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fvlvh"></p>
        <form id="fvlvh"></form>

                    <b id="fvlvh"><thead id="fvlvh"></thead></b>
                        美章網 精品范文 水利工程建設論文范文

                        水利工程建設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水利工程建設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水利工程建設論文

                        第1篇

                        1.1生態水利工程的特征

                        生態水利工程是一種科學的、系統的、可持續的水利工程,能夠將水利工程與社會經濟發展密切聯系起來,在開發水資源的同時還注重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生態水利工作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生物的多樣性,在建設大規模的水利工程時,往往會改變現有的生態環境,因此必須要將工程建設對生物的影響降到最低;第二,生態水利工程的系統性,生態水利工程的建設會對當地的河流、水域、環境及氣候造成一定影響,所以要能夠充分考慮工程與生態之間的關系;第三,工程效益的不確定性,生態水利工程規模較大,所涉及的地質、氣候等存在較大差異,因而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這就會導致建成后的經濟效益及環境效益無法保障得到預期效果。

                        1.2生態水利工程的影響分析

                        生態水利工程建設規模較大,因此會對周邊的環境產生一定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2.1對河流生態的影響

                        大多數水利工程都是建在天然河道上,而天然河流已形成了相應的生態環境系統,水利工程建設會改變河流生態自身的多樣性,局部河流的水深及含沙量會出現一定的變化,河流的水流速度及原動力也會或多或少得受到影響。與此同時,攔河壩會擴大水域的面積,提高水的比熱容并貯存更多的熱量,最終促進水溫上升,但是即便水溫發生細微的變化,也會對下游魚類的繁殖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除此之外,當水流速度下降之后,水體與外界環境的交換頻率下降,河流的自凈能力會下降,最終影響到水質。而地區水域面積的增大,會增加大氣層中的水汽含量及降水量,使得空氣較為濕潤,霧雨氣候逐漸增多,這就會改變該地區的氣候條件。修建生態水利工程,會增加該區域的重力,破壞原有地質構造,嚴重時甚至會引發地質災害。

                        1.2.2對陸地生態的影響

                        生態水利工程建設會對建設場地內的陸地生態環境造成直接影響。工程建設勢必會占用耕地及林地,從而破壞植被及相關陸生動物的生活場所,增加建設場所附近的空氣濕度,導致難以適應濕潤氣候的動物遷徙或使其改變生活習性,最終破壞原有生態系統及生態結構。此外,在生態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沿線居民及工廠產生的垃圾及污水會破壞原有的生態環境,改變河道的原有特性,直接威脅到動植物的生存環境。

                        1.2.3對社會環境的影響

                        對社會環境產生的影響具體體現為:淹沒水域及沿岸土地,從而導致居民被迫遷移、重新安置等問題,甚至還涉及到文物古跡的搬遷與保護等。尤其是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在其建設過程中,往往會造成大面積的拆遷與安置問題。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設之前,必須要應充分考慮到拆遷安置等,實現安排好搬遷移民的規劃工作。

                        2.生態水利工程建設原則

                        2.1施工安全經濟的原則

                        在生態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需要完善保障機制,從而有效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及經濟性。管理人員要能夠根據水利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嚴格遵循可持續的發展需求,合理安排布置水利工程的施工環節及工期進度,從而保障水利工程施工活動符合經濟安全的原則,最終促進生態水利工程與生態環境的有機融合。

                        2.2工程建設與自然生態和諧的原則

                        在生態水利工程規劃過程中,必須要以滿足水生態系統自我恢復為目標,全面掌握工程建設地域的地形特征、河流形態等,根據實際地理情況來進行規劃,保障水利工程與周圍水生態系統相協調,最終實現人文與自然的相互融合。例如盡量保留河流的原始結構,注重優化水質及水生動物的生存環境;在河流中種植綠色植物、保障地下水的有效供給,為水生動植物創造良好的環境;在水利工程周邊植樹并融入設計,創造簡單的景觀河。例如鄂州市投資2800萬元修復長港河道生態環境,完成岸坡整形20km、土方50萬m3,植草7500m2,栽種水生植物1.5萬株,植樹2萬棵;云夢縣在2009年投資了八千萬元建設“三湖連河”工程,建立了總長為20km的環城生態水系,切實將水利工程與生態環境融合起來。此外,水利工程建設還需要嚴格遵循自然生態規律,提高水體的自凈能力,從而降低運營成本,達到凈化水的目的。

                        2.3工程建設整體規劃原則

                        整體性原則是對生態系統中各生態因素提出的總體性要求,一方面,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需要考慮水文系統修復的相關問題,另一方面,還需要考慮水生態系統的動態變化過程。如果在建設水利工程過程中,沒有從整個環境生態系統的角度來進行考慮,那么也只能暫時性地緩解問題,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存在的問題,最終嚴重影響到水利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在生態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不但要以整體性為原則,還要遵循自然生態規律,采取生態措施來有效降低工程的建設成本。

                        3.促進生態水利工程建設的建議

                        生態水利工程建設具有一定的復雜性,所涉及的領域也較多,例如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等領域。筆者結合生態水利工程建設的實際工作經驗,就如何有效解決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兩方面的建議,以供同行借鑒。一方面,在生態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過程中,必須要將水生態保護放在首要位置。在生態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先調查并收集工程所在地的地質、水文、氣候等相關信息,從而充分掌握當地的生態狀況,要能夠在保障水利工程防洪能力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工程的環境承載力。規劃設計人員在工程結構設計過程中,要能夠保護生態水生物的安全,配備環境監測設備,做好工程水環境的監測,完善并明確環境監測項目的指標體系與標準,根據監測結果來及時評價對環境的影響,進而實現水資源的良性循環。另一方面,在生態水利工程竣工后,要能夠以減少對當地環境的影響為原則,采取有效措施來恢復土地生態并修復施工現場,充分發揮工程所在地的土壤及植被的生態保護作用。與此同時,要能夠根據實際情況來合理配置水資源,大力推廣節水工程,保障滿足當地的生產及生活用水需求,避免當地出現水資源短缺的現象。最后,相關部門要能夠不斷完善并宣傳生態水利工程建設法律規定,合理劃定保護河流及流域保護區,尤其要做好水生態保護區的生態建設及保護工作,嚴格審批相關建設項目,做好建設項目的把關工作。

                        4.結束語

                        第2篇

                        【關鍵詞】肥城市;山區水利;工程建設

                        肥城市地處山東中部,總面積1277.3km2,由于地形復雜,水資源時空、季節分布不均,十年九旱是基本市情。全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271m3,僅為全國的12.9%,屬于極度貧水區。山區面積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共涉及13個街鎮,221個村,山區人口23.65萬人。因此,充分利用山區地形、地貌的特點,加大山區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特別是與水資源的綜合利用工程建設相結合,新建以地形為主易積蓄的蓄水天池,利用管道的聯通達到池池相連、池池相通,對接好現有的主管道達到保水利用、節約灌溉成本的目標。

                        1工程建設主要目標

                        通過建設山區水利工程,一是能夠為農村人畜飲水提供飲水水源,有效緩解農村飲水困難,改善農村衛生條件;二是能夠改善生產條件,提高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保證農業生產用水的需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三是能夠為農村蔬菜、果園、養魚等高附加值產業服務,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增加農民經濟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四是能夠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五是能夠發揮防洪、除澇、保障安全等除害減災功能。

                        2工程規劃基本思路

                        以發展水源為先導,堅持開源和節流相結合,挖掘可用水源,按照“天上水蓄起來,地表水攔起來,外來水引進來,地下水保起來,全民節水動起來”的節水原則,肥城市確立了“優先利用客水、合理利用地表水、控制開采地下水、積極利用雨洪水、大力開展節約用水”的總體方略。實施水庫除險加固,在增強水庫防洪能力的同時,增加水庫蓄水量;新建“五小水利工程”,盡最大限度積蓄“天上水”;實施河道綜合整治,通過河道清淤、險工護砌、修建攔河壩等工程措施,既要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又要使河道攔蓄雨洪資源功能得到充分發揮;充分利用汶河水、黃河水等客水資源,積極做好引水調水工作,在滿足農田灌溉用水的同時,節約保護地下水資源;實施引汶調水工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逐步建立起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多措并舉保護地下水資源,有力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建成了“天藍、地綠、水清、人和”的生態城市;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的有利時機,進農村、社區、黨政事業單位、企業、學校組織開展節水活動,加強對水法律法規的宣傳,增強廣大群眾的節水意識,在全社會形成了“從我做起、厲行節約”的節水氛圍。

                        3主要建設經驗及做法

                        3.1高度重視山區水利工程建設

                        通過專題調研,摸清全市607個行政村中221個山區村的用水現狀,組織編制《肥城市山區水利工程規劃》。該規劃全面考慮了農田灌溉和人畜飲水的實際情況,符合小型水利設施的發展方向,計劃利用2015—2020年6年的時間,對221個山區村進行農田水利設施綜合治理。實現新增灌溉面積5187hm2,改善灌溉面積5320hm2,恢復灌溉面積2200hm2。目前,肥城市正緊密圍繞這一規劃,逐步推進工程實施。

                        3.2建立“三條線一大片,水利設施圍山轉”

                        沿北部旅游環山路一條線,充分做好雨洪資源利用文章。建設適應山區實際的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壩、小泵站、小水渠“五小水利”工程,擴大農田灌溉面積,提升山區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沿中部康匯河一條線,做好地表水利用文章。充分用好礦坑水、雨洪水等地表水資源,擴大康匯河區域的灌溉面積,滿足農業生產用水需求;沿南部漕濁河和安孫灌區一條線,做好客水利用文章。加大資金投入,調引汶河水,充分發揮漕濁河和安孫灌區的作用,為邊院、汶陽、安莊、孫伯四鎮山區農田灌溉提供充足水源;圍繞尚莊爐水庫周邊區域一大片,做好農業水源載體打造文章。將尚莊爐水庫作為中心水源,向周邊輻射延伸,增加周邊山區農田灌溉面積。

                        3.3積極爭取并實施項目

                        2013—2014年實施完成的總投資7600多萬元的高效節水灌溉試點縣項目,以及正在實施的2015年投資1200萬元的新增省級農田水利項目縣項目,都把山區村作為重點建設對象。近兩年來,針對規劃確定的221個山區村,逐步采取掛賬銷號的方式,先后完成了43個山區村的水利建設,改善了灌溉條件,提高了灌溉水平。

                        3.4加大山區水利投資力度,提升灌溉水平

                        肥城市緊緊抓住中央和省加大抗旱工程投入的機遇,提前編制項目規劃方案,通過積極對上爭取,促成抗旱應急調水、新建水庫等一批項目的落地。上半年組織實施總投資560萬元的湖屯抗旱應急調水工程,將匯河湖屯鎮駐地段的礦坑水經7.6km管道,調至北部山區,6月30日完成了試調水。投資554萬元建設了孫伯鎮抗旱應急提水工程,通過9.6km的管道,將大汶河水提至孫東、西塢、東塢水庫;投資550萬元建設了石橫鎮抗旱應急提水工程,通過2.7km的管道,將趙莊水庫內的黃河水,調至北部山區保安、對福山等山區村,滿足抗旱應急灌溉需求。2016年度老城抗旱應急調水工程,已通過泰安市專家評審,該項目提取楊莊礦礦坑水,通過8.6km的管道,向老城街道辦事處北部月莊、喬莊、大石關等村供水,確保120hm2農田的灌溉需求。

                        3.5積極策劃項目,推進山區水利建設

                        一是農村飲水安全提質增效項目,涉及15個鎮街區、140個村,其中山區村110個。計劃總投資2.3億元,通過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實現全市607個行政村飲水主管網村村通,解決20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二是大汶河2號壩至漕河引水項目,項目總投資5200萬元,自汶口2號壩上游北岸取水口由東向西,跨越岱岳區大汶口鎮、馬莊鎮、肥城市汶陽鎮,至引汶濟漕干渠與漕河交匯處。年可引水3000萬m3,能保證邊院、汶陽、安莊、孫伯4個鎮17萬畝農田的灌溉需求。同時,還能夠有效補給當地地下水源。三是中部山區河庫聯通調水項目,計劃投資5000萬元,在康王河南軍寨段新建攔河壩1處,建設引水流量1m3/s的提水泵站,鋪設調水管道,利用群力放水洞,將康王河水調至白云山南灌溉中央桃行,并調水至桃園楊顧李水庫及其周邊東里、長山、羅漢等水庫,解決桃園鎮中部山區缺水問題。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供水量500萬m3/s,新增農業灌溉面積1334hm2。四是山區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總投資1.3億元,涉及8個鎮街、165個山區村。項目建成后,可新增灌溉面積3800hm2,改善灌溉面積3933hm2,恢復灌溉面積1667hm2。五是肥城市山區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項目,總投資1.21億元,涉及13個鎮街、217個村,計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0km2。六是尚莊爐水庫與周邊水庫連通項目,投資2300萬元,通過建設連通工程,使尚莊爐水庫與西張、東陸房、胡橋、張安東、陳樓等水庫互通,增加尚莊爐水庫的進水量,確保庫區周圍山區村農田及時得到灌溉。

                        4結語

                        第3篇

                        關鍵詞: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工程管理,探討

                        引言: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是農業發展的最基礎的條件,是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同時在面對惡劣的地質氣候情況,特別是1999年以來景德鎮市出現的大面積干旱,健全的農田水利建設體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將很大程度上緩解自然災害給人民群眾生活帶來的不便,減少農業生產的損失。景德鎮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點多面廣,且工程形式多樣,管護好工程,使其發揮應有的效益,是保障人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的關鍵。

                        一、目前景德鎮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是指為解決耕地灌溉和農村人畜飲水而修建的田間灌排工程、小型灌區、灌區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庫、塘壩、蓄水池、水窖、水井、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

                        1、工程建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隨意性,導致在工程技術、合理開發和社會經濟效益等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顧,如某小型水庫灌溉涵管漏水,在沒有專家認證前,鄉(鎮)政府拿出資金進行維修,多年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漏水問題,致使枯水季節缺水灌溉,豐水期,水泛成害;

                        2、工程重復建設多、半拉子工程多以及工程糾紛多。造成了規劃無序、施工無質、管理無度、科技含量低,存在很多工程隱患,如某鄉(鎮)田間灌溉渠道工程,屬于農業開發項目,縣(區)政府負責管理,但沒有配備專職管理人員,造成工程完成60%~70%,停工一年多也無人過問,該渠道內80%沉積大量淤泥;

                        3、管理粗放,建設標準低。前幾年景德鎮市部分地區由于資金短缺,導致部分水利設施建設標準低,建成后管理粗放,造成過早的失去其使用價值,同時也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如縣(區)部分農業開發項目,項目建成后,沒有落實到部門單位管理,建成不到一年時間,引水渠道淤堵,泵站毀壞嚴重;

                        4、工程建設緩慢,老工程年久失修。工程建設監督管理機制不健全,以及過程建設中的糾紛問題,導致建設進度緩慢甚至長期拖延,對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如某鄉(鎮)群眾集資興建的小型水庫,施工隊伍不規范,監理制度不健全,施工前期存在著質量問題,致使建設進度緩慢;

                        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了解我們在農田水利建設和管理存在的問題,將促使我們進一步去思考如何在工程建設和管理中加強監管、健全體制去解決這些問題,讓我們的水利建設變成真正的陽光工程、便民工程。

                        二、全面加強對在建農村水利工程建設的監管力度

                        要做到工程建設規劃合理、施工有質、管理有度,必須要有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設管理制度,同時組建一個完整的質量監督體系,自上而下,齊抓共管,才能保證工程建設過程透明,質量過硬,經得起考驗。

                        1、建立管理機制,完善建設程序,提高科學管理水平

                        農村中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內容廣泛,實行統一管理,合理規劃布局,完善建設程序,根據先申請規劃審批,再建設施工,后驗收交付使用的原則進行,廣泛宣傳,科學管理,使各地農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設不斷往規范有序方面發展。

                        2、建立農田水利建設規劃審批制度

                        規劃是水利工程建設的前提,是搞好工程建設、合理利用資源,使工程發揮更大效益的基礎依據。景德鎮市近兩年結合實際情況,正在認真編制《景德鎮市水利發展“十一五”規劃》。為此,要求地方,如鄉鎮、村一級在擬建五萬元以上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如打井、建壩、揚水、攔河、修渠、排水、微滴灌等,首先申報,對工程地點、規模、投工、投資計劃等,由鄉(鎮)水管站報上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實施。

                        3、嚴格設計資質證制度和工程招投標制度

                        嚴格設計資質證制度,依據審批工程的規模,建立健全資質認證制度,確保聘請具有一定設計資質的、從事相應水利工程的設計單位設計,嚴禁無資質的單位和個人通過不正當渠道獲取從事水利工程設計的權力,設計圖紙必須加蓋資質證章方能使用;所有審批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必須經行政主管部門招標辦招標。招標辦組織建設單位和有施工準入證的三家以上企業或單位,依據設計工程項目進行投標,落實工程招投標制度,引進競爭機制,規范施工管理,明確工程投資,遏制工程建設中出現的腐敗現象,簽定公證合同方可進入施工程序。

                        4、建立施工準入證制度和實行工程監理制度

                        施工準入證是指具有一定的水利施工技術和條件,達到一定的施工管理水平的施工企業,才能準許其進行水利工程施工的一種制度。以取得水利施工準入的企業,必須具備一定的技術人員、生產設備和有一定實踐經驗的施工人員為標準確定,施工準入證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發放并檢審;在工程進入施工階段,質監單位配備一定數量的質監員,施工單位的技術員隨時配合質監員對工程各個部分進行檢測,填寫檢測記錄,特別是對影響工程質量的主要材料,如設備、水泥、鋼材、試件、試塊等能驗證和影響工程質量的材料,雙方共同到有關權威部門做鑒定,才能作為保證資料、必備資料和安全資料匯入施工檔案,為綜合驗收和今后工程管理檢驗提供可靠真實依據。

                        5、建立竣工驗收備案制度和實行嚴格獎懲制度

                        在工程竣工后,建設單位要以竣工報告形式報請上級水行政主管部門進行驗收。同時施工單位也要報經甲乙雙方共同簽字蓋章的施工保證資料和必備資料,匯總的真實完整資料一套備案。地市縣水務局根據竣工報告和施工資料,組織有關設計、質監和相關單位的技術人員與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對工程進行全面驗收,通過聽取報告、查詢資料、檢測實體、細查局部的程序對所建工程驗收,做出該工程的綜合評定意見,所有未經驗收的工程不準交付使用和結算工程款項;加強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嚴格按建設程序施工,提高工程質量,對年內新建工程項目進行評優,對被評為“優質工程”的憑驗收證明兌現一定的獎勵,同時加強宣傳,形成一種狠抓工程建設質量的良好社會風氣,對未按建設程序施工的,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并報相關智能部門進行處罰,并通報批評和備案,特別是不按有關規范施工造成施工質量不合格的豆腐渣工程,嚴厲打擊,決不手軟。

                        小型水利工程建設具有較強的地域性質,因而不能以偏蓋全的按一個模式或經驗進行水利建設和監督管理,而應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當地的地質、氣候和人文環境,建立和健全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監督管理體制,為當地農業發展和農民日常生活服好務。

                        三、全面加強對現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維護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優質合格的水利工程的建設完成,為農業生產和人民日常生活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但是,要使其長期充分地發揮其經濟效益,作為以后水利工程建設起到一個參照示范的作用,加強對已有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維護就顯得尤為重要。

                        1、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首要是加強《水法》的宣傳,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災害的侵襲的同時,也要防止少部分惟利是圖的人為破壞;其次是工程建設工程沒有主次,每個環節都很重要,特別是工程配套設施的建設質量一定要保證,如小型水庫的泄洪口等;

                        2、內業資料管理

                        關于工程管理的標準、規定、法律等資料必須齊全;設計圖紙及文件、施工記錄、檢測結果、竣工驗收報告等應立項建檔;工程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的結果以及工程管理的各項檢查記錄資料也應當妥善保存;

                        3、工程設施管理

                        對小型水利工程設施,等級造冊,繪制工程分布圖分類進行排列,對重點工程實施掛牌,設專人重點管理,落實目標責任制,確保已有工程項目特別是重大型項目的設施管理安全;

                        4、經費管理

                        制定合理的工程維修養護費標準,根據受益面積和各地的具體情況,向受益者和收益單位征收一定的費用,用于工程維護;利用水利發展基金等形式對工程進行維修和養護;推行義務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單位的義務工。目前景德鎮市樂平部分鄉鎮成立了“理事會”,按照“誰建設、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用好經費,做好項目建成后期管理工作。

                        5、技術推廣和人才培養

                        gogo大胆全球裸xxxx_少妇被爽到高潮动态图_婷婷五月综合色中文字幕_腿打开一点我轻一点漫画

                            <p id="fvlvh"></p>
                              <form id="fvlvh"></form>

                                          <b id="fvlvh"><thead id="fvlvh"></thea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