影響的過程,揭示這種過程的實現機理。這些內容是禮儀文化的重要內容,也屬于禮儀文化學的基礎理論的范疇。

                        第三條思路是根據不同視角分析禮儀文化的具體領域,形成由禮儀文化的倫理、政治和審美領域構成的內容體系。通過分析禮儀文化在不同社會領域的意蘊及其功能,揭示其綜合性的影響和作用。研究傳統禮儀文化及其現代價值,可以從倫理、政治和審美的視角入手。

                        從最一般的意義來說,禮儀文化是道德文化。它首先是對交往對象表達善意和友好,這是一種倫理學蘊意。禮儀同道德的結合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特征。首先,“禮者,德之基也”?!叭硕鵁o禮,焉以為德”。(揚雄:《法言·問道》)禮儀是道德的基礎,對人友善是道德行為的源泉。其次,“禮者,所以正身也,無禮何以正身”。(《荀子·修身》)顏元曰:“身有禮則身修?!睂W習禮儀是培養道德人格的重要途徑,遵守禮儀是道德人格的一種境界。儒家禮儀通過把“禮教”潛移默化為人們的道德觀念,并成為人們的行為準則,成為一種道德秩序。

                        傳統禮儀文化也是一種政治文化?!岸Y教”屬于統治術的范疇。它把人們分成不同的社會層級,把官員也區分成不同的等級,要求嚴格遵循這種層級和等級,從而形成嚴謹的政治秩序和社會秩序。中國禮儀文化也起源于政治,并形成為傳統社會的統治策略?!蹲髠鳌?、《禮記》中講到,禮是“國之干也”,“政之輿也”,認為禮是為政者“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的依據,是保持政令通暢的重要手段。儒家政治的特點是“以教化政”,其重要內容就是通過禮和禮儀的教化,達到政治穩定和社會有序的目標。

                        現代禮儀文化融入了審美的內涵。禮儀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顯示出審美的功能,使禮儀變成一種審美文化。美國學者凡勃倫認為,隨著經濟發展而愈益受到重視的禮儀,“在容態舉止上要求革新、要求精益求精的直接目的,是在于要使關于求美或關于表情方面的新方式達到更進一步的有效程度”[9]。人們所創造的符合禮儀的精細的制度、整齊的動作、多彩的服飾和有序的形象,能夠帶來審美的感受。在現代社會中,禮儀文化的審美價值得到提升。

                        從禮儀文化的發展歷史和趨勢看,傳統社會以政治文化和道德文化為主,而現代社會則以道德文化和審美文化為主。從不同的學科視角研究禮儀文化,可以展示禮儀文化的多維性和豐富性,從而使傳統禮儀文化的內容得到拓展,形成更加完善的內容體系。

                        四、禮儀文化學的研究方法

                        我國傳統禮儀文化的研究方法具有鮮明特色,主要表現為經史結合的方法特征。一種是經學研究方法,即從經學意義上研究禮儀。人們把禮儀當作“金科玉律”,對其進行注解和分析,產生了“三禮”、“五經”以及徐乾學《讀禮通考》、凌廷堪《禮經釋例》、胡培翚《禮儀正義》、黃以周《禮書通故》、孫詒讓《周禮正義》等禮經學名著。另一種是史學研究方法,即從史學意義上研究禮儀。20世紀20年代,梁啟超提倡把禮儀當作史學研究,人們轉向從文化史、制度史、社會史和風俗史的角度探討禮儀及其發展歷史,從更深的層次剖析中國的禮制和禮俗,揭示其中的特征和規律,取得了更有價值的研究成果。經學的方法有利于總結傳統禮儀的成果,形成思想框架;史學方法有利于梳理傳統禮儀的發展,揭示學術規律。這種經史結合的研究,為構建禮儀文化學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從學科的角度研究禮儀文化,目標是形成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即按照某種特定的范式進行研究和概括,形成融傳統禮儀和現代禮儀于一體的知識體系。它要求我們既要繼承和利用傳統經學和史學的研究成果,又要在方法上有所創新。首先,可以采用文化學的研究方法,包括調查法、文獻法和比較法,更加廣泛地收集禮儀文化的相關素材,并且進行科學的分類,從而使禮儀文化學建立在對禮儀文化的系統梳理的基礎之上。其次,可以采用理論分析方法,運用倫理學、政治學、社會學和美學等學科原理,從不同的視角對禮儀文化的意蘊及其作用機理進行專門研究,使禮儀文化學成為綜合性的交叉學科。再次,可以采用現代科學方法,如系統論、信息論和控制論方法,深入分析禮儀文化系統及其構成要素,明確各種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分析禮儀文化各種功能的實現機理,揭示禮儀文化系統內部通過信息傳遞和反饋調節人們的禮儀行為,從而達到以協調社會關系為目標的社會控制過程??傊?,應該綜合運用傳統的和現代的方法,通過多學科的交叉分析,在廣度和深度上推進禮儀文化的研究,使之形成由典型特征、思想原理、發展歷程及應用領域等內容構成的比較規范的知識體系。

                        參考文獻

                        [1] [英]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1.

                        [2] [法]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1.

                        [3] 錢玄,錢興奇.三禮辭典·自序[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1.

                        [4] 楊志剛.中國禮儀制度研究[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5] 蔣璟萍.禮儀的倫理學視角[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6] 俞可平,社群主義[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73.

                        [7] 劉思培.《古政原始論》之十《禮俗原始論》[A].劉師培.劉師培全集.第二冊[C].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1997:54.

                        第6篇

                        關鍵詞:跆拳道,禮儀文化,推廣,傳統文化

                        1 前言

                        跆拳道是韓國國民強身健體和防身自衛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從1973年5月28日世界跆拳道聯盟(WTF)成立以來,到2000年奧運會上成為正式比賽項目,走上了世界最大的運動舞臺,并成為了風靡全世界的體育運動項目1。國學大師柳詒徵先生曾說:“中國者,禮儀之邦也。以中道立國,以禮儀立國,是中華民族與其他民族相比較而言最具特色之處?!碑斘覀冝饤壛怂^的繁文縟節,禮儀成了區別“野蠻”和“文明”的關鍵所在,禮儀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起了廣泛深遠的影響,本文針對存在問題進行理論分析和研究,提出我國武術禮儀文化推廣的基本模式,以求為武術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2 跆拳道禮儀文化的價值功能

                        “國尚禮,則國昌。家尚禮,則家大。身尚禮,則身正。心尚禮,則心泰”。這句話充分說明禮儀的價值。跆拳道運動倡導“以禮始,以禮終”的尚武精神,“禮儀”是跆拳道運動必不可少而且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跆拳道練習過程,必須具備的行為規范。禮儀不只是形式上的表現,而是要發自內心地實施它,在長期練習和比賽的過程中,逐漸將禮儀的形式轉化為心理動力。最常用的禮節表示方式是向教練、同伴敬禮。同時,跆拳道的禮儀貫徹到訓練與生活始終,對于練習者培養良好的行為規范有很好的作用。全社會都需要一個精神支柱點,也需要倡導一種積極向上、奮發有為的輿論氛圍,加強武術所倡導的進取有為的精神,為社會和時代所用。

                        借鑒跆拳道禮儀教育,傳播傳統禮儀有利于提高國民道德素質和文化修養。傳統禮儀文化之所以能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里經久不衰,不僅是因為它的部分內容和要求對于人的思想和欲望有規約作用,符合統治者的意愿,更是因為其中也蘊涵著更為深刻的道德內涵。禮儀與人的道德素質和文化修養密切相關。以禮相約能使個體加強道德修養,萌生羞恥之心,從而自覺遵守社會規則。傳統文化的禮儀可以使國民養成尊師重道,見義勇為的個性。幫助國民調節他們行為的發生、發展、和修正,理智文明的處理遇到的各種問題,從而將國民的行為控制在符合禮儀道德的要求范圍內。

                        3. 我國傳統禮儀文化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但現在卻有人發出這樣的感嘆:中國的傳統文化太復雜,既有正統的也有流變的,既有健康的也有陳腐的,既有中斷的也有延續的,重要的是,它甚至連一個象征的、具有凝聚意義的儀式都不存在,事實近乎如此。中華傳統禮儀沒有得到重視、發展甚至被廢棄。從這一點說,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傳播,相對高麗文化和跆拳道項目的禮儀傳播是頗有不如的。

                        3.1學校教育抓質不抓量

                            學校的教育活動中只抓質。教學中,教師只重視“硬件”的傳授,而忽視了“軟件”的教育,即傳統文化如語文、歷史、政治、武術等課程中教學中只教會學生知識、章節、招式,卻沒有給學生灌輸量的東西如傳統禮儀以及那些比技術更深厚、更重要的傳統思想、內涵和精神。然而只有量變才能引起質變。結果,學生在每堂課上只學會了一些空洞的、沒有靈魂內容。卻沒有懂的傳統真正內涵:“對禮法的恪守,對正義的忠誠”。學生在課堂對老師的禮節也只是表面卻沒有內涵,不是懷著敬意和尊重而只是點頭,敷衍行禮。變成了一個有禮無德的人。學校道德禮儀的教育沒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卻使學生成了一個知識的容器,卻失去了對傳統文化和精神的傳承。

                        3.2應試教育重物輕人

                            應試教育在當今占據了話語權,但異化現象也越來越嚴重。唯考試論導致學生在最重要的黃金時期不能獲得與人相處的能力,尊重和被尊重的權利,這種畸形的實用主義,不斷影響著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奪標主義、拜金主義、唯利是圖等思想不斷侵蝕著他們的價值取向,明顯表現為“務實性”和“功利性”。學生在這種環境下,沒有受到做人處世的能力教育,步入社會面臨著被淘汰的危險。傳統禮儀雖不是學生走向社會的萬能鑰匙,但它重義輕利、尊敬謙讓等內涵足可以使他們得到社會的認可,便于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

                        4.借鑒跆拳道禮儀文化的推廣模式

                        學校教育是禮儀教育的規范化階段,也是個體社會化的重要過程之一,培養符合社會規范的個體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學校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禮儀道德體系:如讓學生從心里接受禮儀,在教學中踐行傳統禮儀使行,成為學生的一種行為習慣。

                        4. 結語

                        傳統禮儀是我國傳統文化中一道亮麗的風景,也是中國五千年文明歷史的見證。傳統道德,傳統禮儀就是傳統文化的最好佐證。我們要學習跆拳道禮儀推廣的優秀模式,把傳統文化和傳統禮儀道德傳承下來并推廣到世界去,只有通過禮儀教育,世人才能有機會感受中華厚重的歷史魅力和中國傳統文化和道德,只有加強傳統文化軟實力建設,加大傳統道德禮儀的推廣才能彰顯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現中華的本質。當然,傳統文化的發展也決不能僅僅停留在禮儀的形式上,還有在乎于國人的思想、心靈,在乎于我們的內心對禮儀的認可。

                        參考文獻:

                        [1]湯立許,等.北京奧運會武術禮儀文化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08.7

                        [2]張令.武術禮儀開展的重要性芻議[J].搏擊·武術科學.2008.11 11(5)

                        [3]曹瓊瑜,等.武術禮儀與武術精神[J].搏擊·武術科學2005.12 12(2)

                        第7篇

                        【關鍵詞】 大學生;禮儀教育;功能和價值;對策

                        通常所說的禮儀主要指禮節和儀式。大學生是未來祖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承擔著中國傳統禮儀文化的傳承任務,同時也是禮儀文化的實踐者。大學是教書育人的地方,禮儀教育是大學教育的一部分,加強大學生的禮儀教育,既是繼承傳統的禮儀文明,也是培養大學生樹立禮儀素養的需要,同時也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建設的有效途徑。因此,本文以大學生禮儀教育為視角,通過禮儀文化的解讀和研究,有利于引導大學生逐步樹立起內心的道德信念和修養準則,有助于大學生樹立一個人良好的形象。

                        1 禮儀文化的價值和功能

                        禮儀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內容和組成部分,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組成部分,在實踐中體現著人的社會意識和精神文化。禮儀文化具有自身的價值和功能。第一,禮儀文化是人道德的動力,也是人行為的準則。禮儀是既為人的行為設立了標準,又為人的行為指明了方向。大學階段進行禮儀教育,實際上是加強學生的道德修養。通過禮儀活動,可以調整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行為。大學里進行禮儀文化教育能夠使學生學會約束自己的言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禮儀文化是人的行為準則和規則。第二,禮儀文化有利于造就社會和諧。禮儀文化是一個使人超越現實結構形式的精神價值,而和諧是通過禮儀活動過程所形成的一種最終的形態。禮儀精神和文化是為和諧社會所制定的一些規范和原則,其目的就是通過禮的規范和原則來處理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進而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秩序。

                        2 目前大學生禮儀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大學生是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接受者和傳遞者,必須要有扎實的知識結構良好的道德素養。同時,在禮儀修養方面應當比其他人有更高的要求。待人以禮應是大學生的一個基本素養。但目前大學生禮儀修養存在著一些不盡人意的問題和現象,如不知禮、不文明的行為。首先,對禮儀文化認知缺失。禮儀文化是中國幾千年的積淀文化,然而,在如今的大學校園里,禮儀文化缺失日益嚴重。有些學生缺少倫理道德意識和禮儀的知識,對傳統文化和禮儀懂之甚少。其次,許多大學生的禮儀意識淡漠?,F在很多大學生不尊重老師,不尊敬同學的現象時有發生。同時,遵守社會公德的意識薄弱,缺乏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識,如破壞公共設施,不愛護公共財產,等等。再次,儀容儀貌有失文雅。大學生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和修養,然而,在學習生活中,部分大學生言談不文明,臟話連篇,有的大學生隨地吐痰等,這些現象都與大學生的身份極不相符。

                        以上這些現象是目前大學生禮儀的反映,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整體形象。然而,這些想象和問題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原因,造成大學生禮儀文明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傳統禮儀文化批判擯棄的偏失。禮儀作為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社會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歷史上,由于我國發起了一次一次批判舊文化的運動,但如果把這種批判推向極端,視禮為奴隸制,就會帶來災難性的后果,如時期批林批孔運動。其次,外來文化對我國禮儀文化的影響。隨著世界全球化,西方文化大量涌進中國,使得我國的傳統禮儀文化受到外來禮儀文化的沖擊。當代大學生更容易被他們認同,但容易盲目崇拜。當然,借鑒西方禮儀的精華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但如果趨之若鶩,就失去了借鑒的意義。再次,禮儀教育的缺位。第一,在家庭禮儀教育的淡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的言談舉止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F在一些家長不太注重自身禮儀修養,缺乏基本的禮儀知識。許多父母在教育內容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忽視了對孩子人格、心理、價值觀、責任心方面的教育。第二,學校禮儀教育的缺失。禮儀習慣的養成主要靠學校時期,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沒有對禮儀教育給予足夠的重視。學校的德育未能充分認識禮儀教育是一個陶冶道德情操和道德自律精神的過程。大學階段,部分高校對禮儀教育仍然缺乏重視,認為大學生具有生活獨立與學習自覺的能力。第三,社會禮儀教育的錯位。當前社會正處于從無序到有序重新構建的過程中,社會上存在的各種不文明、有失禮儀的現象對大學生帶來消極影響。有的大學生對傳統的社會倫理價值標準的認同度降低,表現出對傳統價值觀的反叛,忽視一些基本的禮儀規范和禮儀修養。由此可見,加強目前大學生的禮儀教育,是大學教育面臨的總要任務。

                        3 實施大學生禮儀教育的原則和內容

                        首先,以“民族禮儀”為主導。禮儀文明是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發展中的,具有濃重的民族色彩。我們應當把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集中起來,形成社會主義精神明中具有中國特色的行為準則?,F在社會主義的禮儀應該建立在中華傳統禮儀的基礎之上。我國傳統禮儀體現了民族的核心價值。大學生禮儀教育必須以中華傳統禮儀為本,堅持以“民族禮儀”為主導。其次,知識與實踐要統一。良好禮儀行為和習慣的養成,必須要依靠踐行的禮儀。中國古代禮學不僅有精深的理論體系,而且有鮮明實踐的特點。因此在大學進行禮儀教育的時候,應該將禮儀知識與禮儀品行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去體驗和踐行禮文化,規范自己的行為。同時,要讓學生知道禮儀知識的必要的,使其懂得講禮儀、守規范,注重通過多種渠道,鼓勵、引導人們進行禮的踐行。再次,要兼顧禮儀形式與內涵。禮儀分為禮和儀,形式是禮的外殼,思想好是禮的靈魂,這兩方面缺一不可。在進行禮儀教育時,不要忽視禮所追求的思想境界和靈魂。質樸是好的,如果絲毫不加修飾,就會流于粗野;但只重修飾,失去了質樸的本真。因此,這就要求在對大學生進行禮儀教育時要抓住禮儀的根本是道德。除此之外,大學禮儀教育要與時俱進,加強禮儀教育要立足中國傳統禮儀文化,適應時代的發展而有所創新。大學生禮儀教育必須體現時代禮儀精神,必須堅持禮儀教育的民族性,建構與現代社會生活相適應的禮儀規范。

                        禮儀是一種文化,具有自身的知識結構和體系。大學生禮儀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了禮儀的基本理論、禮儀文化傳統以及禮儀的具體規范。其中,禮儀的基本理論主要包括禮儀的概念、禮儀的歷史、禮儀的本質、禮儀的功能、禮儀的修養等。禮儀文化傳統是指中華民族創造的許多獨具特色的禮節和儀式等,優秀的禮儀文化傳統主要包括重禮講儀的良好風尚、美德、禮儀思想、禮儀規范的合理內容等。在進行禮儀傳統教育中,要幫助學生著重領會禮儀的精神內涵。一個有良好修養的人總是很寧靜,不聲色俱厲,正如《禮記》中說:“儼若思”,“聲容靜”。禮儀的具體規范是大學生禮儀教育的主要內容,對大學生進行禮儀的基本理論教育,目的是為了在思想上提高學生的意識,掌握禮儀的具體規范。大學生禮儀教育規范內容主要包括個人禮儀、家庭、學校、社交、國際等禮儀規范。

                        4 加強大學生禮儀教育的主要對策

                        首先,營造良好的大學禮儀氛圍。與此同時,在學校的禮儀教育中要營造一個良好的禮儀氛圍。首先,教師的禮儀榜樣作用。教師應該在學校生活的各個方面,以自己行為為榜樣,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要使自己從各方面成為一個優秀的榜樣。其次,加強禮儀教育必須發揮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修養、自我完善的優勢。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校內外各種禮儀活動,不斷展示禮儀的魅力和大學生的風范。還可以通過廣播、宣傳欄等媒體工具,推動學校文明建設,發展正確的輿論導向,樹克服不良行為,逐步提高大學生自我約束的能力。

                        其次,大學開設專門的禮儀課程。禮儀是人生的一門必修課。大學可以根據不同的專業,設置不同種類的禮儀課程,對大學生進行系禮儀教育。課堂教學是學習訓練的良好平臺,開設禮儀教育的課程,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教會他們規范自身行為、塑造良好的儀表形象。同時,學校禮儀課程的開設可以使學生行為更自然得體加禮貌大方,對學生一生都起重要作用,而對社會禮儀文明程度也有很大提高。除此之外,還可舉辦多種形式的禮儀講座,讓學生感受到禮儀的文化。

                        除此之外,充分發揮網絡平臺的教育優勢。網絡具有豐富性和開放性,逼真生動的情景演示使學生感受到學習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事。在網絡環境中,學生可以觸及世界各地、不同時期和不同地域的禮儀文化,網絡能夠可以成為培養學生做一個有修養人的陣地。高校應該有針對性地建立校園網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張良才.中國傳統禮儀教育及其現代價值[J].齊魯學刊,2000,4.

                        [2]吳曉群,郭曉東.論儀式學視角下儒家禮樂思想的解讀[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05,7.

                        [3]趙昆.加強大學生禮儀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徑[J].中國農業教育,2006,1.

                        [4]余維武.和諧社會建設需要禮儀教育[J].教學與管理,2006,8.

                        第8篇

                        關鍵詞:傳統文化;大學禮儀課程;問題;解決

                        一、中國傳統文化在大學禮儀課程中的重要地位

                        1.中國傳統文化是文化載體和歷史符號

                        哲學家羅素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儒家很成功地使整個中國保持了優美的風度與完善的禮節……這種理解并非僅限于上流社會,貧苦的人民也頗講求?!碑斀裉斓奈覀兂缟形鞣降纳?、使用英語和西方的社交禮儀的時候,也許不會想到,當西方哲學家在思考道德問題的時候,會將中國傳統禮儀作為一種可供示范的典型。事實上,有學者研究指出,在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時候,由于科技的發展讓西方人信仰缺失,他們希望從東方重新探索到道德的邊境。

                        對中國而言,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也最容易被學者們提起的是儒家思想。儒家講求“仁義禮智信”,其中“禮”就與當今談論的“禮儀”相關。道德可以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學者將其淵源歸于“禮”。認為一個人的道德品質能夠從他為人處事和生活態度中體現出來,將“禮”看做個人道德的外在表現形式??梢?,中國傳統文化與禮儀密切相關。

                        2.中國禮儀與西方禮儀在現代進行文化博弈

                        當各國都在強調文化“軟實力”,美國提出文化“巧實力”的時候,韓國在保持本國文化傳統和珍視本國文化方面做出了非常巨大的努力,甚至將中國的“端午節”申請為韓國的文化遺產。而在這方面,我國則有待加強。

                        當美國好萊塢輸出它的產品的時候,它所傳達的是自身的文化,而文化霸權將成為“精神及道德領導權”,并以這種該方式對社會加以引導和統治。因此,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間存在著潛在的競爭,想要保持自身的精神獨立,就要保護自己的文化,禮儀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3.高校大學生對中國禮儀與文化的學習需求

                        之前在微博上有一條很火的微博,用生動形象的圖畫表現了中國傳統禮儀中的一些基本要求。比如,吃飯的時候不能把筷子豎著插在米飯上,因為這樣像是在墳頭上插的香。很多年輕人尤其是高校大學生愿意轉發,并且在轉發的時候說“這些老規矩不能忘”。能夠看出,高校大學生對中國傳統禮儀和文化具有敬畏之情,并且希望將其傳播出去。

                        在網絡上,也會有人歸納“作為中國人不能不知道的傳統習俗”,將中國傳統節日的禮儀加以說明,這些深受高校大學生喜愛。

                        二、融合過程中大學禮儀課程教學可能遇到的困難

                        1.禮儀與文化交叉部分的師資專業性問題

                        由于中國高校課程的細分,不同學科之間在教學側重上存在差異,甚至由于不同學科在學科基礎理論的建立和前提設置上就存在差別,導致在師資方面存在問題。例如,在文學院的課程中,與中國文化相關的課程可能比較側重于文學史,而文化史的方面也多從歷史上的文學材料中提煉出來。

                        2.對于課程普及度的考量

                        誠然,中國傳統文化在大學禮儀課程中十分重要,然而應將其作為一門怎樣的課程尚有待考量。一方面,學生日常的專業學習壓力很大;另一方面,學校的課程資源有限,如果“一刀切”直接將帶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禮儀課程作為公共必修課,各教學院系又擔心占用專業課學時。而如果只對某一個專業開設,又存在其他專業學生無法享受這一教學資源的問題。

                        3.教學方法上需要探索

                        杭州師范大學岳剛德副教授曾經指出,儒家思想講究“修身為本,道德成人”,既重視對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的選擇與思辨,更重視對于人在培養自身修養過程中的行為表現。從這個角度上說,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禮儀課程的教學層面,值得探求的內容最多。

                        三、傳統文化與大學禮儀課程融合方式探索

                        1.多學科教師聯合授課與集體研究

                        在中國,由于學科背景不同,一些教師沒有足夠機會相互交流,但事實上,不論是在研究過程中,還是在授課過程中,不同學科教師之間的相互碰撞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結果。因此,建立含有中國傳統文化內容的大學禮儀課程的過程中,可以將不同學科背景的教師聯合在一起,一起研究授課方式和研究這一新的課程。

                        在開始的階段,可以采用不同老師分別進行幾節講座的方式來進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不同的老師可以在其他老師上課的時候“旁聽”,這樣一方面可以交流觀點,另一方面,避免不同老師所講內容有矛盾的現象而給學生造成誤解。

                        2.教學調研與教學過程相結合探索培養模式

                        (1)可以考慮在課程前期、中期、后期進行教學調研。在已經有的研究中,能夠體現出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方向課程的熱情。當問及“如果我們開設人文素質教育課程,您認為有必要開設以下哪些課程?”的時候,調查顯示,已經上過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課程的同學中有超過23%的同學認為仍然需要增加相關的其他課程。需要注意的是,作為一個比較新的嘗試,除了在上課之前進行調查之外,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和學校也應該積極收集同學的反饋,來了解學生在課上希望學到些什么、目前的課程設置有哪些需要改進等等。

                        (2)對于應該如何開設課程方面,可以先選擇進行提供公共選修課,以講座的呈現方式面對學生。在調研的基礎上能夠逐步了解有多少學生愿意學習這門課程,能夠更加有效地進行課程

                        定位。

                        (3)作為創新嘗試,可以考慮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網絡授課。在課程開始之初,可以在上選修課的同時進行課程錄制,并且上傳到網絡上供學生觀看和傳播。隨著社交網絡的發展,這種授課方式能被大學生快速接受。

                        3.教學法上注重傳承與創新

                        (1)通過多媒體教學活躍課堂氣氛

                        相比之下,禮儀是比較容易通過實際舉例子來形象地表現的,

                        但是中國傳統文化很難在現實生活中進行模擬。在這種情況下,對于包括影視劇作品、歷史圖片等方面的搜集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能夠在多媒體教學的環境中,用更為活潑的方式表現出來,文

                        化就不再是一個遙遠的東西。

                        (2)現場情景模擬

                        雖然傳統文化不是非常容易形象生動地呈現,但是禮儀是可以通過行動來表現的。例如關于在座位上如何體現“長者為尊”的概念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學生事先沒有準備的情況下請上來幾個同學,讓他們演示自己會選擇怎樣安排座位,之后給出點評。

                        (3)教學模式與教育方法創新

                        湖南女子學院是在全國高校中把禮儀課程作為公共必修課正式列入人才培養方案的第一所院校,從2003年開始,在全校學生中開設了《現代禮儀》公共必修課,組織了現代禮儀課程的教學改革和各種教研活動,制訂了現代禮儀課程的理論和實踐教學大綱,首創了“3+3”高校學生禮儀素質培養模式并具體組織實施?!?+3”模式是該校禮儀專家蔣萍教授的一個創造,即在教育內容上,實現禮儀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傳統禮儀與現代禮儀相結合、系統介紹與專業特點相結合;在教育方法上,實現理論教學與技能訓練相結合、知識傳授與養成教育相結合、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4)組織多方活動,促進言行一致

                        有學者已經提出,對于禮儀課程的教育,完全可以配套舉辦以大學生禮儀為主題的校園活動。甚至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活動、自己組織,學生可以通過講座、舞臺劇、表演、辯論等多種方式進行,甚至可能會超出教師的預期和想象。

                        總之,對于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禮儀課程的問題,最需要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理論,而在教學方面則可以更加開放,相

                        信學生的價值觀和能力,在“言”與“行”共同的培養中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尹靖.中華文化大觀[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8:33.

                        [2]齊文東.將傳統文化滲透到高校禮儀課程中之初探[J].高教,2012(1).

                        [3]Kim,Taehwan:Paradigm Shiftin Diplomacy:A Conceptual Modelfor Korea’s“New Public Diplomacy”,Korea Observer,Winter 2012;43,4;Pro Quest Research Library,pg.527.

                        [4]【英】約翰斯道雷.文化理論與大眾文化導論[M].常江.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7):98.

                        [5]韋冬余,焦方瑞,尚金蘭.理解課程改革的復雜性:中國傳統文化、復雜理論與課程改革國際研討會綜述[J].全球教育展望,2010(12).

                        [6]石玉秋.高職院校開設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的必要性[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4).

                        [7]劉慧敏,孫國軍.傳統禮儀文化背景下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改革的機制與途徑[J].赤峰學院學報,2013(2).

                        第9篇

                        關鍵詞:傳統禮儀文化; 大學生禮儀教育; 啟示。

                        中華文明燦爛輝煌,禮儀文化源遠流長,中國素以“禮儀之邦”、“文明古國”享譽于世??梢哉f,“禮儀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禮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特征及基本表征”[1]。在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當代,禮儀不僅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也是衡量一個人道德水準、素質教養的重要尺度,更是現代人立身處世、事業成功的重要前提。對于承擔著建設和諧社會、傳承中華文明這一歷史使命的當代大學生來說,弘揚傳統禮儀文化,提升文明禮儀素養,復興禮儀之邦,責無旁貸。

                        1 大學生禮儀教育的傳承與發展意蘊。

                        1. 1 對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

                        “文化”一詞在現代漢語大詞典中的解釋為:

                        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傳統文化則是民族文化通過與外來文化進行交流和磨合,不斷地發展演變所形成的一種獨特的精神現象。

                        著名史學大師錢穆先生認為“禮”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禮儀文化代表著中華文明的精髓。然而,近年來伴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越來越清醒地看到: 在物質文明極大繁榮的同時,“中國人在禮儀文化方面的缺失與落后幾乎無法再與曾經的華夏媲美”[2]。相比之下,中國的傳統禮文化在與我們一衣帶水的日本、韓國卻備受推崇,影響深遠。

                        文化傳承是一個民族本位文化向前發展的重要前提,如果對優秀的傳統禮儀文化不加以重視和繼承,民族文化將會以驚人的速度流失殆盡。

                        大學生肩負著文明傳承的重任,對于傳統禮文化,要批判繼承,汲取精華,將禮儀文化中的優秀精髓入腦入心,內化為中華民族的自覺意識并貫穿于言行舉止之中,使傳統文化中寶貴的精神財富穿過歷史的長河,體現出永恒的價值。

                        1. 2 推動國民素養的提升。

                        中國古代的禮儀是以修身為基礎的。儒家把“禮”視為修身的最高境界,也把它作為做人的基本要求,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素質,規范人們的行為?!抖Y記》有曰,“德輝動于內”,“禮發諸外”,強調禮儀和修身相結合。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都是主張外在的禮節儀表要以內在的美好德性為支撐,內外兼修才能稱為君子。

                        身居禮儀之邦,應為禮儀之民。當代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知書達理、待人以禮,應是當代大學生的一個基本素養。尤其是在國際間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對精神文明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禮儀素養恰恰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因此,當代大學生不僅要掌握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更需要具備較高的道德水平和良好的禮儀道德修養。

                        1. 3 體現和諧社會的發展。

                        在我國數千年的文明史中,傳統禮儀曾作為“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傳》) 的重要手段,對維護社會秩序,促進人際和諧等方面產生過不可取代的作用??偟膩碚f,傳統禮儀文化的精髓就是“禮之用,和為貴”的和諧思想。

                        “和”體現了禮文化內在的結構性功能,禮能夠調整人的主觀欲求與客觀現實之間的矛盾,影響和制約人的行為方式,促使人自身、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環境之間達到和諧共處的平衡境界。因此,禮文化中所強調的“和”,對于我們今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將產生重要而深遠的作用。

                        當代中國,全面構建和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迫切需要具有和諧素養的大學生。汲取傳統禮文化精髓,加強大學生禮儀教育,使他們通過后天的習熏悟化形成穩定的內在品質結構,推動整個社會實現富者有禮高雅,貧者有禮免辱,父子有禮慈孝,兄弟有禮和睦,夫妻有禮情長,朋友有禮意篤,社會有禮祥和的良好社會風尚。

                        2 當代大學生禮儀素養現狀及原因分析。

                        2. 1 禮儀素養殘缺。

                        高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場所,大學生作為一個思想活躍、可塑性強且高度聚集的群體,必將成為我國未來現代化建設的中堅力量。大學生不僅應有過硬的知識技能,更應具備良好的道德情感和文明素養。由于社會的發展和教育的普及,當代大學生的知識體系在逐年完善。然而,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有知識、沒文化,受教育、沒教養的學生仍不乏其人; 標榜個性、冷漠自私的學生隨處可見; 不敬師長、誠信缺失的現象屢見不鮮。大學生的文明禮儀修養與其所受文化教育不對等,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極不和諧,嚴重損害了大學生的形象和他們的健康成長,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和普遍關注。

                        2. 2 禮儀素養缺失的原因。

                        造成當代大學生禮儀素養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受外來文化的影響。隨著世界一體化、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大量“新事物”和“新思潮”涌入,對我國優秀的傳統思想觀念造成了巨大沖擊; 而當代大學生對于新鮮的外來文化更容易認同,能夠快速接受。二是對傳統禮儀文化認知缺失。近代以來,由于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和“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中國傳統文化被良莠不辨地一并作為封建殘余批判,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使儒家思想和傳統道德遭受到毀滅性打擊,包括禮儀文化在內的民族的、傳統的優秀思想文化和道德觀念被無情擯棄,文化因斷裂而無法傳承,禮儀之邦也輝煌不再。三是家庭禮儀教育的不夠??鬃诱f:“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近代英國教育家洛克說:“兒童不是用規則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規則總是被他們忘掉,可是他們一旦養成一種習慣,便很容易地、很自然地被接受了?!本徒逃?,家庭教育是一個人受到的最初也是最關鍵的啟蒙性教育,父母的言傳身教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子女,而當代的一些家長們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禮儀教育,自身思想認識和禮儀修養不足,因此,“其身不正,雖令而不從”(《論語·子路》) ; 加之現在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寵溺有余而管教不足,導致很多孩子教養不夠。四是學校對禮儀教育不夠重視。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中小學校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智力教育和知識教育,一味地追求升學率; 相比之下,對于學生的禮儀教育并沒有給予充分的重視,使學生沒有機會系統而深入地學習禮儀文化,導致一些學生忽視禮儀規范,禮儀素養不高。

                        3 禮儀教育的途徑。

                        3. 1 情景化人。

                        社會是影響大學生成長的重要環境,加強禮儀教育不僅有賴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個人的努力,更應當引起整個社會的關注和重視。只有營造文明禮貌的社會氛圍,青年學生才能“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首先,要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作用。中小學階段是大多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應充分挖掘中國優秀傳統禮儀文化資源,大力開展傳統禮儀教育,使學生知禮懂禮守禮,培養良好的道德和行為習慣; 大學階段是一個人理想信念、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應將禮儀課程作為大學生必修課引入課堂,對大學生進行系統、全面的傳統禮儀文化教育,自覺傳承中華禮儀文化。其次,要重視和加強家庭禮儀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通過各類社會培訓機構和專題講座,提升當代家長的素質,彌補當前家庭教育的不足和缺失。再次,要營造全社會學禮守禮的良好氛圍。近年來,隨著物質文明的不斷發展,國人學禮、明禮、行禮正在成為一種風尚,我國的禮儀環境正在恢復重建。要大力倡導和弘揚優秀傳統禮儀文化,重視現代公民的文明禮儀素養培育。此外,還要發揮各類媒體的宣傳和滲透作用,大力傳播明禮行禮的觀念,營造濃厚的禮儀文化學習氛圍。

                        3. 2 古意新范。

                        古語有云:“知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比魏我环N新思想,既不會是人們腦中所固有的,也不會突然從天而降,而是從已有的思想資料出發,注入新的時代精神。換言之,是賦予“老”傳統以“新”

                        意,即“古為今用”。因此,對傳統禮儀文化的基本精神做出現代詮釋,對于豐富社會主義禮儀文化的內涵極為有益。中國傳統禮儀,一方面存在著與現實生活相沖突的思想因素,如“三綱五?!?/p>

                        為核心的封建等級觀念和“三從四德”為中心的男尊女卑觀念,同現代的民主、平等觀念格格不入,應當揚棄; 另一方面,傳統禮儀中辭讓、中和、敬老、尊師、誠信等觀念,與時代精神和社會主義禮儀是一致的。因此,古為今用,從傳統禮儀文化中尋找現代禮儀的精神源頭,將禮儀教育深深植根于這一基礎之上,會讓大學生在學習禮儀的過程中獲得精神的滿足。正如李嵐清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所指出的那樣:“我們現在提倡的熱愛祖國、集體主義、勤奮節儉、尊師重教、團結友愛、尊老愛幼、謹嚴禮貌、誠實守信、嚴己寬人、先人后己、勤學不倦,等等,都可以從我國浩如煙海的思想寶庫中找到其淵源?!?/p>

                        3. 3 知行統一。

                        《呂氏春秋·孝行覽》曰:“禮者,履此者也?!憋@然,中國傳統禮文化不僅有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而且有著鮮明的踐履性,即實踐性?!暗抡\于中,禮行于外”,意在禮儀既有內在的道德要求,又有外在的行為尺度。因此,加強大學生傳統禮儀教育,要知識與實踐并重。

                        首先,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情景,引導學生把課堂想象成社會舞臺,讓學生進行模擬實踐。運用“示范———模擬———評議”的教學模式,變靜態教學為動態操作,使學生親臨其境,融入角色,學以致用,促進理論知識和禮儀規范轉化為日常生活的自覺行為,彌補學生生活閱歷和實踐經驗的不足,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可采用案例教學法。通過對具體案例的描述,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分清是非,掌握禮儀的“度”,著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能縮短學校生活與社會實際的距離,而且有助于學生掌握專業知識,提高表達能力。此外,可采用對比教學法,所謂“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國家、民族由于地域環境和社會環境的不同,禮儀也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民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禮儀和禮節也不盡相同,通過對比教學可激發學生學習禮儀的興趣,幫助學生明晰古今中外禮儀的流變和異同,有助于學生正確施禮。

                        加強傳統禮儀的知識學習與實踐操作,有利于大學生在體驗和踐行禮學的過程中,站在傳統文化的制高點,深刻認識和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同時,能夠促進大學生將知識和修養有機結合起來,有效地解決讀書與做人“兩張皮”的問題,使大學生通過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詮釋出中華優秀傳統禮儀的無窮魅力,塑造出舉止適度、氣質高雅、語言文明、服飾得體的謙謙君子形象。

                        參考文獻

                        第10篇

                        當代中國社會禮儀文明的缺失

                        中國社會正經歷一個蛻變的階段。我們看到,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競爭機制的強化,給中國社會注入了極大的生機和活力,但宏觀環境的變化,也帶來一些令人擔憂的問題。

                        (一)“禮”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失范近年來,隨著對外開放步履的加快,中華傳統文化不可避免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由于精神文明建設滯后,道德、法制尚不健全,而適應這樣一個社會狀況的道德、精神體系尚未及時建立,致使人們在思想及價值觀上產生混亂,即社會精神、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真空”和“無序”狀態,從而使現實社會中出現禮儀文明缺失的現象。據一項對京、滬兩地市民所做的問卷調查顯示,行人在大街上無視紅綠燈、亂穿馬路經常發生率為43.3%;騎自行車不遵守規則的經常發生率為43.9%;乘坐公交車不遵守排隊和先上后下秩序的經常發生率為37.3%③。確實,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大聲喧嘩、踐踏綠地、損害公物、污言穢語的不文明現象在當下普遍存在;即使在學校這么一個傳遞精神文明的場所,其不文明行為也比比皆是,如學生不懂得尊敬師長、尊重他人,與人交往缺乏最基本的禮儀知識。應當說,這些不文明現象,有悖于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崇尚的禮文化精神。而確定無疑的是,在致使社會出現種種不良現象的諸多負面因素中,國民缺乏最基本的禮儀素養是一個重要原因。這一現象不得不令我們深思。

                        (二)“禮”在當下被賦予功利化色彩不容忽略,在一場洶涌的市場經濟大潮中,我國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受到崇尚物質生活的價值觀的猛烈沖擊,社會上涌動著一股“物質至上”和“精神失落”的暗流。一直被中華民族視為美德的“拾金不昧”、“尊老愛幼”、“互相謙讓”、“助人為樂”等優良傳統已不多見,而傳統“禮儀”的精神則被賦予了一種功利化色彩,漸漸失去自身道德和精神文明內涵。有學者認為:在當下,“禮”的名目越來越多,其功能作用越來越復雜,比如將“禮”作為某種意義的公關手段,即收“禮”辦事,收重“禮”辦大事;并將人之常情的“禮尚往來”的禮儀交往形式,變成了一種尋求功利的“潛規則”。這種“禮”的功利化趨向,已使“禮”的內涵漸漸變質。應該看到,這種狀況不僅污染社會風氣,渙散民族精神,也嚴重地腐蝕著中國的政治生態,須引起我們國家及政府的高度警覺和重視。

                        (三)“禮”在現代教育中的缺位我國至“”動亂以來,禮儀教育一度被中斷,國家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偏于重視和強調公民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卻漠視了禮儀教育。從教育領域來看,一直以來所推行的道德教育僅僅趨于知識和認知層面,注重道德教育的理論化而非實踐化。因而,在具體實施教育的過程中,關于道德文明的大道理灌輸得多,而可操作性的禮儀規范內容講得少,以致大多數學生不知如何將社會普遍提倡的道德要求轉化為具體的個人行為規范,使得我國近些年來的學校道德教育效果不盡如人意。其實,道德和禮儀互為表里,道德是精神及思想意識,也即禮儀實踐的內在要求,而禮儀是具體的實踐,即道德意識的外在體現。例如,尊重他人是道德的需要,但它須借助于禮貌的表達方式,才能體現其道德的情感和要求。傳統的禮教思想認為,只有把外表的禮儀修養與內在品格修煉緊密結合,融入人的一生,才能造就身心俱佳、品行皆優、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因此,禮儀與道德、法律乃是人生的三尊守護神,皆應為人們所遵守的規范。因而,可考慮將傳統禮儀納入學校的德育教育中,以禮儀規范學習的可操作性,切實提高在校學生的綜合人文素質,促進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操培養和人格的完善。以此推論,“禮”的教育功能是不可缺位的,并且它還具有特殊作用,即可彌補道德教育之不足,彌補法律之缺憾,其功能為其它教育所不可取代。

                        (四)發揮“禮儀”修身功能,重構和諧社會我國正在構建“和諧”社會。顯然,“和諧”社會乃須建立與之相匹配的社會公共道德,呈現出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我們知道,體現禮儀精神的公共道德是社會道德建設的基礎。因此不可否認,在全社會推行“禮儀修身”,是提高公民公共道德水準,實現社會“和諧”的最佳途徑。

                        1.“禮儀修身”為中國傳統道德倫理觀。中國文化在世界上被稱為“隆禮重義”的倫理型文化,可謂“禮”在中國倫理思想史上,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道德范疇和倫理概念。西方社會是法治的社會,西方各國是靠法律維護社會秩序,以宗教建立個人信仰,而中國卻是將“禮”作為一種社會規范,制約著人們的思想及言行,并對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價值取向具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对娊?#8226;庸風•相鼠》中寫道:“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不死何伶?相鼠有體,人而無禮,胡不遄死?”遠古時代的人們便認為那些不懂禮、沒有禮的人禽獸不如,并詛咒他們早點死去,從道義上對一個不明禮的人宣判了死刑,可見古代社會的禮儀有著強大的道德輿論的震懾力。從中國禮教的發展來看,至春秋時期孔子開始研究禮學,經孟子、荀子及漢初董仲舒的理論發展,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禮學思想,并奠定了“禮”作為國家的制國之本?!抖Y記》中論述到:“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辯論,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薄抖Y記》中還列出了一套完整細致的儀式規定,用以規范社會秩序。傳統禮儀規定,個體外在的儀容、儀表、儀態,要以內在德性為基礎,須有誠敬之心,才會有莊重、恭敬之色。如《禮記》中論述:只有“德輝動于內”,才能使“禮發諸于外”。即古人云:禮形于外,道誠于中。再而言之,“禮儀”的原意是表“尊敬”、“崇敬”之意,“儀”是指“禮”的形式,包括禮貌、禮節、禮賓等,因而“禮儀"是指以美好而恰當的形式表達尊敬之意??鬃釉唬骸百|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笨梢?,禮儀說到底是一種律己敬人的行為方式。正因為如此,中華民族的傳統禮儀在歷史上,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道德情操,熔鑄了中國人的習俗觀念,規范了中國人的言行舉止。隨著社會的發展,盡管中華禮儀在不斷的吸收外來文化的營養,但其核心仍表現出與本民族的倫理觀念緊密聯系的傳承性。

                        2.“禮儀修身”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一個社會文明風尚的形成,須建立在全體社會成員具有較高的文明素質基礎上。我們現實生活中還不乏種種禮儀失范行為的存在,即表現在社會個體成員身上,小至不懂禮貌,不會謙讓;大至行為放蕩,見義不為。尤其反映在一些青少年身上,由于缺乏社會交往的基本禮儀知識,不僅難以進行正常的人際交往,還致使行為出軌,甚至觸犯法律。無疑,禮儀意識的淡漠與缺失,不僅妨礙了社會個體成員的正常發展,也給整個社會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助長了不良的社會風氣,并阻礙了“和諧”社會的推進。如何改變現實中與文明社會不協調的狀況,使全體公民文明素養真正提高。筆者認為,可以按照慣例,采用正面教育、媒體宣傳、輿論監督等方式,但應意識到,這些方式難免是讓國民單向被動的接受,恐怕達不到深入人心、持久恒定的效果;倘若倡導全民以“禮儀”修身,試推斷,禮儀是以傳遞道德價值,切合人們的利益需要,通過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自我行為規范,使其得到靈魂凈化乃致道德提升,從而實現由“他律”轉化為“自律”,更能達到事半則功倍的效果。不可忽視,對于注重理性的現代人而言,道德原則的接受、道德他律向自律的轉化,更需要道德主體有發揮自身內在能動性的自由空間,以致無需外在強壓便能奏效。因此,禮儀是以道德本身所具有的足夠理性力量及人文精神,使人們受到感化,從而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自覺按照全局利益、大局利益和社會長遠利益來調整自己的行為,從而達到由內至外地提升其個人素養、凝聚人心、塑造群體形象的目的,以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

                        3.“禮儀修身”可實現真正意義的“和諧”社會。從古至今,“和諧”一直是人類共同的向往和追求,因而也是人類價值觀體系中最重要的構成要素之一。當今,我國政府基于一個新的歷史高度,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理念。究竟何為“和諧”社會?顯然,社會根本意義上的“和諧”,應體現為人與人的和諧,而實現人與人的和諧,則首先需要人們共同遵守社會公共道德。很顯然,公共道德是建立在維護社會的共同利益、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基礎上,涉及所有公共領域,并為全體社會成員所認同并遵守的行為規范,而公共道德是構成禮儀的核心內容。再就“禮儀”的本質而言,它是人類社會為了維系社會的正常生活秩序而共同遵循的一種行為規范。它既表現為外在的行為方式———禮貌、禮節;又表現為更深層次的精神內涵———道德修養?!雹僖蚨?,“禮儀”應是社會成員在社會這個大環境中生存、發展,以及實現與各類人正常交往和有效溝通所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任何一個社會成員若不遵守公共道德,不以禮儀規范約束自我,勢必會妨礙他人,擾亂公共秩序,并影響社會的穩定;而作為知禮、懂禮的人,在一定環境中的所作所為,往往能受到社會禮儀規范的行為模式制約,對維護公共秩序,促使社會的和諧自然起到積極的作用。所謂禮儀修身,是以建立人的自尊為基點,以樹立其公眾意識、形成良好的公德為目的,并以尊重他人、誠懇待人為原則,從而令其儀表風范得體、自然、和諧?!岸Y儀修身”是以社會個體成員對自身態度和行為的不斷調整、改進,促使其在公共社會中自我約束、在人際交往中游刃有余,從而幫助個體成員實現其生命意義及社會價值。應當說,禮儀規范即公共道德乃是全體社會成員所必須共同遵守的最基本、最起碼的道德要求,應視為人們必須遵循的社會習俗和行為準則。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②提出,公民道德建設要在全社會大力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梢?,禮儀教育已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被納入公民道德建設的系統工程之中。在當今構建和諧社會的實踐中,重新認識傳統禮儀的價值迫在眉睫,它對于凈化社會環境,提升公民文明素質,構建真正的和諧社會具有特殊的意義和作用。當社會每個公民的素質提升一小步時,民族的素質將會提高一大步。

                        第11篇

                        關鍵詞:韓國 禮儀教育 啟示

                        中國是禮儀之邦,有著悠久而燦爛的文明,其先進的科技與文化輻射和影響著周邊的國度。作為近鄰的韓國很早便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中國的儒家思想與學說在韓國得到很好的推廣和保存,儒學精神浸潤和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韓國人民,形成了良好的國民精神。韓國成為儒家文化的范本,其儒學保留完整性甚至超過了儒學發源地的中國?,F代,韓國人民表現出世人公認的彬彬有禮之風格,韓國的禮儀教育就是以儒學教育為基礎,其獨具東方特色的禮儀教育獲得成功。相較而言,作為儒學發源地的中國,在現代市場經濟的浪潮中,國民禮儀素質狀況卻不盡人意,韓國禮儀教育的成功牧師可以為我們提供有益借鑒與思考。

                        一.韓國禮儀教育方式

                        1.發展學校禮儀教育,形成系統而成功的學校教育

                        韓國禮儀教育的成功離不開學校禮儀教育。韓國將禮儀教育融入系統的學生道德教育過程中。從1973年開始,韓國在各級學校開設禮儀相關的課程。在小學、初中開設“道德課”,高中開設“倫理課”,在大學開設公共課“國民倫理”和社科課,對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進行系統完整的禮儀教育。

                        韓國禮儀教育內容系統連貫,由淺入深,適應個人的思維發展趨勢,由直觀到抽象。從最直觀淺近的家庭禮儀、生活禮儀知識與行為養成,逐步深入發展到抽象的倫理知識。韓國《道德》課的第一條目標是使之“理解日常生活所必要的禮節和道德規范的意義與重要性”。韓國幼兒園設有禮儀室,禮儀室必備有各種傳統服飾和民族的傳統家具、用品。教師會經常帶領學生一起穿上鮮艷的民族服裝表演茶道,教學生倒茶的規范方式,并訓練學生雙手捧茶杯向人敬茶以顯恭敬,自細小的生活儀式教授待人接物的方法。韓國的小學、初中設“道德課”,內容分為4個領域:個人生活、家庭鄰里和學校生活、國民生活、民族生活。高中設“倫理”課,內容分為5個領域:個人倫理、社會倫理、國家倫理、倫理思想、統一課題。大學開設的公共課“國民倫理”課和社科課,在中學道德課基礎上系統講授高一層次的倫理知識,結合社會道德問題的討論,加強道德自律能力培養,教育青年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處理好國家、個人與社會的關系。韓國“21世紀的教改方案”十分重視國民精神教育”提出的主要內容有:在學生中進行正確處理家庭、社會、國家三位一體關系的教育,樹立“國家興旺是我發展之根本”的大局觀念;在處世問題上,要學會尊重他人和與人合作,從而達到和睦相處,杜絕暴力行為等;在青少年中推行儒家哲學,宣揚效忠精神,規范學生的行為舉止。韓國大學中設有教養課,基本內容由教育部確定,設為必修課,各大學還可以根據自己學校的師資研究狀況,增加選修課,并設置專門的教育機構,負責面向全校各院、系開設這些課程。

                        2.重視養成教育,在實踐中培養禮儀素質

                        韓國學校還十分重視青少年的養成教育。將基礎知識與理論在實踐中加以鞏固,奉行“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強調基本行為習慣的培養與訓練。學校設置道德教室、禮節室,對生活場景進行模擬,演示各種場合下合適的儀表禮節,學生依此進行模擬練習。演示與練習內容廣泛,包括生活各領域。如個人生活禮節中著重練習身姿禮儀,教授依據場合選擇得體的著裝,規范接遞物品的舉止,細致到與不同人談話時的語氣、語體、眼神及面部表情都會要求不斷練習直到合宜。教授家庭生活禮節、學校生活禮節、社會生活禮節、國家生活禮節,如對父母長輩、兄弟姐妹、親戚鄰里的禮節;對老師、同學的禮節,上學、放學時的見面禮、道別禮;很注重社交中的各種致意禮節的學習,如鞠躬禮、舉手禮、注目禮、對拜禮。學校從事禮儀和修養教學的老師向學生們詳細講解、示范各種禮節,幫助學生不斷操作、強化禮儀技能,在各類活動中展現優雅得體的氣質。韓國高校還經常義務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讓學生們了解和深入體會韓國的傳統文化,如動手制作韓國傳統節日食品,表演韓國傳統歌舞等,并注重引導學生將傳統要素和現代化要素恰當地結合起來,在現代科技形式中融入傳統文化的因子。同時,加強以各種志愿者活動、課后教育活動等為主的教育實踐活動。學校提供專門的空間讓學生組織各類活動小組和創辦學生社團,以學生會為主進行自律管理,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如每年都會組織學生利用假期到國外旅行和短期訪學,體驗海外文化;如非洲之旅、中國文化之旅、歐洲文化之旅、美國常青藤盟校之旅等,幫助學生既了解異國風情、禮儀文化,同時也培養了國際化的視野,更好融合傳統與現代禮儀。

                        3.普及全民性的禮儀教育,在儒學中汲取精神力量

                        韓國的禮儀教育不僅僅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學校教育系任務,也是整個社會系統持之以恒的事業。韓國政府投入大量的電視公益廣告,韓國電視每天播放一分鐘的公益廣告,并號召家庭成員共同收看,引導市民講文明、懂禮貌。

                        韓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應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對韓國的禮儀教育具有深遠的影響。韓國自古就崇尚儒家文化,具有良好的社會風尚和禮儀基礎,《論語》《孟子》兩門課是韓國的很多院校的必修或選修課程,韓國教育電視臺定期播放儒家思想文化的講座,反復播放反映中國儒家思想的《論語》等傳統教材的學習輔導。政府除保留比較完整的儒家文化器物系統、儒家文化制度系統之外,為了弘揚悠久的儒家文化傳統,還出資修葺具有400多年歷史的陶山書院,并把它作為國民教育的基地,后來又繼續成立了儒家學會等專門研究機構和學術團體。韓國在推進現代化的進程中,非常珍視傳統的儒家倫理,并將這種內在精神轉化為本民族發展的動力源泉,不但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精忠報國有文化的韓國人,而且為韓國的崛起和江漢奇跡的出現奠定了基礎。目前韓國仍保留著230所鄉校,作為向青少年進行人性教育的現場教室,每年寒暑假時向學生開放。鄉校通過舉辦“忠孝教育”講座,講授“忠、孝、禮”等傳統倫理道德的教育,主要是對學生進行5個階段的“四字小學”教育(指中國孔子為培養孩子所著的忠、孝、禮啟蒙教材),教育學生“父母有命,俯首敬聽”、“愛民如子,為國盡忠”、“一杯之水,必分而飲”、“行必正直,言則信實”,培養他們講究孝道,正直做人,團結合作,為國奉獻。

                        二.韓國禮儀教育對我國現代禮儀教育的啟示

                        韓國禮儀教育以儒學精神為滋養,具有濃厚的思想底蘊。設置系統而科學的學校禮儀課程教育,在生動的生活禮儀中實踐應用、鞏固,舉政府之力在民眾中形成普及全民的學習氛圍。

                        中國的禮儀教育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中國的學校禮儀教育還沒有做到位。小學禮儀教育容納與思想道德教育中,僅對學生做道德境界的要求,很少實際操作技能的練習。學生能在思想上提高認識,但缺少行動。行為滯后于思想,最終導致思想教育的空乏。中學教育以智育為目標,更注重歷史與政治知識。及至高等教育,已經成人的學生在高校也得不到全面的禮儀教育,許多高校并未開設專門的禮儀課程,有些則限于交際禮儀、職業禮儀教育,這些以實用為目標的禮儀教育,缺少思想境界的培養,難以培育出彬彬有禮的公民。韓國禮儀教育的成功可以為我國禮儀教育帶來值得借鑒的經驗。

                        首先,重視禮儀教育中家庭教育的重要影響。從幼兒抓起,將幼兒禮儀教育放在家庭教育的核心位置。家庭教育過程中,母親在幼兒的生活禮儀教育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父母禮儀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幼兒的禮儀教育質量,我們不能指望禮儀素養不高的父母能完成高質量的家庭禮儀教育。社會應該重視成人禮儀素質教育,特別是女性禮儀素質的培養。在女子高校成人教育課程中應開設禮儀課程,培養出優雅的母親。母親優雅的氣質、得體的舉止在家庭生活中將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沁潤幼兒的心靈,有效的指導幼兒的言行,培養真正文明有禮的孩子。

                        其次,應該從學校教育下手,建立系統而有效的學校禮儀教育。禮儀教育從幼兒園開始,重在培養孩子的生活禮節,將禮儀具體化為日常生活行為,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傲晳T作為一種自動化了的行為活動,一旦形成,就會以無意識的行為表現出來?!弊孕W到高中都應該開設禮儀課程,這些課程可以與道德課合在一起以專題或章節方式來實現。大學應該普及專業禮儀教育。禮儀課程設置需要配合良好的師資隊伍,培養專業的禮儀教師來具體講授該課程。在教學方法上拋棄傳統的缺乏互動性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將理論與實踐緊密聯系,注重學生的行為訓練和養成教育。

                        第三,國家和政府應高度重視禮儀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時出臺相關政策,建立健全禮儀教育制度。政府應加大禮儀的社會宣傳,播放公益廣告,利用社會團體進行形式多樣的禮儀推廣活動,讓文明、禮儀之風深入人心。

                        [湖南省社科規劃課題《公民禮儀教育的途徑及方法研究》研究階段性成果,湖南省教改課題《女子高校成人教育創新型人才培養研究》研究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白宏亮.韓國的禮儀教育對我國大學生禮儀素質教育的啟示[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12)

                        [2]樓宇烈.儒學在現代韓國[J].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8,(1)

                        [3]俞亞芹.韓國重視禮儀教育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浙年專修學院學報.2006,

                        [4]靳義亭.論韓國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經驗與啟示[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1,

                        第12篇

                        一、從儀式崇拜到“德誠于中”

                        傳統中國最初的禮儀文化根植于古代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古代中國的農業生產要求順天應時,順應自然規律,故而出現了“天人合一”思想。人們賦予“天”某種道德性的品質,上天有“好生之德”,這就要求人們“以德配天”。最初的祭祀禮儀行為和對祭祀儀式的崇拜實際上表達的是對“天”的敬畏與崇拜,并發展出天尊地卑、本末有序的思想。農業生產方式導致農業定居生活的形成,定居生活要求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安排也是為了順應農業生產的需要,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必須順應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才能夠保證人們的生存需要,因此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必須效法天道,以德配天,做到上下有別、尊卑有序,每個個體各得其位、各司其職[1]??梢?,當時的禮儀文化實際上是為了保證中原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也順應了人們對和諧社會秩序的向往和追求。古代中國的禮儀文化事實上是被當時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所規定的,在客觀上保障和促進了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到了夏商周時代,由于政治生活的廣泛存在,原本屬于社會規范的禮儀文化滲透、蔓延到政治領域,以尊卑貴賤親疏為主要內容的禮儀文化逐步發展成為一種意識形態,“周禮”就具有意識形態的功用。這種意識形態在維持政治秩序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維持了社會秩序、規范了家庭及個人的行為。春秋戰國時代,人們改造自然的“人力”和“人為”因素增強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突破了原先的尊卑秩序,諸侯國之間的固有格局也發生了改變,出現了社會動蕩、禮樂崩壞的局面,原先的禮儀文化只剩下了繁瑣的儀式和復雜的程序操作。為了重建社會秩序,孔子提出了恢復“周禮”的主張,意在恢復周代意識形態對政治和社會生活的規范,恢復上下有別、尊卑有序的傳統秩序??鬃犹岢龅幕謴汀爸芏Y”,不只是在禮儀形式上回到以前的外在儀式上,還為外在的儀式注入了思想內涵,即把“仁”納入了傳統禮儀文化之中?!叭省笔恰岸Y”的核心,“禮”是“仁”的外在化和具體化,“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也”(《論語•顏淵》)??鬃映缟械抡?、追求禮治,“禮治”的目的是“德政”“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鬃永硐氲纳鐣峭庥卸Y樂、內有仁義,禮追求社會秩序,樂追求社會的和諧適中,二者的有機結合就是“以禮節和”。禮樂是手段,德政是目的??鬃诱J為重建社會秩序要做到“正名”,即做到“親親尊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個人按照禮的要求定位自己的社會角色,各司其職,“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禮記•曲禮上》)??鬃犹岢龅亩Y制思想還表現在做人做事講究秩序和規范上,體現在個人行為上。在做人方面,孔子提出“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論語•雍也》)。在做事方面,孔子提出“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季氏》)。體現在處理君臣關系上,“君使臣以禮,臣事臣以忠”。在構建社會秩序上,孔子提出“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鬃釉趥鹘y中國禮儀文化方面的貢獻,是在傳統的禮儀儀式中充實了“道德”和“仁義”等思想內涵,使外在的禮儀行為具有內在的精神靈魂,“禮行于外,德誠于中”“德輝動于內,禮發諸于外”(《禮記》),把對外在儀式的崇拜發展為對內在道德的信仰,并追求外在儀式與內在道德精神品質的和諧統一,使外在禮治的強制性走向了內在道德信仰的自覺性。比如孔子曾反問說:“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論語•陽貨》)意思是說,難道僅僅玉帛、鐘鼓就是禮樂嗎?所以孔子提倡節儉,“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論語•子罕》)?!岸Y,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論語•八佾》)。禮儀只是外在的形式,孔子是要人們通過外在的禮儀表達內在的道德誠意[2]?!熬由喜粚?,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論語•八佾》)

                        二、中國傳統儒家禮儀文化的道德性本質

                        孔子提出的恢復“周禮”,讓統治者服從道德規范并遵從一系列的禮儀行為,以此垂范天下,從而達到治理天下的目的,也就是恢復周代和周代以前最高統治者作為道德楷模的理想統治模式。在西方社會,柏拉圖最初追求的理想國是讓哲學家成為國王,讓“哲學王”統治整個國家和社會,也就是讓品質優秀、道德境界和智慧高的人來統治社會,這與孔子的德治思想是一致的。但是,經過在西西里的敘拉古實驗,柏拉圖的政治設想遭到了失敗,當發現自己的理想國模式在現實中行不通時,他改變了以前所追求的哲學家當王的最高理想,轉而求其次,也就是轉到追求“次優狀態的國家”的主張,那就是依法治國,實現法治烏托邦,也就是通過法律來規范人們的日常生活,從而實現治理國家的目的。他認為法律是實現國家正義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法律篇》中他這樣寫道:“人類必須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否則他們的生活將像最野蠻的獸類一樣?!保?]柏拉圖的這個轉變非常重要,表明他從推崇以德治國到依法治國的轉變。正像柏拉圖設想的那樣,西方社會的德治與法治最終走向了分離和分裂。在個人行為方面,內在的修養和外在的表現可以不一致,甚至在思想上可以犯法,但只要在行為上不違反法律規定即可。西方社會的與世俗政治最終也相互分離開來,上帝的歸上帝,愷撒的歸愷撒,世俗政治可以用外在的強制手段進行管理,而則通過個體內在的修養和規范達成,二者不相互干涉。這是西方國家社會治理的特點之一,與中國崇尚德治、禮法并重的傳統治理模式形成對照??鬃右苍谝粋€小諸侯國魯國實驗過他的崇尚道德、以禮治國的思想,和柏拉圖一樣,最終也沒有實現他的政治抱負。與柏拉圖不一樣的是,孔子自始至終都沒有改變最初的理想和信仰,一直在堅持著他的“德政”理念,這使得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一直崇尚德治和禮治,而沒有轉向法治??鬃雨U發的“禮儀”不僅是指個人的行為規范,還包括家庭、家族、宗族,乃至整個國家的行為規范,所以“禮儀”是上下貫通的,可見孔子所倡導的禮儀文化體現了一種整體觀,這是把道德信仰與日常行為規范結合起來的表現。筆者認為,孔子的禮治思想更傾向于德治,他所倡導的禮儀規范既是一種外在的行為,更是一種內在的品質,內和外是一體的,不是分離和割裂的。他所強調的“禮儀”是由內而外的道德行為,道德與禮儀是貫通的??鬃右院蟮拿献觿t有舍棄外在禮儀形式,追求內在“仁義”的傾向,把禮儀內化為心理情感的準則[4]。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法家思想,法家強調外在的強制性,儒家側重于內在的道德自律,并強調內在的道德信仰要與外在的禮儀行為和諧統一。事實上只有內外合一才能夠實現天下大治的目的,這導致后來中國在治理社會上出現儒法并重的局面。前期儒家思想,也就是先秦時代的儒家思想是主張內外兼顧的,但是到了宋明時代,外來佛教主張內在的心性修養,強調向內求而不是向外求的修行路徑,使儒家也開始追求內在的超越,這就使得傳統的儒家禮儀更加注重內在的自省和自律,強調由內而外的思想行為規范和道德法則。所以傳統儒家禮儀文化更強調個體的內在規范及內在修養,而非僅僅看重外在的形式和儀式。

                        三、中國儒家傳統禮儀文化的當代價值

                        第13篇

                        【關鍵詞】軍事禮儀文化 誤區 剖析

                        軍事禮儀文化的演變流程顯示出其崎嶇不平的發展道路。軍事禮儀傳統文化既有合理的一面,又有其不合于歷史發展的弊端?,F階段軍事禮儀文化是在繼承傳統軍事禮儀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它難免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對于傳統軍事禮儀文化的批評和攻擊,我們應該認真反思:究竟應該怎樣評價傳統軍事禮儀文化對于現代軍事禮儀文化的影響?當前在軍事禮儀文化理論和實踐方面存在著那些問題?只有經過認真反思,并對軍事禮儀文化建設現狀做一理性分析,我們才能夠對其創新發展做出前瞻。

                        一、軍事禮儀文化建設誤區

                        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我軍軍事禮儀文化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同時由于各種文化思潮和各種因素的影響,我軍事禮儀文化建設發展也存在著一些誤區,只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軍事禮儀文化的形式而忽略其內涵

                        我軍禮儀文化建設過程中最突出的問題是盲目地追求禮儀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軍事禮儀文化的內涵。軍事禮儀文化是將軍隊在其建設發展過程中的基本價值觀灌輸給官兵,通過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獨特的價值體系。是影響軍隊整體規劃發展和處理軍隊內、外部矛盾沖突的一系列準則和行為方式,這其中滲透和凝結著軍隊整體價值觀念和管理理念。只有將這些理念和價值觀念通過各種軍事禮儀活動和形式表現出來,才是比較完整的軍事禮儀文化,如果只有表層的形式而未表現出軍事禮儀內在價值和理念,這樣的軍事禮儀文化是沒有意義的,它將難以維持,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動力,對軍隊發展難以產生深遠的影響。

                        軍事禮儀是一種形式,但不僅僅是形式,而是在軍隊建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提升軍人個體文化修養的關鍵環節?!盾髯印吩唬骸叭藷o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薄岸Y者,節之準也”、“強國之本”,他認為禮儀是人們言行的準則,是國家強盛的根本。此言雖有過分夸大禮儀作用之嫌,但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軍事禮儀文化在導向教育官兵、改善軍隊對外形象、提升軍隊戰力方面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意義。英國大哲學家約翰·洛克說:“沒有良好的禮儀,其余的一切就會被人家看成驕傲、自負、無用和愚蠢?!币恢к婈牭默F代化首先需要軍人個體的現代化,軍人個體的現代化需要軍人素質的全面提高。人文素質是其他各種素質發展的依據、支點和紐帶,是一個人立身做人的最基礎的素質。軍人文化素養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一個將軍事禮儀行為規則轉化為軍人個體思想意識的“內化”過程以及將個體思想意識轉化為實際行動的“外化”過程。這兩個過程需要軍事禮儀執行實施者長期的學習實踐。實現了兩個轉變,也就實現了軍人禮儀意識的形成,同時實現了軍人個體文化素養的提升。

                        2.軍事禮儀文化實踐誤區

                        許多官兵認為,軍事禮儀文化就是簡單的禮節禮貌,而與軍隊管理無甚關系。這種理解非常片面。因為軍隊作為一個實體性組織,不同于教會的信念共同體。軍事禮儀文化對于增強軍隊內部的凝聚力、提升軍人個體文化修養固然有著積極的作用,但這種影響不是單獨發揮作用的。它滲透于軍隊管理體制、激勵機制和一切軍事活動策略中,并協同發揮作用。軍隊核心價值觀即“軍魂”貫穿于軍隊軍事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和整個過程中,并與軍隊環境相適應,因此軍事禮儀文化不能脫離軍隊管理實踐。

                        現階段我軍基層軍事禮儀文化建設還處于一個相對初級的階段。據調查,軍事禮儀執行不盡人意。北空某部普遍反映當前官兵對基層軍事禮儀文化建設重視不夠,執行力度不夠。另外,不少官兵只限于下級對上級的單向執行。軍隊領導層對于軍事禮儀的不重視直接導致禮儀文化在部隊基層的傳播和建設。在眾多被調查者中,近30%的官兵認為部隊領導層對于軍事禮儀的執行實施力度不夠,其中甚至有忽視軍事禮儀的現象,以致自身形象受損,軍事禮儀無法貫徹執行。

                        3.關于軍事禮儀文化的兩種極端觀點

                        當前軍事禮儀文化建設中面臨著兩種極端觀點。一是認為軍事法律法規建設可以取代軍事禮儀文化建設;二是認為提倡“以人為本”的治軍理念必然導致軍事禮儀道德的規范和約束功能的喪失。這兩種觀點都雖然在觀念上有著本質的區別,但二者很容易得出相同的結論。上述兩種觀點的產生具有一定的歷史原因。

                        首先,傳統文化中禮儀形式主義的傾向就十分強烈,以至于直至封建社會末期都沒有真正克服掉。再者近現代對于封建禮教的猛烈批判和攻擊從未停止。陳獨秀之《憲法與孔教》、《孔子之道與現代生活》,吳虞之《家族制度為專制主義之根據論》、《吃人與孔教》、《儒家主張階級制度之害》,之《孔子與憲法》、《自然的倫理觀與孔子》,以及胡適、周作人等文化名人發表不少的文章進行禮儀批判。直至今日,不少人對于禮儀文化持排斥態度。長期的歷史批判使得現代人對于禮儀產生一種偏激的看法。禮儀便是封建的,是形式主義。這種錯誤的看法直接導致軍事禮儀文化建設停滯不前。

                        其次,對于從嚴治軍,依法治軍的治軍理念的曲解。過分強調“嚴”,則會導致其他治軍方式的失落。強調從嚴治軍,依法治軍,可以提高官兵法制觀念,有效地提升部隊戰斗力,但一味地強調法律法規,就會使軍事禮儀文化建設面臨“罷黜”的境地。據調查,有些部隊基層主官過于依賴軍隊法律法規,出現了死管理、硬管理的現象。導致部隊基層毫無生氣,文化建設處于停滯狀態。所謂治國之道,寬嚴相濟;治軍之道,一張一弛。軍隊管理應該剛柔相濟,硬管理和軟管理相結合。這樣才能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紀律又有自由,既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的生動活潑的局面。

                        再次,對于“以人為本”的曲解。以人為本是指在部隊建設中要求領導者在軍事實踐中要站在“打得贏”、“不變質”兩個歷史性課題的高度,緊貼當今世界新軍事變革發展趨勢和當前部隊建設實際,著眼提高官兵的素質,積極發揮官兵在部隊全面建設和發展中的主體地位,營造官兵干事業的環境氛圍,維護好廣大官兵的切身利益。尤其要發揮領導自身的模范作用。認為提倡“以人為本”必然導致軍事禮儀文化的喪失的觀點是對“以人為本”治軍理念的錯誤理解。將“以人為本”理解為以自我為中心,這必然得出軍事禮儀道德規范和約束功能喪失的結論。

                        4.忽視了軍事禮儀文化的創新和特色化

                        現階段,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文化創新方興未艾,但也存在問題,就軍事禮儀文化建設來說,對傳統軍事禮儀文化資源重視不夠;過于注重從軍事角度研究問題,而從黨和國家的宏觀層次研究國防和軍隊文化建設問題不夠;特別是在傳統文化負面因素的影響下,在長期“左”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的作用下,軍事禮儀文化建設創新精神不足,唯上、唯權意識,本本主義和經驗主義的觀念,仍然束縛著人們的頭腦;空話、套話盛行,思想創造匱乏、枯燥的現象常見。軍事禮儀文化建設不能脫離軍隊建設日益豐富的實踐,把軍事禮儀文化建設看成是少數特定群體或智囊團的事情,會制約軍隊文化建設的創新。

                        另外,軍事禮儀文化建設過程中思維僵化,軍禮教育方式單一,采取說教口吻、生硬呆板,降低了部隊官兵進行禮儀文化建設的熱情,削弱了軍事禮儀文化的吸引力,妨礙了軍人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建立。

                        二、軍事禮儀文化現狀剖析

                        在軍事禮儀文化建設進程中,人們在軍禮理論和實踐方面主要存在的困惑,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其一,在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的復雜關系中,有一種極端利己主義的、一切以個人為本位的道德價值觀念在滋生。這種觀念從個人愿望出發,勢必會反對公共秩序對個人行為的規范和約束,反對在現代社會中進行禮儀道德建設。

                        出現這種現象有著其深刻的歷史原因和文化背景。一方面,自“五四”運動以來對禮教的批判從未停止。長期的毫無節制的文化批判使得“個人主義”思潮泛濫,價值觀的多元化使得人們對于事物的評價很不一致。極端利己主義宣揚唯我獨尊、唯我至上,置他人、集體和國家利益于不顧。極端地追求自由、民主、權利。這種思想將直接導致社會的穩定。在軍事禮儀文化建設進程中,這種以個人為本位的道德價值觀念嚴重的影響著軍人文化素養的提高,如若不在理論上分清是非,禮儀文化建設無從談起。

                        其二,在進一步健全軍隊法律法規建設的同時,關于是否有必要建設現代軍事禮儀道德存在困惑。長期以來,我國法制建設一直十分薄弱,這與儒家“禮治”思想不無關系。長期以來,法制都以禮為準則。重道德修養輕法律的現象十分普遍。因此造成的種種遺害至今尚未肅清。長期的“建法制、去人治”使得人們難免產生一種強化法律法規建設,輕視禮儀文化教育的思想。表現在軍事禮儀文化建設上,部隊法制建設獲得較大發展,確立了依法治軍的方針,在堅持本國國情、軍情的同時,還注重與已經在國際軍事領域加入的條約、協定相銜接,使軍事法的內容與國際法準則和慣例相一致,并且建立了比較完整的軍事法制組織體制。但與此相對應的是,軍事禮儀文化建設卻處于相對停滯的狀態。

                        三、小結

                        軍事禮儀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作為中國禮儀文化的一個分支,軍事禮儀文化深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之中。自從萌芽之日起,軍事禮儀文化就與其他諸多文化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交織在一起,并且對于加強軍隊管理,提升部隊戰斗力,彰顯軍隊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衡量軍隊道德水準高低的重要標準,軍事禮儀的精神即在于官兵務必遵守這種法則切實地去做。。軍事禮儀在現代軍隊管理中的文化功用日益突出。然而軍事禮儀文化的持久生命力在于其創新發展。而我國正處于一個特殊的歷史轉型時期,現代化的“陣痛”正沖擊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背景下,軍事禮儀文化也發生著激烈變遷,東西方軍事禮儀文化的沖撞交融,使得傳統的軍事禮儀文化必須有所調整,以適應新的社會現實。但在此過程中,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多元文化對于我軍禮儀文化建設的影響。把握方向,堅定立場,保持軍事禮儀文化建設方向與我軍性質與宗旨相適應,進而促進我軍現代化建設。

                        參考文獻:

                        [1]顧希佳.禮儀與中國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

                        [2]尹雯.禮儀文化概說.云南大學出版社,2004.

                        [3]楊志剛.中國禮儀制度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袁庭棟.解秘中國古代軍隊.山東畫報出版社,2007,9.

                        第14篇

                        [關鍵詞]宋代;婚服;禮俗

                        一個時代的服飾,是那個時代文化的表征。宋遼夏金時期,我國各民族交流頻繁,融合進一步加劇。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各民族服飾在交融過程中相互影響、取長補短,中原宋王朝傳統服飾吸收了許多少數民族元素,而北方草原民族服飾也逐步漢化。服飾是禮儀文化的重要載體,傳統禮儀、風俗文化在多民族政權并立的歷史大幕下,通過服飾文化的交流,由中原王朝向周邊少數民族政權傳播、發展。中原王朝內部,禮儀經歷了統治階層的不斷調整、強化,最終形成了不同于漢唐的、獨樹一幟的風格、體系。服飾作為禮儀文化重要表現形式,其分等級、定尊卑的作用也進一步加強。為了人生最重要的儀式——婚禮而準備的婚服,是傳統禮儀文化的重要象征。無論是婚禮用的服裝、化妝、配飾、都是當時社會審美取向的體現。華美、精致的婚禮服飾,是服飾文化的精華所在,也是禮儀規范的集中體現。研究婚服,能夠更直接的了解這一時期各個區域的服飾審美取向和其中蘊含的禮儀文化內涵。近二十年來,雖然婚姻禮俗和服飾研究這兩個方向研究成果卓著,但將它們相結合,研究婚禮服飾與婚俗、禮儀關系以及婚服的禮制內涵的文章卻不多,可以說研究還是比較薄弱的。

                        一、研究服飾、禮儀的古籍、專著

                        有關婚禮服飾的內容在眾多史書中曾被提及,如在《宋史》[1]、《遼史》[2]、《金史》[3]、《西夏史》[4]中都對皇帝、后妃、命婦、官員等貴族的禮服形質有詳盡的記載,并做了具體的規定。鄭樵所著的《通志》[5]中對天子、太子、后妃、官員的章服和婚禮儀制也有明確記載。這類史書雖然記載了統治階級的章服制度,但并沒有專門對婚姻服飾進行記錄。盡管如此,透過這些記載,我們還是可以一窺那個時代華美禮服的形質,婚服做為其中的精品,也必然包含了這些禮服的特點。

                        官方史書只關注了統治階級,對于廣大民眾的婚禮服飾沒有給與很多的筆墨。朱熹的《朱子家禮》[6]以及司馬光的《書儀》[7]則對士大夫階層的婚禮流程及禮儀規范進行了細致的描述。這倆部書側重對禮儀習俗、規范的闡述,給我們認識和了解這個時代中下層人民的婚姻形態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但是對婚服給與的描述只有寥寥幾筆,一帶而過。

                        到了現當代,研究服飾通史的著作頗多,最著名的要數沈從文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8],這部著作通過研究考古資料如壁畫、畫卷、刻印等,對中國歷代傳統服飾作了詳盡的介紹,并對其中的文化內涵做了細致的刨析。其中第一百零二到一百三十一章是研究遼宋夏金的服飾,沈從文先生更多的從平民服飾入手研究,展現了這個時期社會各個階層的衣著習俗。孫機著的《中國古輿服論叢》[9]對封建貴族階級的輿服制度進行了詳細的論述。我們可以透過這些描述了解那時婚禮服飾的基本特征。此外,陳茂同的《中國歷代衣冠服飾志》[10]、朱和平著的《中國服飾史稿》[11]、周錫保的《中國古代服飾史》[12]、陳高華與徐吉軍編著的《中國服飾通史》[13]、周汛及高春明編著的《中國古代服飾風俗》[14]、黃能馥編著的《中國服飾通史》[15]、王民澤編寫的《中國古代服飾》[16]、臧迎春著錄的《中國傳統服飾》[17]、張書光《中國歷代服裝資料》[18]等都是研究我國古代服飾的著作,這些專著側重點不同,敘述方式不同,可以說從不同的角度相互佐證,使我們更清晰的認識我國古代服飾的整體面貌。此外,王瑜所著的《中國古代北方民族與蒙古族服飾》[19]對北方少數民族服飾進行了系統的介紹。王青煜所著的《遼代服飾》[20]、趙評春和遲本毅著《金代服飾》[21]為研究遼代、金代的服飾文化提供了重要資料。黃強著的《中國內衣史》[22]是一部專門對歷代內衣形質進行收錄、介紹的著作。周汛及高春明編著的《中國歷代婦女妝飾》[23]、孟輝撰寫的《中國歷代女子服飾史稿》[24]是專門研究女子服飾的著作。周汛和高春明編著的《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25]是研究我國服飾文化的重要工具書。閱讀這些專著,可以讓我們從各個角度,全面的認識宋遼夏金時期衣著服飾的狀態,領略傳統服飾的魅力。在認識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進一步挖掘隱藏在這些靚麗衣飾下的禮儀內涵。在這些書籍中,并沒有專門研究婚服的篇章,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此外,相關的服飾美學著作也是做論文的重要資料,近年來研究服飾美學的文章不少,主要有:葉立誠的《服飾美學》[26]、蔡子諤所著的《中國服飾美學史》[27]、高春明編著的《中國歷代服飾藝術》[28]、蘭宇與祁嘉華的《中國服飾美學思想研究》[29]。

                        除了研究服飾的專著外,關于禮儀、民俗研究的著作也是我要了解的重要部分。臺灣學者彭利云所著的《宋代婚俗研究》[30],是一部全面介紹和分析宋代婚俗禮儀的專著。美籍學者尹沛霞著,胡志宏譯的《宋代的婚姻和婦女生活》[31],從外國人的視角審視宋遼夏金時期的女性和婚姻,有許多獨特、新穎的觀點。王文寶著的《中國民俗研究史》[32]對我國傳統民俗做了系統、深刻的分析研究。朱瑞希等所著的《遼宋金社會生活史》[33]對遼、宋、夏、金的社會生活面貌做了全面的展示。陳戍國著的《中國禮制史·宋遼夏金卷》[34]對這一時期幾個政權的各種禮儀制度做了論述。此外,陳顧遠《中國婚姻史》[35]、吳存浩《中國婚俗》[36]、彭林著的《中國古代禮儀文明》[37]、王煒民編著的《中國禮儀文化》[38]、鐘敬文《中國禮儀全書》[39]都是研究婚姻禮俗的重要資料。

                        二、相關的論文

                        研究宋遼夏金時期婚服、婚俗的論文并不是很多,主要研究服飾的有:賈璽增的博士論文《中國古代首服研究》[40]、殷冰瑤的碩士論文《探究中國歷代婚服上的民族元素》[41]、鄧雅的碩士論文《探究我國漢族女性婚禮服的演變和創新》[42]、王雪莉的碩士論文《宋代服飾制度研究》[43]。相關的有杉本正年著、樊一譯的《中國古代的服色及其思想背景》[44]、許星《中國古代民間婚禮儀俗中的著裝風俗初探》[45]、喬婷《宋代服飾特點的研究與探析》[46],陳熠鑫、韓麗東、郝云華的《淺談宋代服飾的民俗風格》[47]、謝檣《宋代女性詞中的妝飾民俗》[48],這幾篇論文多從民俗的角度分析宋代服飾的特點,對婚禮服飾提得不多,也沒有談到其禮制內涵。

                        對于婚禮進行專門研究的論文有:呂友人、王立軍所撰《宋代婚禮概述》[49]、于佐君《談婚姻禮服文化的變遷》[50]、《中國傳統婚禮習俗》[51]、甄進忠《中國古代婚禮淺論》[52]、彥斌《中國婚禮儀式史略》[53]、包福存《婚禮儀式研究綜述》[54]、李金玉《略論中國古代的婚禮》[55]、大勇《中國傳統婚慶禮俗與當代婚禮》[56]、段淑萍《中英婚俗文化及差異》[57]、王啟發《禮義新探》[58]等等。

                        對于婚俗研究的主要有:王歌雅《中國古代聘娶婚姻形式略論》[59]、黃修明《中國古代“服禁”論》[60]、《中國各地婚俗》[61]、鮑宗豪《中國婚俗的文化意蘊》(1992年第5期)[62]、韓芳《中西傳統婚俗之比較》[63]、《中國特色婚俗》[64]、魯婷,陳娟娟《淺析中國“彩禮”婚俗存在原因》[65]。

                        對于少數民族服飾、禮儀進行研究的有:島田正郎、何天明《遼代契丹人的婚姻》[66]、黃莉《遼代婚姻綜述》[67]、楊富學與孟凡云《契丹媵婚制考略》[68]、夏宇旭及趙瑋彬《遼金契丹女真婚制婚俗之比較》[69]等論文,為我們研究遼國婚姻禮俗提供了資料。謝靜的《敦煌石窟中的西夏服飾研究》[70]、孫昌盛所撰的《西夏服飾研究》[71]、石小英《西夏平民服飾淺談——以ДX.02822為中心》[72]、陳霞的《西夏服飾審美特征管窺》[73]等幾篇文章都在西夏服飾方面做了比較細致的研究。牛達生《從考古發現看唐宋文化對西夏的影響》[74]、艾紅玲《西夏禮儀制度考論》[75]等文章對西夏婚禮制度作了介紹。關于西夏服飾、禮儀方面的論文相對而言很缺乏,這方面的研究也很不足。研究金代服飾、禮儀的文章同樣比較缺乏,只見到俞超偉所寫的《填補金代服飾制度的空白》[76]這篇文章通過考古發現充實了金代服飾史料。此外還有王春蕾《試述金代女真族服飾及演變》[77]以及顧韻芬、高巖、李丹《金代女真族服飾文化的整合性發展》[78]等。這些文章雖然為我們在服飾、禮儀這一領域進行探索、挖掘提供了寶貴的資料,讓我們用以學習和借鑒,但是它們都沒有對婚禮服飾及其與禮儀、風俗之間的關系進行系統的研究,鑒于這方面的內容對于我們清晰地認識宋代的服飾文化、禮儀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我認為有必要進行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元]脫脫.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85.

                        [2][元]脫脫.遼史[M].北京:中華書局,1982.

                        [3][元]脫脫.金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4][元]脫脫.西夏史[M].北京:中華書局,1998.

                        [5][宋]鄭樵.通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7.

                        [6][宋]朱熹.朱子全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7][宋]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2009(1).

                        [8]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9]孫機.中國古輿服論叢[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10]陳茂同.中國歷代衣冠服飾志[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

                        [11]朱和平.中國服飾史稿[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12]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

                        [13]陳高華,徐吉軍.中國服飾通史[M].寧波:寧波出版社,2005.

                        [14]周汛、高春明.中國古代服飾風俗[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5.

                        [15]黃能馥.中國服飾通史[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

                        [16]王民澤.中國古代服飾[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17]臧迎春.中國傳統服飾[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3.

                        [18]張書光.中國歷代服裝資料[M].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1990.

                        [19]王瑜.中國古代北方民族與蒙古族服飾[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20]王青煜.遼代服飾[M].沈陽:遼寧畫報出版社,2002.

                        [21]趙評春,遲本毅.金代服飾[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22]黃強.中國內衣史[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8.

                        [23]周汛,高春明.中國歷代婦女妝飾[M].北京:三聯書店,1988.

                        [24]孟輝.中國歷代女子服飾史稿[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

                        [25]周汛,高春明.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

                        [26]葉立誠.服飾美學[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1.

                        [27]蔡子諤.中國服飾美學史[M].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01.

                        [28]高春明.中國歷代服飾藝術[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9.

                        [29]蘭宇,祁嘉華.中國服飾美學思想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30]彭利云.宋代婚俗研究[M].天津: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

                        [31]胡志宏.宋代的婚姻和婦女生活[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32]王文寶.中國民俗研究史[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

                        [33]朱瑞希.遼宋金社會生活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34]陳戍國.中國禮制史·宋遼夏金卷[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35]陳顧遠.中國婚姻史[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

                        [36]吳存浩.中國婚俗[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6.

                        [37]彭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M].北京:中華書局,2004.

                        [38]王煒民.中國禮儀文化[M].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2.

                        [39]鐘敬文.中國禮儀全書[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40]賈璽增.中國古代首服研究[D].東華大學博士論文,2006.

                        [41]殷冰瑤.探究中國歷代婚服上的民族元素[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0.

                        [42]鄧雅.探究我國漢族女性婚禮服的演變和創新[D].江南大學碩士論文,2008.

                        [43]王雪莉.宋代服飾制度研究[D].浙江大學碩士論文,2006.

                        [44]杉本正年,樊一.中國古代的服色及其思想背景[J].成都大學學報,1995(4).

                        [45]許星.中國古代民間婚禮儀俗中的著裝風俗初探[J].蘇州絲綢工學院學報,1998(6).

                        [46]喬婷.宋代服飾特點的研究與探析[J].山東紡織經濟,2010(10).

                        [47]陳熠鑫,韓麗東,郝云華.淺談宋代服飾的民俗風格[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6).

                        [48]謝檣.宋代女性詞中的妝飾民俗[J].時代文學,2009(2).

                        [49]呂友人,王立軍.宋代婚禮概述[J].殷都學刊,1991(4).

                        [50]于佐君.談婚姻禮服文化的變遷[J].紡織導報,2008(11).

                        [51]中國傳統婚禮習俗[J].現代語文,2007(4).

                        [52]甄進忠.中國古代婚禮淺論[J].中州大學學報,2005(2).

                        [53]彥斌.中國婚禮儀式史略[J].民俗研究,2000(2).

                        [54]包福存.婚禮儀式研究綜述[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2007(4).

                        [55]李金玉.略論中國古代的婚禮[J].新鄉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5).

                        [56]大勇.中國傳統婚慶禮俗與當代婚禮[J].現代交際,2001(11).

                        [57]段淑萍.中英婚俗文化及差異[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

                        [58]王啟發.禮義新探[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3).

                        [59]王歌雅.中國古代聘娶婚姻形式略論[J].求是學刊,1993(1).

                        [60]黃修明.中國古代“服禁”論[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 ,2006(1).

                        [61]中國各地婚俗[J].中國地名,2008(10).

                        [62]鮑宗豪.中國婚俗的文化意蘊[J].社會科學研究,1992(5).

                        [63]韓芳.中西傳統婚俗之比較[J].中國校外教育,2008(1).

                        [64]中國特色婚俗[J].中國地名,2008(10).

                        [65]魯婷,陳娟娟.淺析中國“彩禮”婚俗存在原因[J].傳承,2009(6).

                        [66]島田正郎,何天明.遼代契丹人的婚姻[J].蒙古學信息,2004(3).

                        [67]黃莉.遼代婚姻綜述[J].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2003(3期).

                        [68]楊富學,孟凡云.契丹媵婚制考略[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1(4).

                        [69]夏宇旭,趙瑋彬.遼金契丹女真婚制婚俗之比較[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2007(3).

                        [70]謝靜.敦煌石窟中的西夏服飾研究[J].藝術設計研究,2009(3).

                        [71]孫昌盛.西夏服飾研究[J].民族研究,2001(6).

                        [72]石小英.西夏平民服飾淺談——以ДX.02822為中心[J].寧夏社會科學,2007(3).

                        [73]陳霞.西夏服飾審美特征管窺[J].史學理論,2010(31).

                        [74]牛達生.從考古發現看唐宋文化對西夏的影響[J].考古與文物,2001(3).

                        [75]艾紅玲.西夏禮儀制度考論[J].寧夏社會科學,2009(1).

                        [76]俞超偉.填補金代服飾制度的空白[J].中國文物報,2001(8).

                        [77]王春蕾.試述金代女真族服飾及演變[J].黑龍江農墾師專學報,2002(4).

                        第15篇

                        摘 要:禮儀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沉淀,禮儀是文明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顯著標志。高職教育不同于純粹的高等教育,高職教育的教學過程和教學目標,是以能力的實用性為主要標準。高職教育開設社交禮儀教育,是教育教學的需要,也是現代社會文明發展的重要表現。本文對高職院校實施禮儀教育的意義及其策略進行了論述分析。

                        關鍵詞:高職院校;禮儀教育;意義;策略

                        禮儀教育在于教育學生學會做人,是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隨著高職院校的發展,高職學生人數日益增多,而高職教育模式專注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校園人文環境本身還比較薄弱。作為大學生重要組成部分的高職生,它們的禮儀修養狀況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而影響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诖?,以下就高職院校實施禮儀教育的意義及其策略進行探討。

                        一、高職院校實施禮儀教育的意義

                        高職院校實施禮儀教育的意義主要表現為如下幾點。

                        1.有利于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禮儀教育作為大眾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起效快、傳播速度快、學生運用得快。禮儀教育可以有效地將“文明、和諧、公正、誠信、友善”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播種在學生心中。大學生思想活躍,易受各種思潮影響。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植入大學生思想中是大學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而普及禮儀教育是實現這一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之一。

                        2.有利于提升高職院校學生道德素養。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任務。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以驚人的速度發展,但公民道德卻出現了滑坡現象,譬如誠信缺失,廉恥觀念淡薄等;“拜金主義”和“自私自利”思想泛濫;公共設施遭到破壞,公共秩序被擾亂的現象屢見不鮮;國民言談舉止缺乏修養、國際形象不佳等。禮儀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德育教育,禮儀教育的最終目標就是教會公民為人處世的行為規范和道德標準。通過禮儀教育,在小事中培養高職院校學生高尚的情操,養成文明習慣,提升學生的道德水準和思想修養。

                        3.有利于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源遠流長,而禮儀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一些學生熱衷西方文化,忽視中國傳統文化。他們對西方節日禮儀耳熟能詳,卻不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禮儀文化。大學生作為傳承傳統文化的主要群體,普及禮儀教育十分重要。普及禮儀教育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措施。

                        二、高職院校實施禮儀教育的策略

                        1.合理構建禮儀課程教學體系。高職院校教育普遍存在重技能、輕修養的弊端。部分高職院校未開設禮儀教育課程。少數開設禮儀課的院校只作為選修課,未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當務之急是擴大開設禮儀課程的范圍,建禮儀課程教學體系,并將其作為大學生的公共必修課,對學生的禮儀修養進行量化考核,制定相應考核制度,通過理論教學和實踐來考核學生的禮儀修養,這樣才能有效地推進大學生的禮儀教育。

                        2.高職院校的禮儀教育融入學生日常管理制度。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最基本、最重要、效果最明顯的教育途徑。在高職院校普及禮儀教育,應該把禮儀教育融入對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管理中。禮儀教育的難點不是掌握禮儀規范,而是將禮儀規范轉化為行為習慣。盡管開設禮儀課,學生也明白禮儀規范,但生活中學生不文明禮貌行為時有發生。學生日常行為管理手冊里大部分強調的是紀律,而對學生的具體行為表現缺乏有力的監督。對于學校來說,紀律固然重要,制定文明禮儀管理制度同樣不可忽視。學校把文明禮儀教育作為學校日常學生管理的長效機制來抓,并且落到實處,必然對養成學生習禮、守禮的良好習慣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3.豐富禮儀教育形式多樣化。傳統禮儀教育普遍局限于課堂,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無法吸引高職學生。因此,禮儀教育應該是理實結合,注重實踐。除了課堂教學,學校還應通過講座、校園文化宣傳來創造一個禮儀文化氛圍。例如,聘請專家定期開展禮儀專題講座,能讓學生吸收大家的思想精華,而且能彌補課堂教學局限;不同階段的大型儀式,如“開學典禮”、“成人禮”、“畢業典禮”、“慶典儀式”、“頒獎儀式”、“捐贈儀式”等,能讓學生在儀式中學習禮儀文化;豐富的社團活動中傳播禮儀規范,如職場禮儀大賽、禮儀文化沙龍等,能活躍禮儀學習氛圍,達到禮儀教育的效果;一系列禮儀素養測評,如“乘車禮儀”、“服飾禮儀”、“行進禮儀”、“拜訪禮儀”、“接待禮儀”、“西餐禮儀”等,能強化學生禮儀修養;用墻體標語、櫥窗、校園網來宣傳禮儀文化,能營造濃郁的禮儀文化氛圍,培養學生知禮、重禮的理念。

                        4.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禮儀雖然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但是禮儀的道德內涵,要求禮儀教育必須注重理論講授。如果禮儀教育僅僅是注重禮儀的規范和具體操作的訓練,而不注意禮儀深刻內涵的挖掘,這樣的禮儀教育是不完整的。我們不僅要讓學生靈活運用規范,還要讓學生從內心理解,明白為什么要做這樣的禮儀規范。如講授男士和女士疊放手勢時,在生活中一般男士是右手放在左手上面,而女士是左手放在右手上面。在正式場合,女士可把右手置于左手上面,便于指引和持物。學生除了了解這些,還應讓學生明白從人體經脈養生的角度,這是最適合男女的疊放手勢。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牢牢記住,并好好踐行。同時,也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把禮儀規范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和以后工作有機聯系起來。課堂教學要倡導“教學做合一”,通過形象感知、師生共同示范、學生正確模仿、情景互動模擬等方法,讓學生領悟禮儀文化精神,掌握禮儀正確規范。各類的實踐環節要精心設計,不能空談,要多結合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設計具體內容。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禮儀的核心是尊敬,禮儀教育的目的是弘揚真善美,維護和諧有序的社會秩序,構建誠信友愛的價值觀。高職院校實施禮儀教育是提升大學生道德修養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實施禮儀教育,對于加強高職學生禮儀修養,提高高職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楊狄.社交禮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朱璇.社交禮儀教學在高職學生教育中的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12).

                        gogo大胆全球裸xxxx_少妇被爽到高潮动态图_婷婷五月综合色中文字幕_腿打开一点我轻一点漫画

                            <p id="fvlvh"></p>
                              <form id="fvlvh"></form>

                                          <b id="fvlvh"><thead id="fvlvh"></thea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