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中國歷史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商朝的青銅器上鳳紋的形象不盡相同,在冠上就有多齒冠、長冠、花冠,分別代表了鳳紋在商朝的不同發展時期的特征。西周玉器上的鳳鳥紋,既繼承了商代青銅器上的鳥形,又改掉了商朝鳳紋的質拙寫實,朝著裝飾化,圖案化,藝術化,程式化的方向完成了根本性的轉變。西周人在思想得到空前解放的基礎上,對于藝術的追求也更加的別致。西周的雕刻著鳥紋的玉器,不僅起了美化生活,陶冶情操的作用,更加是西周人民思想,精神的一種寄托。春秋戰國時期,隨著陰陽五行思想的盛行,龍鳳這兩種分別代表陰陽的鳥獸大量地出現工藝美術作品中。鳳紋常常成對地出現在楚系青銅器中,有時兩種紋飾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到戰國中期,楚系青銅器上的鳳鳥紋進一步線性化、圖案化??v觀商代至戰國時期這一千多年青銅器鳳鳥紋飾的發展與變化,展現出一些階段風格與演變特征。這段時期的鳳紋由繁縟變簡潔,由具體變抽象,由靜止變躍動。秦漢時期鳳鳥紋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形態越來越多,并且在材料的運用、藝術的表現、技術的提高等各個方面都有了創新之處。秦瓦當鳳紋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具象寫實、現實直觀、靈活創新、整體平衡。秦鳳紋巧妙地與龍、虎、龜、蛇組合,造型上從過去的以線為主的造型手段逐漸發展成了形象的具體刻畫。所有的這些藝術特點使之成為開創具象鳳紋的始祖,其藝術創新與價值是后世無法比擬與超越的。漢代的鳳紋藝術較之前朝都有了跨越性的發展,他的形象更加豐富,線條越發流暢。漢代鳳紋的形象不再試靜止不動,不再是呆板煩人,而是運動著的,跳躍著的,給人的感覺積極向上,身心愉悅。漢代鳳紋被運用到了瓦當,畫像磚,石刻等多種地方,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魏、晉南北朝時期,鳳紋的造型上除了繼續沿襲漢代以來的風格外,線條的設計趨于粗獷,給人一種壯實之感。這個時期的鳳紋不僅僅是追求某一個局部的優美,而是從大局出發,關注的是整個圖案,裝飾性的圖案被廣泛地使用在了鳳紋的表現中。唐朝鳳紋的造型更加的具象化,與鳥的形象越發的接近,唐朝的鳳紋常常是成雙成對的出現,有著美好的寓意。唐朝的鳳紋可謂是集大成于一體,吸取了前幾個朝代鳳紋的發展,廣泛的使用了花卉的圖案,使得唐朝的鳳紋樣式顯得更加的雍容華貴。出土于西安大明宮的唐代金銀鳳紋圖,風鳥的造型精巧、細密,頭、冠、頸、軀、翅、尾、爪等精雕細琢。晚唐時期的紋樣更為精巧美觀。這種造型和富裕的物質文化生活密切相關,鳳形象已經被賦予了女性象征。宋元時期的鳳紋開始進入了一個規范化使用的時代,這是一個鳳紋流行的時期,鳳紋被廣泛運用在了婦女的頭飾,建筑物的裝飾,各類瓷器家具中。宋代裝飾藝術在觀念形態上偏重寓意,在其表現上都注重藝術性,賦予了吉慶如意的民俗思想愿望和氣息。例如,政和年間的“鳳穿牡丹”紋,就賦予了富貴吉祥的寓意。明清時期,是鳳紋的鼎盛發展時期,這一時期鳳紋的使用更加的豐富,各類建筑裝飾、家具、瓷器上都有鳳紋的身影出現,并且獨具特色。這一時期的鳳紋被人們看作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整體紋樣的表現上也更加的富麗堂皇。
2鳳紋象征意義的演變
鳳凰作為神鳥存在于古代的神話傳說中,最開始是東夷部落的圖騰。同時期黃河一帶的文明圖騰是龍,合并統一后龍鳳都成為中國的圖騰,被稱為“龍鳳呈祥”。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把鳳凰看作是吉祥的象征??鬃优R死時,曾哀嘆“:鳳鳥不至,河圖不出,吾已矣夫!”[4]秦漢時期鳳紋被賦予祥瑞、兆慶的象征意義,出現了“鸞鳥”“、朱雀”“、朱鳥”等多種命名。秦朝時期的鳳紋退去了神秘的主題,開始轉向對于現實美好生活的向往。魏晉南北朝的時代,因這一時期佛教的盛行,鳳紋也被帶上了宗教的意味。隋唐以后,鳳紋逐漸擺脫了宗教的背景,而開始成了皇室的專用圖案,代表了權利的象征。唐朝時期,武則天率先使用鳳紋作為了自己的象征,從此以后各個朝代,鳳紋都被作為皇權的象征保留使用了下來。
3結論
一、史料的收集
史料一般分為三種:實物史料、文字史料和口述史料。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史料的存在方式日益多樣化,利用網頁和視頻也成為收集史料的重要途徑。史料對于史學研究來說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收集了大量史料,才不致寫出空洞無物的文章。
首先,收集史料要做到詳細具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人類保存歷史意識的提高,當代資料的收集工作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比如可以通過廣泛閱讀及時積累史料,充分利用當前歷史學的各種網絡資源平臺,不斷豐富歷史知識,及時補充歷史史料。
其次,收集資料要有發現意識。對于眼前的史料,有人視而不見或者見而不識,那么蘊含其中的史料價值就無從發現。只有當史料中的歷史信息、歷史價值被充分發現,外顯的遺跡才能內化為史料證據。
最后,史料的收集要具有客觀性。研究者在收集史料時要秉持客觀性原則,廣泛收集資料,不能對不符合自己偏愛的資料不予采納,更不能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去裁剪歷史資料,無視歷史史料的全面性和論文寫作的客觀性。
二、史料的選擇與運用
對于歷史論文的寫作而言,史料的選擇與運用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史料的搜集和選擇上要注重史料的典型性和可信度,并將史料與科學的分析方法和歷史觀點相結合。
首先,史料的選擇要具有典型性。歷史的遺跡不計其數,面對浩瀚龐雜的歷史史料,要善于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史料進行比較與篩選,選擇最具典型性的史料去說明歷史問題,圍繞問題有的放矢地選取富有典型性的史料,增加歷史研究的真實性和說服力,使過去的歷史呈現時具有完整性與鮮活性。
其次,史料的選擇要具有可信度。在廣泛收集資料的工作完成之后,辨別史料的真偽就成為論文寫作的一大問題。史料的真偽直接決定著歷史論文的可信度,所以要選擇可信度高的史料作為論文寫作的材料加以運用。著名歷史學者戴逸曾說:“歷史研究必須以史料的收集、整理、排比、考證為基礎?!?nbsp;
最后,要注意將史料的運用與作者的歷史觀點相結合。論文的寫作不是歷史史料的簡單堆積,而是史料與觀點結合的成果。對于歷史論文的寫作而言,歷史史料縱然必不可少,但是如果沒有作者歷史觀點的解讀,那么整篇文章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唯有在深刻分析、研讀史料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發現歷史、認識歷史、反省歷史。
三、史料的解釋
歷史是一門具有解釋性的學科,歷史論文的寫作同樣離不開解釋。有時歷史解讀還必須借助合理的理論假設,這就決定了歷史解釋不可避免的會帶有主觀色彩。所以,對史料的解釋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在歷史史料的敘述和解釋過程中,研究者要做到努力排除自己內在的偏好和偏見,在歷史知識的呈現上努力做到全面、客觀,同時也要認識到自身存在的某些條件束縛,不讓其受到自身價值準則的影響,確保盡可能接近地反映歷史事實。
其次,歷史學家在研究過程中還要確立正確的歷史方向感。史料的收集與運用固然重要,但是歷史研究者也要意識到史料的作用在于提供一個臺階,以達到認識歷史的目的。對歷史的認識不僅在于認識歷史事實,還要在現有史料的基礎上不斷跨越,超越當前社會以及當前歷史所具有的局限性,將眼光投射到將來,因為歷史學家只有在將來才能找到歷史判斷的最后標準。
最后,要注意將歷史史料與史學理論相結合。日益豐富的歷史史料的發現需要科學的理論加以指導和分析,從史料本身出發,推導出新的歷史研究領域,同時,新的歷史史料的發現也促進了史學理論的創新,在史料分析與運用的過程中拓展出新的歷史問題與歷史領域,可以說歷史史料的擴充與歷史認識的深化是歷史研究中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推動了歷史學的發展。
總之,史料在歷史論文寫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史料的存在增加了還原歷史真實的可能性。但是,想要增加歷史事實的說服力,就必須增強史料的科學性及可信度,將史料的選擇、運用與科學的理論與分析相結合,使史料不斷得到發掘和充實,也使歷史認識得到不斷深化。
注釋:
[1]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2]戴逸,中國近現代史的研究如何深入[N],人民日報,1987
【參考文獻】
[1]齊世榮.史料五講[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2]王學典.史學引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3]李劍鳴.歷史學家的修養和技藝[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0
[4]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漢代史學家班固在討論當時各地的風俗時,定義“風俗”稱:“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系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好惡取舍,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故謂之俗?!盵1]這段話的大體意思是,由自然環境決定的人們的行為和屬性,稱為“風”;而由統治者的意愿或行為的影響而形成的習慣,則稱為“俗”。二者相加,就是風俗。班固對風俗的解釋含有很多科學合理的成分,但是顯然過分夸大了統治者在風俗形成中的作用。如果將統治者(君上)改換為社會環境,就能更科學地表述風俗的概念。即風俗是指人們在特定的自然環境和具體的社會條件下形成的群體性的生活習尚。
風俗是群體的產物。一個人從生到死,每時每刻都生活在社會風俗的包圍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風俗的支配。從特定的意義上來說,人自身就是風俗的產物,正是人們浸潤于其間而不自知的風俗,決定了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方式,并使不同時代和不同地區的人群相互區別開來。就普通民眾而言,他們大多也是從風俗的視角來認識不同的國家或民族的。如對于西方人來說,講到中國人,他們的第一反應很可能是筷子、茶葉和功夫;而日本民族的象征則是榻榻米、和服及櫻花;對于現代中國的兒童而言,肯德基、麥當勞、漢堡,就是意味著西方。在電視廣泛普及的現代,中國的普通民眾也是從肥碩飄逸,酥胸半露的服飾來認識唐朝,從馬蹄袖、紅頂子和旗袍來區別清朝的。風俗對于認識社會的重要意義于此可見。
從另一方面來說,不管風俗在社會生活中起了多么重要的作用,它畢竟是通過具體的人的思想或行為方式體現出來的,如果抽掉了具體的人,也就無所謂風俗了。人們在強調風俗綿延久長、無所不在的影響的同時,往往會忽略它的變動不居的特性,低估人在風俗的發展變化中的作用。與其他一切事物一樣,風俗也隨時處在變動之中。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有些風俗消亡了,有些風俗發展成了禮儀制度的一部分,而有些則一直在民間傳承不絕。雖然對不同風俗的發生、發展、消亡的原因的解釋還非常不充分,但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人在風俗面前并不是完全被動,無所作為的。中國古人從很早起就已認識到了這一點,如《詩經·關睢》“序”中就有“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的說法?!缎⒔洝分幸卜Q“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彼^“移風俗”或“移風易俗”,就是強調人與風俗的關系中人的能動作用,即摒棄那些妨害人們生活的陋俗,闡揚有利于人們心智的風俗,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發展。風俗史的研究一方面固然是為增進現代人對古代風俗的了解,除此之外,為移風易俗提供借鑒,應該也是風俗史研究的目的之一。
一、隋唐五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階段(公元581-960年),也是風俗史的一個重要轉折期。漢魏舊俗和北朝的胡俗在這一時期得到了進一步的消化和整合,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許多新的風俗,這些風俗對封建社會后期的社會風俗產生了重大影響,有些甚至歷宋、元、明、清,影響一直及于現代。就這一時期社會風俗自身而言,主要有以下幾個較為突出的方面。
⒈詩歌對社會風俗的浸潤和影響
唐代的詩歌不僅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也對這一時期的社會風俗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詩歌滲透了社會風俗的方方面面。
關鍵詞:熵理論快遞市場分析。
我國的現代快遞業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已成為一個利潤豐厚、潛力巨大的行業。近幾年國內快遞業每年以30%的增速發展,到目前為止我國物流市場的總規模已超過了200億元。伴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化和加入WTO物流市場的完全開放,中國郵政一家“獨霸天下”的國內快遞行業格局的打破,國外快遞企業大舉擴張,我國快遞業出現了國營、外貿、民營等經濟主體、多運輸方式相互競爭的市場格局。外國“列強”資金雄厚,硬條件優越,品牌優勢顯著,國營“巨頭”網絡完善,背景深厚;而民營快遞業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是這場競爭中的生力軍。由此可見,我國快遞行業市場的競爭是一個復雜的開放系統,包括了不同的活動主體和不同層面的競爭內容。所以用熵理論來進行分析,也許會給我們一些新的啟示。
一、熵理論綜述。
1.國內外研究綜述。
德國物理學家克勞修斯于1865年在《熱之唯動說》一書中首次定義了一個新的物理量———熵。這標志著熵概念的正式誕生,但此時的熵理論的研究還局限于熱力學領域。20世紀50年代隨著信息論在美國的出現,熵理論以“信息熵”的形式蔓延到非熱力學領域。經過麥克斯韋、波爾茲曼、杰尼斯、維納、普利高津等人的努力研究,熵的泛化應用迅速在經濟、城市規劃、決策分析、人工智能與哲學方面展開。1923年科學家普蘭克首次將“熵”引入中國,隨后我國涌現出了許多熵理論的研究學者,很多學者開始嘗試著把這概念用在管理學的研究中,也有很多學者將熵應用在企業的知識管理、品牌擴散和企業效益評價等領域中,但是將熵應用在競爭態勢和戰略分析中的并不多見。我們在前人研究基礎上,嘗試用熵理論來分析直國的快遞市場的競爭態勢。
2.熵思想概述。
熵是一個廣延量,是微觀態數大小,分子運動混亂程度的度量,這就是熵的統計意義,從通俗的意義上來理解,熵的含義就是一個系統的混亂程度。對于任何一個系統的熵都遵循以下原理:
(1)基熵原理;(2)熵增原理與最大熵原理;(3)測準原理。
二、基于基熵原理的市場競爭主體能力與分析。
任何系統都有個基熵,而每一個企業都有自己獨特的能力域。這里的能力域不僅僅是企業的業務領域和范圍,還包括一個企業未來的發展潛力和核心的競爭能力所在。由于每一類企業在發展歷程和能力的積累有所不同,因此每一個企業的核心業務領域有所不同。在這種快遞業重新洗牌的過程中,各種不同的競爭努力都在大舉攻城略地。根據它在經營能力和業務范圍上的不同,我們將它們劃分為不同的能力域。
1.現有市場主題的能力域。
在我國的快遞市場中,競爭主體有以下三類:外貿快遞企業、中國郵政和國內其他快遞企業。外貿快遞企業主要是以DHL,TNT,UPS,FEDXE四大巨頭為代表的跨國性快遞企業。部分是跟隨著他們的客戶來到中國,主要是將中國的貨物運往海外,并將海外的商品運抵中國。在中國境內現有的快遞企業中,中國郵政無論從歷史規模還是影響力方面都是當之無愧的龍頭。中國郵政在國內快遞中建立了318個城市快遞郵件的查詢和跟蹤系統,占有國內快遞業務的70%左右的市場份額,占據了絕對領先的地位。而在國際快遞市場上,中國郵政大概僅僅占據了22%的市場份額。不僅如此,在服務的質量和業務類型方面中國郵政主要承攬文件類和一般商品類快遞,而對于精細快遞和特殊要求的快遞大部分由外資企業來承攬。
在我國的快遞市場上,除了中國郵政之外,一些由傳統的運輸業或者全儲企業轉型而來的國有物流企業如中鐵快運、中外運還有民航快遞等也是值得關注的國有快遞企業。它們因為擁有巨大網絡優勢,在我國的區域快遞市場上也擁有很大的市場份額。但是這些快遞企業是從傳統的物流企業轉型而來的,所以在管理水平方面還有待加強。民營快遞每年的業務量以60%—120%的速度遞增,一大批中型民營快遞企業如東方萬幫、宅急送、申通、大田等都逐步發展壯大起來。目前我國從事快遞業的民營企業上萬家,從業人員已達百萬之眾,主要分布在以上海、廣州、深圳、北京為核心的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環渤海經濟圈,業務也主要集中在同城快遞領域。
2.快遞企業能力域分析。
這是兩個不同的主體的業務交叉領域,其中中國郵政和外資快遞企業的競爭主要發生在海外網絡的快遞競爭中,而民營企業通過價格的競爭在城際快遞中和中國郵政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中國快遞企業和外資企業的交叉業務領域相比較少,主要在國內的區域間的快遞業務。這部分是這三種市場主體都很關心和重視的領域,在高端的快遞業市場服務領域中,三家都不惜花費,奪取市場。
三、基于熵增原理和最大熵原理的市場競爭策略分析。
根據熵增原理和最大熵原理,要想保持物流市場競爭的有序和高效性,就要一方面通過在各自獨特的細分市場中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另一方面在交叉的細分市場中減少熵增,實現有序的、高效健康的市場發展模式。所以我們建議我國的快遞企業應當采取合縱連橫的市場策略。
四、基于測不準原則的快遞企業服務創新管理。
面對復雜多變、競爭激烈、發展迅速的市場環境,快遞企業求生存與發展,僅僅靠對現有業務的有效管理是遠遠不夠的,要想獲得長期的競爭優勢,實現持續健康的發展,必須牢牢抓住“服務創新”這根生命線。服務創新能夠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創造當期利潤,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培育企業的核心能力,從而贏得未來的競爭。
首先,要建立服務創新的企業文化。建立以客戶為導向的服務理念,能夠激發人員主動去探求和發現現有服務中的真空地帶和能夠改進的方向。
其次,要建立鼓勵創新的企業制度。無論任何一種創新總是要充滿風險的,同時創新就是一種對傳統的挑戰,總是要面臨很多阻力和困擾。所以需要從公司的制度層面對于勇于創新的人進行相應的保護和支持。
最后,要建立良好的組織結構促進創新的發生機率。組織結構是企業中人和人交往的基本框架,扁平化的、團隊式的工作方式更加能夠促進創新的發生。
隨著中國快遞業市場的不斷發展和成熟,市場中的競爭也變得日益激烈。通過在熵視角下對于我國快遞業市場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現有的市場競爭狀態下,我國的企業能夠通過合縱連橫和服務創新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突出重圍。
參考文獻:
[1]任亞飛。民營快遞業的發展及其戰略選擇[J]。中國儲運,2006,(4):79-81.
[2]紫營輝。中國快遞業高局:四方勢力利益博弈再度升級[J]。北方經濟,2006,(2):55.
[3]韋燈明??爝f爭霸戰[M]。東方出版社,2005:63.
一、行政認識論
建國以后,經過民主改革,所有國營企業也建立了與當時蘇聯體制相仿的管理體制。1953年開始執行第一個五年計劃以后,我國的國民經濟體制大體效仿前蘇聯,形成了對國營工業、基本建設、物資供應等部門的管理體制。論文百事通而我國的通過勞動立法及有關的勞動政策,形成在勞動、工資、保險、福利幾方面相互配套、高度集中統一的管理體制。這一階段對勞動關系的認識,基本停留在行政認識論的階段。
在這種體制下,勞動關系被當作一種依附于行政關系的社會關系來看待,在理論和實踐上對勞動關系和勞動行政關系往往不加區別,許多勞動法規對這兩種關系的調整也往往是融合在一起。雖然,以后我國開始實行市場經濟,但勞動關系行政認識論的影響依然存在,這種影響,造成了人們對勞動爭議的性質產生錯誤認識。例如,在勞動用工制度改革過程中,很多勞動者要求簽訂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希望通過這種合同,與用人單位建立穩定而長期的勞動關系。而事實上這種想法是計劃經濟體制下,固定工制度給人們留下的影響。又例如在勞動爭議處理過程中,人數眾多的團體性爭議,當事人往往更愿意直接通過行政部門來解決,而不是通過法律途徑。因為按他們的理解,這不是簡單的勞動爭議,而是國家對勞動者的就業分配問題。而這種對勞動爭議性質的錯誤認識,又導致對勞動爭議處理制度的錯誤認識。例如,有很長一段時間內,當事人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裁決不服,竟然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為被告,將其訴訟到行政庭作為行政案件處理。這顯然是把勞動爭議仲裁制度錯誤理解成行政制度的結果。
二、民法認識論
我國在八十年代初開始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路。市場經濟是自由經濟和平等經濟。與此相一致的是,注重平等、自愿原則的民法理論開始在我國得到重視。這一理論進而被用來調整各種社會關系,包括勞動關系。這一理論把每一勞動者都視為他自己的“勞動力”的所有者,作為平等主體,勞動者可以“自由地”把他的“勞動力”轉讓給任何一個雇傭他的人。這時就出現了所謂“自由”的勞動關系。很多民法學者主張將這種勞動關系視為民法的調整對象。
這種看法忽視了勞動力所有關系背后的資本增殖關系,在表面平等掩蓋下的事實上的不平等,因而具有局限性。持這種理論認識的學者往往將勞動爭議看作一般民事爭議,或者將勞動爭議與一般民事爭議相混淆。例如,勞動者在工作期間發生工傷,很多學者就認為應該以民法上的人身傷害賠償來追索用人單位的責任。而事實上,一旦將此案件作為人身傷害賠償案來處理,對勞動者并不公平。因為,在人身傷害賠償案件中,執行過錯責任,也就是用人單位有過錯才承擔責任。而事實上很多工傷案件,用人單位是沒有過錯責任的,過錯往往在勞動者一方。如果用民法理論,將此案件視為一般民事案件,而不是勞動爭議案件,勞動者的權益很難得到“平等”的保護。
正是這種民法認識論的影響,導致我國的勞動爭議處理制度采用了民事訴訟制度。而且,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許多制度沿襲了民事訴訟制度,導致勞動者在看似平等的訴訟制度下,得不到真正的保護。例如,舉證責任,民事訴訟案件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處理民事案件,法院主動調查的職能極其有限。而勞動爭議案件中,這一原則被機械地套用,導致在勞動關系中處于被管理一方的勞動者無法提供證據,同時,法院又不主動調查取證。這種結果顯然是對民法原則適用勞動爭議案件的一種否定。
三、社會法論
社會法是國家為保障社會福利和國民經濟正常發展,通過加強對社會生活干預而產生的一種立法。公法一般以國家利益為本位;私法以個人利益為本位;社會法以社會利益為本位。而勞動法就是一種社會法,兼有公法和私法的性質。
一般意義上,關于勞動關系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說,勞動關系是人們在勞動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從法律研究的角度,這一定義并沒有揭示勞動法學所要研究對象的特點,與“經濟學”上對勞動關系的定義差別不大。從狹義上說,勞動關系是勞動者與勞動力使用者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社會關系。這一定義從勞動法學研究的角度,揭示了所要研究的勞動關系的主體為勞動者、勞動力使用者,勞動關系的性質為社會關系,而且是勞動過程中的社會關系。這就排除了很多勞動過程以外的許多勞動行政關系和社會保障關系。而從社會法的角度,我們將進一步分析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在勞動關系中的地位,以及勞動關系的主要特征。
(1) 勞動者與生產資料所有者在勞動關系中的地位。
根據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理論,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根本的決定因素。而生產力是在勞動過程中形成的,是勞動者憑借勞動資料作用于勞動對象時發生的生產物質資料的能力。因此,勞動對象、勞動資料和勞動者構成生產力的基本三要素。在這三要素中,勞動者是主導因素,因為勞動者是最活躍的能動的要素,物的因素(包括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歸根到底要為人所用,而且物的作用的發揮取決于人的勞動技能及其勞動過程中的發揮程度。因此勞動者是生產力的主導因素。但是,在現代社會,勞動者往往不是勞動資料的所有者。勞動資料通常為企業、事業等用人單位所掌握。這時,勞動者與勞動資料的結合不是直接的,而是間接的,必須通過生產資料所有者才能實現。
在目前階段,對于勞動者而言,勞動仍然是謀生的手段,而不是可有可無的活動。因此勞動者只能通過與生產資料相結合,以獲得生活的條件。而對于生產資料的所有者,其不存在謀生的問題,而存在獲利與否的問題。因此兩者從一開始,就存在著地位上的差別,可以說這種差別是先天的,同時又是滲透在勞動關系的每一個方面。其次,這種不平等的地位決定了勞動者依附于生產資料所有者,而不是生產資料所有者依附于勞動者;第三,這也決定了勞動力依附于生產資料和勞動對象,而不是生產資料和勞動對象依附于勞動力。
(2)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在勞動關系中的不同地位決定了勞動關系的主要特征
勞動者為了謀生,將自己所有的勞動力與生產資料所有者進行商品交換,這種交換應具有商品經濟的共性,即平等性。但由于在勞動關系中的地位差異,又決定了這種交換過程具有隸屬性。這種商品交換使勞動者一方獲得了賴以生存的物質條件,因此具有財產性。但同時,這種商品交換過程,是勞動者的活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的過程,應此具有人身性。
a、 勞動關系兼有平等關系和隸屬關系的特征
在實行市場經濟的國家,勞動者作為自身勞動力的所有者,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所滿意的用人單位。而用人單位在選擇應聘者時,也可不受干預的作出選擇。因此,從這一角度看,雙方是平等的。但這種平等是相對的。從總體上,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在經濟利益上是不平等的。但作為個體的勞動者,盡管其在經濟利益上弱于用人單位,但由于用人單位的數量很多,因此他可以選擇一個相對平等的用人單位。因此,這種平等性是在總體上的不平等而給予的部分的平等,或者說是受限制的平等。
正是因為這種平等是有限制的,而要勞動者正真要享受到這種有限的平等,還需具備一定的外部條件。而在勞動關系中,如果所有的用人單位達成一致,以非??劭说拇鲋Ц秳趧诱?,則無論勞動者作出何種選擇,其結果顯然是不公平的。而用人單位是否有可能達成如此廣泛的一致呢?歷史與現實均證明,這是可能的。由于用人單位追求的是利潤最大化,而給予勞動者的待遇越低則越能實現這一目標。于是,用人單位在市場經濟中很容易達成這種默契。這種情況,類似于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的平等選擇權。商家與消費者在地位上是天然不平等的,如果任由雙方采取貌似平等的方式進行交易,則商家為了獲取利益,必然會出現標準合同、除外責任等損害消費者的做法。因此,為了保證勞動者有限的平等,國家必須以法律的形式予以干預,以確保任何用人單位提供的條件不低于勞動者的生活底限,以此確保勞動者選擇就業時的相對公平。
勞動關系的平等性,一般只體現在勞動關系建立前;而且這種平等性具有觸發性,即一旦勞動關系正式建立,勞動關系的平等性即為隸屬性所替代。當然,這種替代是一個量變的過程。以勞動合同的簽訂為例,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可以對勞動條件和勞動合同中的權利、義務進行商榷,這一過程主要體現了勞動關系的平等性,但也存在一定的隸屬關系(這是由雙方的經濟差別所決定的。)當勞動合同簽訂的一瞬間,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轉變為隸屬性為主,平等性為輔。勞動者必須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成為被管理者。
商品經濟是一個社會化大生產的經濟。個體的勞動力歸用人單位所支配,以使他的勞動力現實地成為集體勞動要素的一個組成部分。由于勞動力與勞動者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用人單位成為勞動力地支配者,也就成為勞動者的管理者。這種隸屬性體現在多個方面。在生產過程中,個體勞動者作為整個用人單位地一部分,必須服從于用人單位的生產需要;在分配過程中,個體勞動者必須依賴于用人單位整體的分配制度,而不能自行決定。只要勞動者還是用人單位的一員,則這種隸屬性就會保持下去,直至勞動者脫離用人單位,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但勞動者隨即又會尋找新的用人單位。如此反復,因此勞動者是不斷地由勞動關系地平等性走向隸屬性,再由隸屬性走向平等性,不斷循環。在這個循環中必須保持其連續性,這是勞動關系的重要特點。任一環節的中斷,對勞動者均會產生損害。
b、 勞動關系兼有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性質
人身關系是基于一定的人格和身份而產生的,體現的是人精神和道德上的利益。它包括人格關系和身份關系。從權利角度,與人身關系相聯系的是人身權,它分為身份權和人格權。人格權是主體依法固有的,以人格利益為客體的,為維護主體的獨立人格所必備的權利。它一般包括姓名權、名譽權、隱私權、權等。身份權是指一定主體依一定的行為或身份關系所產生的權利,如親權、配偶權等。
勞動關系就其本來意義說是人身關系。勞動力的消耗過程也是勞動者生存的實現過程,這種勞動力消耗過程與勞動者生存過程的高度統一是勞動關系的重要特征。勞動者在勞動關系中的權利既包括勞動者的人格權也包括身份權。前者以勞動者的“工傷保護”和“勞動保護”為代表,一旦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身體健康受到損害,勞動者可以從保護人格權的角度進行維權。后者以勞動者的“用工手續”及“勞動手冊”為代表,一旦勞動者的錄用或退工手續未被及時辦理,勞動者即可以維護身份權為理由來主張自己的權利。
一、對公私范疇的早期認知
在中國倫理學史上,倫理學家為解決人們獲取公共資源以滿足自身需求——這一活動是在個體與群體關系中進行的——時產生的價值沖突,提出了“公”和“私”的道德范疇。從對這兩個范疇的認識過程可知,古代倫理學家對公私概念進行的語義界說是完全不同的,在每個時代也對其中包含的不同問題有所側重。
在先秦到兩漢階段,先是作為對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公與私兩種價值現象的認知,主張公與私要分明,不相混淆?!蹲髠鳌钒Ч?年記載春秋時人說:“私仇不及公……義之經也?!睗h代的《淮南子·修務訓》說:“私志不得入于公道?!薄傲x”和“公道”就是社會正義,是道德所確立的公共標準。這一區分必然伴隨著將個體從公共生活中區分出來,視作一種獨立的和具相對性的道德存在;而公共生活也必有一種作為實體支撐的存在,即國家的存在。國家通過確立公共的道德標準,讓人們對共有的公共資源進行選擇,以滿足個人欲求。國家對公共資源確立公共的選擇標準,就是對公共資源賦予公共價值,而個人在選擇公共資源的過程中也會隨之產生出一定的價值立場。由此,人們從對公私現象的認知,過渡到以公私范疇為兩種選擇公共資源時的價值立場。
就公私兩個范疇的現象與價值詮釋,韓非、許慎從語義學上對它們進行了說明?!俄n非子·五蠹篇》說:“古者,蒼頡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私,背私之謂公。公私之相背也,乃蒼頡固以知之矣。今以為同利者,不察之患也?!表n非看到了公私范疇從現實的共有的公共資源分配上說,公私之辨意謂公與私是相對立的,表達了人們在現實道德生活中對待生活資源享有上存在著的沖突。從名與實上區分,韓非明確指出了這一沖突的起因皆由于不同個人之間存在著欲求相異的事實。漢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中采用了韓非的界說。在界說“私”字的語義時說:“厶,奸袤也。韓非曰:‘蒼頡作字,自營為厶’?!睋毡緦W者溝口雄三的解釋,私是自利或利己的行為。在界說“公”字的語義時說:“公,平分也。從八厶,八猶背也。韓非曰:‘背厶為公’?!惫枪?、公義、公道的概念[1]。這類解釋表明,公私范疇是個人在處理生活資源時所持有的不同道德態度。私是個人以自我為中心來處理公共生活中的個人欲求,因之韓非所說的“自環”和“自營”都是個人以自我為中心的選擇立場。后來人們所說的“自私”就是由解說而來的。與私相對、相背的公,就是平均分配共有的公共資源、公平地對待公共生活中的個人欲求。公就是在整體的共有資源分配結構中充分地考慮每一個人的權利。重要的一點是,韓非發現了國家確立的整體的共有資源分配結構是作為與個人欲求至上論者相對的一種“公”,他謂之“社稷之利”。韓非說:“其言古者,為設詐稱借于外力以成其私,而遣社稷之利?!保ā俄n非子·五蠹篇》)
在明晰了公共資源分配上的公義和私欲兩種不同的價值取向之后,思想家們開始區分公義與私欲孰先孰后、孰主孰從的問題。早期思想家大多主張以公勝私。戰國末的荀子明確提出:“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此言君子之能以公義勝私欲也?!保ā盾髯印ば奚砥罚┲鲝堊鋈?、為官要懂得將公共道德和私人欲求分開,并以公共要求克制私人欲求,將公共要求擺在首位,將個人的私欲擺在次要位置。荀子將從事公職并能做到這一點的人稱為“公士”,指出:“不下比以闇上,不上同以疾下,分事于中,不以私害之,若是則可謂公士矣?!保ā盾髯印げ黄垺罚╉n非主張道德立法者要明公和滅私。他說:“明君使人無私,以詐而貪者禁;力盡于事歸利于上者,必聞,聞者必賞;污穢為私者,必知,知者必誅?!保ā俄n非子·難三篇》)他的這一主張和商軮的主張相近?!渡叹龝ば迿唷氛f:“先王知自議譽私之不可任也,故立法明分,中程者賞之,毀公者誅之?!彼f的明分,其實就是指的“社稷之利”。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將共有的公共資源推高到“國家利益”,或者說國家利益高于個人對公共資源的個體欲求。
此外,早期的公私之辨還由社會領域引入到政治領域,認為是君王與臣僚所必備的處理公與私問題的政治德行。古人分別從君王和臣僚兩個政治主體的角度來解釋“公”。對于君王而言,漢代學者劉向在《說苑·至公篇》中解釋說:“《書經》曰:‘不偏不黨,王道蕩蕩?!灾凉?。古有行大公者,帝堯是也。貴為天子,富有天下,得舜而傳之,不私于其子孫也……此蓋人君之公也。夫以公與天下,其德大矣?!睗h王符《潛夫論·忠貴》說:“明王不敢以私愛,忠臣不敢以誣能。夫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偷天官以私己乎!”對于臣僚而言,公就是主持公道,忠于職事,不以權力謀取個人私欲的滿足?!蹲髠鳌烦晒?年記載范文子說:“無私,忠也?!庇帧蹲髠鳌废骞?年載:“相三君矣,而無私積,可不謂忠乎?”漢劉向《說苑·至公篇》說:“彼人臣之公,治官事則不營私家,在公門則不言(自己的)貨利,當公法則不阿親戚……忠于事君,仁以利下?!睂⒐街嬉胝晤I域,成為所有從政者處理公私利益必備的政治價值和基本操守,這是古代社會的一次重大的思想進步。
二、 宋明理學與明清實學中的公私之辨
在宋明理學中,公私之辨衍變成為普通人需要加以識辨的兩種社會基本道德價值,公私之辨被視為道德修身的“成圣”的重要入門功夫。
為了揭示了公私兩促現象和價值的起源,宋明理學家引入了人性善惡的理論。認為公私源于人的天然本性,是包含在道德中的人性因素①。程頤說:“大抵人有身,便有自私之理?!保ā哆z書·卷三》)但是,人不能直接地運用得自于自然本性而又沒有經歷社會道德化的私心,來選取個人所需的公共資源。這是因為,“以私己為心者,枉道拂理,謟曲邪佞,無所不至,不仁孰甚焉?!保ā洞庋浴肪矶┏填U舉例說,人們處理一件事情,當他以自然的本心去做,這便是私;而以道德化之后、使自身具有了道德性時再來處理此一事體,這便是公了。二程指出:“父子之愛本是公,才著些心做,便是私也?!保ā哆z書》卷十八)“雖公天下事,若用私意為之,便是私?!保ā哆z書》卷五)因此,在個人行為中只要按照社會道德標準行事的便是公,沒有按照社會道德標準行事的便是私?;蛘哒f,只有通過克制自身私心、私欲的自然欲求,使之達到了道德的標準,這才是公的行為?!翱思簞t私心去,自然能復禮?!保ā哆z書》卷二)禮,就是社會道德標準。關學的代表人物張載強調自我克制在公私轉化中的作用。他說:“克己要當以理義戰退私己。蓋理乃天德,克己者必有剛強壯健之德乃勝己?!保ā稒M渠易說·下經》)這種勝己,是對自我欲求、欲念能夠完全實現自我控制,這完全來自于道德化后獲得的對公的全面認同。只有克己,才使人達到了心無私系的境界。張載說:“圣人無私無我,故功高天下,而無一介累于其心?!保ā缎岳硎斑z》)“心無私系,故能動必擇義,善與人同者也?!保ā墩伞び兴尽罚┛朔怂接娜?,才能做到依“公”而行。
宋明理學家認為,公私范疇里包含了對仁愛美德的崇高道德追求。程頤說:“仁之道,要之只消道一公字,公即是仁之理。不可將公便喚做仁,而以人體之,故為仁?!保ā兑链▽W案·語錄》)私,作為心性的原初始基,在經歷了不懈的道德修養之后,使心性發生了變化,原初始基在新的被提升了的心性中為道德所制約和主宰。私雖然一直存在著,但它終乎不能有所活動。換言之,作為道德來制約和主宰私欲的,便是仁、理。受到仁、理制約和主宰的私,已經將自然性提升為社會性,從而轉化為“公”。程頤認為,“公則一,私則萬殊。至當歸一,精義無二。人心不同如面,正是私心?!保ā兑链▽W案·語錄》)二程后學朱熹具體論證了經公私而達到仁的問題。他說:“公不可謂之仁,但公而無私,便是仁?!保ā痘尬虒W案·語要》)說明了公私與仁的相互規定的特征,“謂之無私欲然后仁則可,謂無私欲便是仁,則不可。蓋惟無私欲而后仁始見,如之所壅底而后水方行?!庇终f:“無私是仁之前事,與天地萬物為一體(廓然大公——引者),是仁之后事。惟無私然后仁,惟仁然后與天地萬物一體?!保ā吨熳诱Z錄》)理學家用前后來定義私和公,論證了公私范疇相轉化的原理,說明了兩種道德范疇已經演變為普通人以社會道德規范來對公共資源進行公共選擇的價值立場,并且特別看重了以社會道德標準來制約個人私欲這一點。
那么,在宋明理學中,公私范疇相轉化的原理是如何通過個人發展過程來最終得以實現的呢?在宋明理學家看來,公私之辨是每個人通過道德修身而“成圣”、成長為君子的重要入門功夫。在他們看來,私作為心性的原初始基,正是自私才阻礙了天人合體、物我合一。只有經過心性的社會道德化(“成圣”)的修身過程之后,這一原初始基受到外在的道德制約和主宰時,才能成為一個道德的人。對此,心性學家陸象山說:“凡欲為學,當先識義利、公私之辨?!保ā断笊綄W案·語錄》)程顥在《定性書》中說:“故君子之學,莫若廓然大公,物來而順應……人之情,各有所蔽,故不能適道也。大率患在于自私而用智?!保ā睹鞯缹W案》)宋明理學家們所說的“成圣”和“君子之學”,就是個人的道德化,也即人從自然人過渡到社會人、道德人。道德人具有道德價值理念,依照國家確定的道德規范來行動,以此來有限制地滿足個人欲求,不使之無限膨脹。
與宋明理學過分遏制個人私欲的理學不同,明清實學家論證了個人的“私”中存在的自然欲求的合理性。在理家和心學家的學說中,心是指心體,是人的理性本體;而誠,則是表達心體具備道德性的規范。明清實學家認為,個人具合理性的自然欲求正是“公”的基礎,只有合理地追求自然欲求的人,才會做事用心;有私的人,才能通過誠而達到公。明末思想家李贄說:“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見;若無私,則無心矣?!保ā恫貢さ聵I儒臣后論》)明代儒家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原君》中說,“有生之初,人各有私也?!背姓J個人私欲來自天然的合理性質。清儒程瑤田說:人“如其不私,則所謂公者必不出于其心之誠。然不誠,則私焉而已?!保ā肚迦鍖W案·讓堂學案》)明清實學認為,作為理性本體的心體,和作為道德化之后形成的誠的道德心體,都是在承認人的自然性基礎上才形成的道德本體,它們是按照道德的“公”來進行價值選擇的主體活動的根基。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鳖櫻孜洹度罩洝肪砣f:“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大公?!边@就從另一學理高度克服了宋明理學中忽視人的自然性地位的學理缺陷,以承認人的自然性為出發點重新論證了公私之辨問題。
明清實學家尖銳批判了作為政治德行的公私之辨中出現的部分君王和臣僚假公濟私的問題。在長期的政治歷史中的確出現了戰國法家擔憂的情況,即部分君王和臣僚假公濟私,從公共資源的分配者身份暗中轉換為被分配者,“公”成為掩蓋君王和臣僚無限膨脹私欲的外衣,具有了虛偽性和欺騙性。黃宗羲批判了“朕即國家”的觀念。在《明夷待訪錄·原君》中說,“豈天下之大,于兆人萬姓之中,獨私其一人一姓乎!”一人(君王)的大私由政治權力轉化為“大公”,即“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大公”,這種公的虛假現象的出現表明了政治制度在公共資源分配結構上的缺陷。王夫之則進一步區分了天下之公與一姓之私的公私轉換邏輯,認為“一姓之興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保ā蹲x通覽論》卷十七)又說:“秦之所以獲罪于萬世者,私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孫以長存,又豈天下之大公哉!”(《讀通覽論》卷一)在他看來,共有三種大私與大公相轉換的形態,“有一人之正義,有一時之大義,有古今之通義,輕重之衡,公私之辨,三者不可不察。以一人之義,視一時之大義,而一人之義私矣;以一時之義,視古今之通義,而一時之義私矣;公者重,私者輕矣?!保ā蹲x通覽論》卷十四)在政治領域出現的以一人之大私假冒為大公,是公私之辨中應該加以明辨的。
三、 公私之辨的理論含義及其現代意義
中國古代倫理學家對于公私范疇的研究,揭示出當時人們應該如何正確看待公共資源與滿足個人需求之間所有的兩種沖突現象與價值立場,是社會價值問題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綜合言之,古代倫理學家對于公私范疇的考察研究,其重要成果可歸納為以下三個內容。
1.公私之辨的本質,是如何看待公共資源與個人欲求的問題。在這一問題上,存在著兩種不同且對立的個人的價值立場。一種是個人以個人的立場為主來看待共有資源,這是一種“私己”的——即現代所稱之為“自私”的立場——這一以私己為中心而不顧及他人的同等權利的立場是不道德的。但是,古代倫理學家也承認,在這種源自于個人自然需求的“私欲”中也有合理的成分,它們需要得到滿足。只不過這種私欲需要建立在公共道德的基礎之上才是合理的。另一種是個人以社會的立場來對待共有資源,這被稱為“公”、“天理”等。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立場的揭示,對于我們今天科學地、合乎道德地認知同類問題仍然是有價值的。
2.對真正具現代意義的公私之辨,其重要落腳點或其基本觀點是,公是私的實現的前提。為此,個人要懂得并積極尋求公私關系人性化的公私統一。也即在面對共有的公共資源時,個人能夠理性地、科學地認識到個人需求的滿足要能夠與社會公共規則相吻合。既能夠合理地滿足個人需求,同時也不傷害他人所享有的同等權利。拋開公私之辨中關于“君德”“臣德”的政治德行的討論,僅從個人道德的領域來看,公與私成為衡量人性善惡的基本道德標準,同時也是判斷公共資源選擇上存在價值沖突孰是孰非的道德標準。
3.公共資源的社會屬性是決定公私之辨性質的先決條件。這意味著,社會制度對于解決公共資源與個人欲求兩者關系具有決定性意義。也就是說,公與私問題的性質是由社會制度的性質來決定的?!抖Y記·禮運篇》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蓖砬逅枷爰铱涤袨樵诜治龉絾栴}時,認識到了社會制度是人們產生公私觀念的客觀根源,認為在公有制社會中人們所面對的公私問題將獲得某種統一。他說:“凡農工商之業,必歸之公,舉天下田地皆為公有,人無得私有而私買賣之……一切出于公政府,絕無競爭,性根皆平?!保ā洞笸瑫罚┧f的“公政府”,是一種與一人一家之“私政府”的性質完全不同的國家?!胺蛱煜聡艺?,為天下國家之人公共同有之器,非一人一家所得私有?!保ā抖Y運注》)這一理論的出現,意味著我們所討論的公私之辨自古代到現代,都是私有制之下才會發生的問題。只有保證分配制度是公平的,才能使得個人都能秉持共同認可的觀念和行為模式,由此保證個人行為的公平性質,摒棄只關注一己私利而否定他人同享權利的利己主義。這就是說,如果在私有制國家的先決條件下,選取另一種完全與之不同的公有制國家的先決條件來反觀和反思,那么必定會出現一種完全新型的公私觀念和公私關系。
這一見解對于我們今天探討公私問題仍然具有理論價值。從道德角度看,所謂“私”,即個體的道德就成了“私德”;而所謂“公”,即社會的道德就成了“公德”。實際上,這一見解和劃分也正好出現在康有為的學生、近代思想家梁啟超的道德理論中。他說:“為我也,利己也,私也,中國古人以為惡德者也。是果惡德乎?曰:惡,是何言?天下之道德、法律未有不自利而立者也?!?。(《十種德性相反相成義》)他反對的是那種“妨公益以牟私利”的“利己”,而對于從“群己相推之理”出發的“知有愛他之利己”則大加提倡。他說:“善能利己者,必先利其群,而后之利亦從而進焉。以一家論,則我之家興,我必蒙其福;我之家衰,我必受其禍。以一國論,則國之強也,生長于其國者罔不強;國之亡也,生于其國者罔不亡。故真能愛己者,不得不推此心以愛家、愛國,不得不推此心以愛家人、愛國人?!保ā妒N德性相反相成義》)在此,“私”與“公”得到統一。他所說的私德和公德,是相統一的。他說:“道德之本體,一而已。但其發表于外,則公私之名立焉。人人獨善其身者,謂之私德;人人相善其則者,謂之公德,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無私德則不能立,合無數卑污、虛偽、殘忍、愚懦之人,無以為國也;無公德則不團,雖有無量數束身自好、廉謹、良愿之人,仍無以為國也?!盵2]梁啟超所說的公德與私德的內容雖可再討論,但其所論證的公私相統一在道德邏輯上是說得通的。公私之辨演化為人的兩種重要的和基本的道德要求,這對于確立現代國家道德體系是有重要參考價值的。
一、認清題型
議論文又叫說理文,它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作者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辨是非等方法,來確定其觀點正確或錯誤,樹立或否定某種主張。議論文應該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語言精練、論證合理、有嚴密的邏輯性。歷史小論文正是議論文中的一種。
歷史小論文題是近幾年高考,特別是新課改之后出現頻率很高的題型之一。高考中的歷史小論文一般是通過對某段給定的材料談談個人的觀點看法,從而考查學生論由史出、史論結合的批判、分析能力,體現了歷史新課程改革后的教學導向。當然,它的命題特點也是以自主研究性學習為方向,以論由史出、史論結合為答題的原則,以開放性的答題形式,對學生的歷史能力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考查。歷史小論文一般沒有標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自由作答。
自從2001年在上海高考歷史試卷中首次出現小論文題型之后,其有效考查學生歷史學科素養、“以考促教”、促進自主學習、引領教學改革、助推課程改革及其保持試題必要的區分度等考查功能的優勢逐漸更多地被考試命題者所認同,并逐步成為越來越多省份歷史高考試題的必選題型。然而,對于該題型,學生們的答題卻總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既有思想認識的不夠重視,更有對該類題型缺乏應有的理性分析而導致針對性復習舉措的無力、低效使然。為攻克這一復習難題,我認為歷史教師必須客觀審視小論文題型的考查意義及其命題特點與規律,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解題方法。
二、日常訓練
在歷年高考試卷中,歷史小論文題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史論題,要求考生論證說明某一歷史觀點,另一種是史料題,要求考生從給出的史料中提煉文章的主題,自擬題目,撰寫論文。正常來說,歷史小論文的寫作水平可以反映出學生歷史基本素養和綜合能力的水平,與大學歷史專業課考試題型接近,對高中學生而言,具有較高的挑戰度。
歷史小論文寫作既要符合寫“論文”的正常要求,又要體現“歷史”的固有特點。所謂“正常要求”,就是要具備小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和論證。所謂“歷史特點”,即要言必有據、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做到觀點與材料的統一。論點要尊重史實,它是對歷史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后得出的判斷;論據要務實求真,要選擇能證明論點的典型史料;論證就是運用論據來說明論點的過程。
在日常歷史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小論文的寫作,就像語文作文的寫作一樣,把它當成長期性的一個學習任務來完成,讓學生熟悉這一題型,在規范化的訓練之后,能夠有效運用所學習的知識進行分析評價,中肯地表達個人的觀點。
教學生寫歷史論文,要讓學生能透過歷史事物的現象看到歷史人物或者事物的本質。比如評價秦始皇,我會首先讓學生思考、討論這幾個問題:有人評價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北筑長城,南鑿靈渠,統一貨幣和度量衡,“書同文,車同軌”,所以,秦始皇對中國的歷史發展功勞蓋世,你贊同這種觀點嗎?同時,陜西西安出土的“秦始皇兵馬俑”舉世聞名,你怎么看待這一浩大工程?為什么秦王嬴政自稱“始皇帝”?大秦帝國到了二世就亡國了,他的目的為什么沒有實現……由上述問題,你怎樣評價秦始皇這個人?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分析使學生懂得這樣的道理:歷史發展自有其所屬的客觀規律,秦始皇滅六國是歷史發展的大勢所趨。這樣,學生寫起論文來就會觀點明確,有理有據。
三、解題技巧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本院手術室行擇期手術患者150例,按隨機數字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5例。觀察組男41例,女34例;年齡19~76歲,平均年齡42.5歲;普外科手術30例,骨科手術18例,泌尿外科手術15例,婦產科手術12例;文化程度:小學及文盲16例,初中及高中39例,大專以上20例;麻醉方式:復合麻醉12例,全身麻醉47例,局部麻醉16例。對照組男40例,女35例;年齡18~75歲,平均年齡41.5歲;普外科手術33例,骨科手術17例,泌尿外科手術12例,婦產科手術13例;文化程度:小學及文盲13例,初中及高中36例,大專以上26例;麻醉方式:復合麻醉10例,全身麻醉46例,局部麻醉1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根據醫囑在術前對該組患者進行全面常規檢查,并對其的皮膚進行清潔使其達到手術要求。核對患者的診斷資料以及病歷,并將手術所需的用品提前準備好,并核對手術名稱和個人信息。進入手術室后協助麻醉師擺好麻醉,麻醉前密切觀察患者的體征變化,術中配合醫師進行相關操作,術后注意患者保暖、清潔皮膚,并將患者送回病房,協助擺放麻醉后等。觀察組則采用循證護理方法進行每例手術護理,具體方法:①術前對患者的手術預定程序及細節和患者的基本情況分別進行評估,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精神狀態等情況,提出護理問題,獲得最佳循證支持后,結合護理人員的臨床護理經驗和患者的護理需求制定出護理干預具體方案,力求以最佳的護理細節和銜接處理方式進行護理。同時對患者的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評估和疏導,以利患者能較好地配合治療。②術中護理則重點了解患者是否感覺舒適以及患者心理焦慮情況,及時予以護理干預,尤其是麻醉后應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了解患者的應激反應。同時應保持手術室的溫度及濕度,術中應避免身體過度暴露,防止體溫過度降低和寒顫等并發癥的發生?;颊咔逍押髴皶r與其溝通,告知手術效果,并根據患者的不良感受予以護理干預處理。③術后護理宜了解患者的心理、飲食、大小便和傷口疼痛及感染的情況,并予以處理。同時進行健康教育指導,促進患者康復。
1.3觀察項目及評分方法
觀察兩組患者的癥狀自評量表評分(SCL-90)、護理質量、患者滿意度、并發癥發生率。使用SCL-90量表對兩組患者手術前后恐懼、焦慮和抑郁3種不良情緒的嚴重程度進行單獨評估,以2分為是否有在此項不良情緒的分解分值,<2分說明患者無此不良情緒,>2分提示存在此不良情緒。護理質量的評估主要由參與手術的人員進行綜合評估,其評估指標包括手術是否順利、配合程度、患者術前、術中及術后護理效果,評估結果以優秀、一般及較差進行統計?;颊邼M意度采用自行設計調查問卷進行調查,滿分100分,80分以上表示滿意。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進行統計,包括感染、出血及其他等。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手術前后SCL-90量表評分比較
顯示兩組患者術前恐懼、焦慮、抑郁SCL-90量表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觀察組SCL-90量表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患者護理質量、患者滿意度、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手術室是治療外科疾病和搶救危重患者的主要場所,而現代手術室的護理工作不僅是簡單地配合手術醫師,還應以患者為中心,關注患者心理、生理的舒適度,減少心理刺激對患者的神經和內分泌等系統產生直接的影響。由于手術作為一種強應激源,極易導致患者產生影響機體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的應激反應,其中以焦慮情緒為主要代表的心理應激反應,不利于手術及麻醉的正常進行及患者的康復。同時由于患者對自身病情和手術治療缺乏認識,在這種情況下更容易產生程度不同的恐懼、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從而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和增加術后感染的風險。針對這些反應,人們試圖從加強手術室護理來緩解這些不良狀態,但不同的護理模式的效果卻不盡相同。傳統的護理方法多來自臨床護理經驗和邏輯推理,缺乏科學的隨機對照研究支持。而循證護理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應運而生,由于它作為一種新的護理模式,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各科室且已取得良好效果。已有諸多報道循證護理運用于手術室護理可有效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提高護理質量。認為循證護理應用于手術患者可有效緩解其不良情緒、提高護理質量、患者滿意度、工作效率,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本組將循證護理融合到手術室護理中,重點抓好術前、術中、術后各環節的護理,并與常規護理進行對照,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后SCL-90量表評分低于對照組,護理質量的優秀率達88.0%,患者滿意度達100.0%,明顯高于對照組,而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9.3%。提示循證護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護理效果,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與上述文獻報道相一致。通過本組病例的循證護理實踐,認為以下幾方面有利于提高循證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效果:①加強護理人員循證護理知識和業務素質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循證護理意識;②循證問題的提出要以現有最新、最可靠的醫學理論為基礎,并結合患者基本情況,提出護理決策和措施;③實施循證護理過程中應結合臨床護理經驗和手術患者個體情況,提出最佳護理方法,制訂護理計劃,并應用于循證護理中。
4結語
一、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管理中應用情況
(一) 成本性態分析
所謂成本性態,就是將成本按其同業務量的相互關系,進行適當的分類。按成本性態可將成本劃分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和混合成本。成本性態分析可以滿足兩個方面的需要:一是成本控制需要;二是計劃編制工作需要。進行成本性態分析,有助于企業從數量上具體掌握成本與業務量之間的規律性聯系,為充分挖掘內部潛力、實現最優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提供有價值的資料。
(二)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是在成本性態分析和變動成本計算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展開的一種分析方法。本量利分析,全稱為:成本—業務量—利潤分析,是研究企業內的成本、業務量和利潤三者之間變量關系的一種數學分析方法。它是建立在成本性態分析的基礎上,以數學化的會計模型與圖示,來揭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銷售量、單價、銷售額、利潤等變量之間的內在規律聯系,為會計預測、決策和規劃提供必要的財務信息的一種定量分析方法。
本量利分析是管理會計中一項重要分析法,其對于正確進行決策分析和有效控制等方面具有廣闊用途,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預測盈虧臨界點;二是規劃目標利潤,編制利潤預算;三是預測保證目標利潤實現所需要的目標銷售量和目標銷售額;四是為生產決策和定價決策做出最優選擇;五是通過對利潤的敏感分析,估量售價、銷售量和成本水平的變動對目標的影響,并可據以進一步控制目標成本;六是可以應用于企業的全面預算、成本控制和責任會計等方面。
(三)投資決策
投資決策是企業所有決策中最關鍵、最重要的決策,是企業為實現預期目標,從投資規模、資金結構、投資風險、投資收益等方面對不同投資方案進行權衡和選擇的過程。投資決策方法包括投資回收期法、平均會計收益率法、貼現的回收期法、凈現值法、內含報酬率法、盈利指數法等,后四種方法考慮了貨幣時間價值和投資風險價值。
二、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應用管理會計的范圍有待擴展
迄今為止, 管理會計只是在我國部分地區、少數企業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應用,還有相當數量的企業對管理會計知之甚少,因而使得管理會計的應用空間受到極大限制。
(二)企業應用管理會計的程度有待深入
從目前情況來看,雖然管理會計在一部分企業中得到了推廣應用, 但僅就這部分企業來講,他們也僅僅是初步參考應用了部分管理會計理論與方法,還有很多對于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非常有益的管理會計方法并未得到應用,這就使得管理會計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大打折扣。
(三)企業應用管理會計的過程有待完善
盡管管理會計的部分理論與方法在實際工作中得到了初步應用,但它們基本上還是處于零星分散狀態,彼此缺乏有機的、緊密的聯系,尚未形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管理會計信息系統。
“中國古典文學結課論文范文示例”怎么寫呢,請看求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范文
中國古典文學結課論文范文示例
以上就是我們為您準備的“中國古典文學結課論文范文示例”,更多內容請點擊求學網論文頻道。
這一時期是文化交融的時期,先后經歷了少數民族文化的統治,兩次湖廣填四川(一次是在元末明初,一次是在清代前期)等的影響,造成了會館的興起。清末重慶開埠后,外國建筑文化漸漸對本土建筑造成影響,出現了西方風格的建筑、教堂等,也出現了富有當地特色的吊腳樓、古鎮建筑、寺廟道觀、會館等。通過重慶考古所對慈云寺遺址的搶救性考古發掘,考察了寺廟主體及附屬建筑遺跡33處,包括殿基址4處、房址2處、院1處、排水溝8條、道路4條、焚燒坑6個、佛臺7個、佛龕1處。出土了銅、鐵、陶、瓷、石等各類明、清時期遺物百余件。本次發掘工作最大的收獲是弄清了寺廟主體區域的布局與結構。此次考古調查發現了大型臺基5進、石碑3通、各類題記8則、各類造像5尊、精美石構件9件及墓地3處。結合出土碑刻、題記及石質文物雕刻工藝和風格判斷,此處早期建筑基址的年代上限可及明代晚期,下限至乾隆五十四年;晚期建筑基址的修建年代則為乾隆五十五年,慈云寺遺址是重慶地區目前保存最好的古代寺廟基址,其布局清晰、結構完整,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佛教考古價值,是認識與研究重慶地區的歷史文化、明清時期佛教寺廟布局特點的重要實物參考。在漢東城遺址的考古發掘中,發現城墻、房址、墓葬、灰坑、水溝、道路、陶窯等各類遺跡101處,房屋的柱洞、排水溝和墻體的基座等都被完整保留下來,面積共計10000平方米。此古城涵蓋了新石器時代、商周時期、漢代、唐宋元及明清各個時期建筑風貌。隨著文物發掘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揭示了重慶這一時期古建筑的文化原素和本地特色。時代不斷地變化,各地區文化相互交流,地方特色建筑逐漸與古鎮相互融合(如徽式建筑)。特別是重慶開埠以后,本地建筑受到外國建筑元素的影響,出現了西式的圓拱、柱式等特征。
二、重慶地區古建筑的主要特征及現狀
重慶地區古建筑是中國傳統古建筑的縮影,它除了繼承了中國傳統古建筑的基本構造,還有它自身的特色,雖然保存至今的很少,但是留下來的仍然具有很大的文物和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一)古建筑的類型
重慶古建筑的類型有軍事設施、公用設施、民用設施、園林設施和其他的古建筑形式。
1.軍事設施。重慶因為地理環境特點的原因,有著非常豐富的軍事建筑,如城墻、城門、碉堡等,這些軍事建筑及設施分布在許多古城鎮之中。重慶歷來都是軍事上的必爭之地,如巴南區的豐盛古鎮在古代是通往南川、涪陵的必經之地,其在清代修有數十座用于防御的碉樓,現今保存完好的有10座。
2.公用設施。歷史上重慶地區的公用設施有寺廟、道觀、會館、墓葬群、古鎮村落老街和道路等。寺廟有很多,包括雙桂堂、慈云寺、羅漢寺等;道觀有老君洞、張飛廟、南山老君洞、沙坪壩龍泉洞等;會館有湖廣會館、禹王宮、文昌宮等;墓葬有巖墓、磚墓、土坑墓等,古鎮村落老街有磁器口、淶灘、雙江古石板街、清西沱云梯街、建于明朝洪武年間羅氏宗祠、巴縣衙門等。
3.民用設施。重慶民用設施有民居、書院等。民居大多是傳統的中式建筑,特色民居是吊腳樓。吊腳樓依山坡就勢而建,因地制宜,是為了防洪防災而建的,遍布于重慶各大古鎮及重慶主城區。書院在產生之初,常與僧院、道觀為鄰,選擇的地址往往在深山老林中。古老的書院體系從中國唐代開始,到清末退出歷史舞臺,存在了1000多年。重慶書院大都是由寺廟或有錢人家的大院改建而成的,如磁器口古鎮的翰林院。
4.園林設施。中國園林是世界三大園林體系中的一種,講究的是自然山水,融合了中國的各種建筑小品于一體。重慶的園林多屬于寺廟園林和風景名勝區園林,寺廟園林與寺院結合在一起既表現出園林的形態,又反映出宗教的特征。構成寺廟園林建筑群的有亭、臺、樓、閣、雕窗柱廊、橋梁和牌坊等,結合書法、牌匾、繪畫、雕塑、建筑、家具等藝術底蘊,更便于寺廟與園林的完美結合。這些寺廟園林大多又處在風景名勝區內,與重慶山水相結合,通常是背靠山面臨水的風水絕佳寶地,如華巖寺、老君洞等。5.其他。重慶地區還有其他的建筑類別,如窯址、戲臺、石刻雕塑和鹽泉等。窯址,如涂山窯,清溪窯等;戲臺有偏巖古鎮禹王廟前名為萬年臺的戲臺;石刻有淶灘摩崖石刻、路孔的千佛洞、北山摩崖造像、寶頂山石刻;鹽泉有寧廠鹽泉中的白鹿鹽泉。
(二)重慶地區古建筑的主要特征
重慶地區的古建筑屬于緊湊型山地建筑,有著本地的個性文化特征。重慶地區的建筑多以穿斗結構為主,少量抬梁式;磚木竹土為墻,竹作筋相當于現在的鋼筋,再夾土或者碎石作夾壁墻;桃檐形式多樣,有廡殿、懸山等;城鎮街道多以青石鋪之,因此很多古鎮都有石板街之稱;斗拱較簡單,以實撐撐拱居多;吊腳樓設有閣樓、臨街面的單挑或雙挑外廊;窗有空花窗飾和鏤空雕飾等,門主要是以合頁門、搓板門為主;建筑群中都有良好的排水系統,用水主要是以打井取水。
1.建筑原料。重慶地區建筑原料主要是就地取材,如竹、木、磚、石等都是重慶本地方便取用的建筑材料。特別是竹子,此地竹料豐富,為這一地區建筑增添了獨有的特色,竹的運用是重慶地區古建筑材料的一大特征。
2.建筑構圖。重慶的建筑構圖要從建筑個體和群組平面布局上分別來看,個體建筑還是以中國傳統建筑為模式,坐南朝北、木磚瓦結構為主;群組建筑中布局非常靈活隨意,建筑物與園林常常結合在一起。中國的院宅講究的是規矩禮制,而園林講究的是自然。在重慶地區寺廟園林中,宅沒有特別講究對稱,而是隨地形而建,空間形態中重慶古建筑物中通常分為單開間、間和三開間,宅與宅的關系變得主次不明,講內講外。
3.藝術特征。建筑美是設計美和功能美的組合,建筑的形成由于受到思維的局限性,有其不完美性。建筑是物質和精神共同構建而成的,不能隨意地建造,建筑除了要滿足精神的需求外,還需要穩定的結構。精神世界需用物質所表現,建筑是精神世界的物質產物。建筑形態通常由點、線、面、體、質、色構成,并運用光、陰影的作用,帶給建筑的是不一樣的藝術表現。建筑所處的位置、構成的形式都要遵從于功能。藝術特征由裝飾、造型、山水文化、寫意山水、詩意、文人墨寶等方面組成。裝飾類別有門、窗、撐拱、脊飾、檐枋、攔板、雀替、家具、石桌石凳等。文人留下了很多詩、畫形成了山水文化。重慶古建筑所處的環境各異,也因功能意境而不同,所表現的藝術特征具有獨特性。在整體與單個建筑的關系中存在對比關系,單個的建筑具有節奏感,多樣的單體建筑構成了整個建筑群,它又具有整體性。
(三)重慶地區古建筑的現狀
通過對重慶地區的古建筑的走訪及調查,重慶現存古建筑群,如古鎮、老街和古城有數十個,里面的民居、商鋪、牌坊等建筑群保留得相當完整,遭到破壞的古建筑也有許多。其中寺廟建筑也有幾十座,但多數存在不少的損傷,因為白蟻噬咬、自然風化等原因還在不斷地受到侵害。宗教建筑多存在于古鎮中,市中心也有不少,多數都經過幾朝幾代的維修與重建而得以保存,當然也有很多毀于戰爭、等非自然因素。重慶地區古軍事建筑文化保存最完好的是合川的釣魚臺,也有逐漸消失的重慶古城門。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古建筑,它們多集中在一處,有的已經被考古發掘出來,得到了一定的保護,尚未發現的還需要考古隊調查研究。
三、重慶地區古建筑歷史文化解讀
1.獨特個性是電力企業文化建設的“出發點”。
所謂企業個性就是企業獨特的文化底蘊,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要素和實際內容。目前我國電力企業文化建設大部分還停留在“走過場”的層次。有的企業提出的口號很多、制造的聲勢很大,但熱鬧一段時間后就無影無蹤;有的企業一味模仿、照搬他人成果,毫無新意和個性;有的企業不與行業特點相結合,不與單位實際情況相聯系,一味的閉門造車。這與電力企業文化建設要有的放矢、以“個性”為出發點的要求相違背。電力行業不僅具有壟斷性,更具有公益性和服務性,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關系著社會穩定。針對這一特點,電力企業文化建設就應該突出“服務、文明、安全”等特性。當然,由于各個電力企業所處的地域、企業規模、管理方式等的不同,各企業文化間必然存在不同差異。這也就為各企業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賦予企業文化更鮮明的特色和個性提供了條件??傊?,“個性”是電力企業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凝聚著全體員工的共同價值和愿景。創建先進電力企業文化,理論上必須密切聯系行業和企業特點,把共性和個性結合起來,做到內涵上有特色理念、形式上有特色載體,創建過程有特色風格;實踐中必須博采眾長,學習借鑒先進企業成功經驗,立足自身實際,凸顯企業個性和行業特色。
2.規范制度是電力企業文化建設的“基點”。
“無規矩不成方圓”,作為操作規程嚴密的行業,使得電力企業在生產、管理等過程中不能有半點馬虎,為達到這一目的,嚴格的企業制度自然就成了“法寶”。正因為有這些長期形成的、嚴密的、規范的制度,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平臺和“基點”。對企業文化來說,企業制度就是其發揮作用的基點,是進行文化建設的必要前提。但企業制度與企業文化有著本質的不同,前者往往以標準、紀律等形式來規范行為,強調外在監督,是企業的文化“底限”;后者則強調信念和道德,強調自覺和自律等“軟”精神,是企業文化的至高境界。文化需要制度支持,沒有規范的企業制度,企業就不能有序運轉,企業文化建設無從談起;制度需要升級為文化,也就是讓制度升級為企業全員認同的文化,讓制度從外在約束變成自覺行為??傊?,企業制度和企業文化相互依存。企業制度作為硬性管理手段可以覆蓋到文化管理的漏洞,企業文化作為軟性管理手段也可以填補制度管理的軟肋。所以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就必須先完善“基點”———規范的企業制度。
3.“以人為本”是電力企業文化建設的“落腳點”。
人既是企業存在和發展的根本決定力量,也是企業文化的創造者和踐行者,是企業文化建設中最核心的要素。所以企業文化建設就應該把以人為本作為“落腳點”。企業必須把“以人為本”作為管理的第一原則,因為人是組成企業的個體,是企業獲得財富和成就的根源。“以人為本”就是把員工當成經營活動的主體、企業管理的根本,把員工的智慧和力量當做企業生存發展的源泉。電力企業屬于技術密集型企業,要求有一支高素質、高水平、高技能的人才隊伍,也正因為此,電力企業切實要把“以人文本”落到實處。電力企業要落實以人為本就要打造適合自身實際的企業文化,一是要從各方面為員工提供溫馨服務,滿足員工多方面物質和文化生活需求,營造出一種“企業大家庭”的氛圍;二是要抓好員工的學習培訓,為員工時時“充電”提供必要條件,提高員工素質和企業競爭力的同時,確保“安全生產”方針的實現;三是要創建科學有效的人才使用機制,建立一套“賽馬不相馬”的選拔機制和“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流動體制,給員工搭建足夠大的“平臺”,做到“人盡其才”。電力企業長期以來的“重用輕培少開發”的人才機制嚴重制約企業持續發展。作為電力企業文化建設的落腳點,以人為本的關鍵就在于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為企業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4.優質服務是電力企業文化建設的“亮點”。
因為有壟斷的行業優勢,歷史上電力企業一度忽略了服務的宗旨,“電力衙門”、“電老虎”就是對這一歷史最好的寫照。市場經濟下若繼續保留這種缺少危機意識的經營管理理念,只能是托企業后腿,所以電力企業亟需改掉“官本位”思想,回歸服務社會的角色,并讓優質服務成為自身企業文化的一大亮點。服務性應該是電力企業的根本特征,也是占領未來的根本途徑。隨著電力行業市場化,消費者不再局限于用上電、用好電,而是需要好用電、電好用。這就需要電力企業轉變觀念,把“用戶”當作“客戶”,一切圍繞客戶需求開展優質服務,最大限度滿足客戶需求;繼續倡導“一切從客戶出發,以客為尊”的服務理念,“想客戶所想、急客戶所急”,簡化辦事程序,縮短報裝和檢修時間,提高服務效率;完善規章制度、建立科學、高效、便捷的服務體系,使客戶真正感受到“優質、規范、方便、高效”的服務。服務質量是衡量企業的重要標準,也是企業文化高低程度的重要標志。隨著電力企業改革的深入,未來優質服務必然成為市場競爭致勝的“利器”,成為企業文化的亮點。
5.良好形象是電力企業文化建設的“終點”。
企業形象是社會公眾對企業的整體印象和評價,是企業的特征在公眾心目中的反映,是企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良好的企業形象是一種推動力和吸引力,支撐著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建設“內聚人心、外塑形象”。特別是在市場經濟形勢下,良好的企業形象不僅是電力企業的致勝法寶,也是電力企業文化建設的最終目標。電力企業要塑造良好的形象就要通過各種實踐向公眾展示企業的個性特征,增加在用戶心目中的信任度,最終體現在自身塑造的企業品牌上。具體來說,電力企業要樹立良好的形象,首先就必須塑造良好的產品形象,努力提高生產經營質量和水平,為客戶提供安全、物美價廉的產品;其次要塑造良好的服務形象,努力改變“電力衙門”等不好的公眾印象,改進服務質量,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再次要打造良好的員工隊伍形象,加強員工職業道德、行為規范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員工隊伍綜合素質;最后要塑造好其他形象,比如環境形象等,烘托文化氛圍。
二、結語
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的民族,本文主要以儒家“和而不同”與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為理論基礎,來分析中國文化精神的理論基礎與啟示。
關鍵詞:中國文化精神;理論基礎;啟示
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的民族,博大精深、五彩紛呈是中國文化是中國文化的特點。這其中,就以儒家“和而不同”與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為理論基礎。在全球化日益發展的今天,探討中國文化精神,加強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中國文化精神的理論基礎
中國文化精神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堅實的理論基礎。中國古代哲學是“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智慧?!斑@種文化心理結構,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和詩性智慧的源頭,并突出表現在:以天人異質同構為基礎并由此確立二者間和諧化詩意類聯,這種“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思想深刻浸潤了古代思想境界。中國人由此而強調人生境界與審美境界的合一使得中國詩性智慧特別注意以對應性、相融性、和諧性來理解和處理一切事務和關系,充分表現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感性與理性的相互交融的和諧之美。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儒家主張通過仁愛之心的推廣,把人的精神提升到超越尋常的人與我、物與我之分別的“天人合一”之境。在當今世界,我們可以把他的理論推而廣之,那就是不僅愛自己的家人,還要愛全人類,愛宇宙萬物?!肚f子?齊物論》強調平等,肯定物我之間的融合?!板羞b游”是莊子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莊子學說的最高理想。對于人生哲學的問題,莊子采取一種逍遙自然的生活態度。而逍遙之游只有在天地齊物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儒家在社會的范圍內漫游,而道家則超越了社會。莊子將完美的人、精神的人描寫成獲得絕對快樂的人,因為他超越了自己與世界的區別、“我”與“非我”的區別。用的哲學觀點來講,就是按照事物的發展規律辦事?!啊馈木?,大道哲學和大道本體論的精神,就是中國文化哲學的根本精神,就是中華民族的根本精神”。
二、中國文化精神的啟示
第一,儒家文化作為綿延數千年的主導文化,不僅對中華民族的統一和穩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而且對人類文明的發展也產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響。儒家文化概括起來主要有仁、義、禮、智、信幾個方面。其中忠孝和仁愛是儒家文化的核心部分?!鞍偕菩橄取?,孝悌是做人的最根本品德。孝悌之德在社會道德生活中受到普遍的奉行,由此形成一種濃烈的家族親情,這對家庭關系,進而對維持社會群體間的協調統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民族團結的基石?!爸腥A民族之所以形成堅韌的倫理實體并經久不衰,與這種孝悌之情的弘揚及其形成的穩定的家庭關系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敝袊诉@種強化群體利益的精神和“義以為上”的原則,使中國人有一種“無與倫比的凝聚力”。這對維持社會群體間的協調統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鬃映珜鐣系拿總€人都要忠實于自己的家人,忠實于自己的朋友,忠實于自己的國家,特別是要孝敬自己的父母。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國家和家庭盡到應盡的義務和責任,這是起碼的為人之道。當個人利益和國家,家庭的利益發生沖突時,應犧牲個人利益而維護群體的利益。這種重血親人倫、重道德修養的儒家學說,“把社會外在規范化為內在道德倫理意識的自覺要求?!?/p>
第二,儒家文化對于塑造中國人的性格和民族精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中華民族誠信知報、仁愛孝悌、精忠愛國、謙和好禮等傳統美德,是中國古代道德文化的精華,是中華民族“無與倫比的凝聚力”的源泉。中華民族作為一個禮儀之邦,注重禮儀是中國人立身處世的重要美德。儒家以“和諧”為核心建構的人的全面發展學說,將會以其獨特的價值觀啟導人們反思現代社會的精神危機和動蕩不安的世界局勢。中國文化精神作為一種“極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可以幫助人們自如地入世和出世。人要真獲得幸福,就應該活出自我來,活出一個真實、獨立、完整,成功與失敗、所得與所失、理想與現實的圓融,以超然的心態對待萬事萬物,一切順其自然,就會感到輕松愉快。而這種健康的心態會讓人們更好地去做他們做的事。
第三,面對西方文化的沖擊,我們不應該失去自我。西方文化中的弱點,比如“西方的殘暴性、騷動不安、傾向于壓迫弱者、專注于物質目的”,是我們應該堅決摒棄的,而我們民族文化的精髓――對和平友愛的崇尚、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意識是我們應該彰顯和弘揚的?!叭省笔侵腥A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仁愛思想塑造了中國人特有的博大的同情心和寬容精神。
三、總結
人們在享受日益豐富的物質生活的同時,精神家園卻日益喪失,以致找不到“一個安頓自己的精神家園”。不少知識分子再次把目光轉向東方,期待在中國優秀的文化精神中找到克服歐洲精神危機的方法。在當年的巴黎和會上,諾貝爾獎得主就聲稱,“21世紀的人類要從孔夫子那里去尋找真正的幸福?!敝袊驳膫鹘y文化和玄妙微通的哲學,有助于解決當代人“精神的困惑”,洞悟人生的真諦和意義,尋覓來自內心深處的平和和幸福。這對建立一個穩定的和諧的社會必將發揮無與倫比的力量。中國文化精神作為一種崇高的文化思想,必將成為一盞醒世明燈,照徹茫茫夜空。它強大的輻射力,必將影響整個世界文明的進程。所以,我們應積極將中國文化精神的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司馬云杰. 文化餑論――關于文化價值餑謬及其超越的理論研究 [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3 .
國內主流的經濟學研究目前沿襲的是西方經濟學理論,從范式到假設、數學模型都基本沒有變化。而西方經濟學,特別是宏觀經濟學,可以說是以美國為主的西方發達國家在二次世界大戰及戰后,針對他們所遇到的經濟現象進行研究而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已經相當成熟,側重于對經濟現象進行解釋,強調實證研究;對比起來,中國學者對于宏觀經濟的研究更傾向于引出政策性對策,更重視規范性研究。而且,因為中國經濟制度和社會發展的特殊性,西方宏觀經濟學在建立模型時的很多假設與中國現實不相符,這就從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直接使用造成的“水土不服”。不加區別地將這類研究結論作為制訂政策的依據,在國內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市場調節力度低的情況下,可能帶來的不僅是混亂而更可能是對經濟的嚴重扭曲,這方面的主要體現在政府某些宏觀經濟政策,存在“一刀切”的簡單化作法。比如去年第三季度對于中國經濟中局部存在的由投資拉動的“熱”的趨勢,就采取了提高準備金率的措施。作為一劑猛藥,立即導致貸款額下降,而實際上,很多行業仍然迫切需要貸款資金啟動。如果仔細去看,這樣的例子是很多的。經濟學界對于宏觀經濟是否過熱的討論更是眾說紛紜,見仁見智,但結論似乎有簡單化之嫌。要么言之鑿鑿地認為已經過熱或有過熱的明顯趨勢,要么鐵板釘釘地咬定不過熱。實際上,中國經濟的復雜程度,是很難一以概之地以是否過熱來做結論的。而主流宏觀經濟學理論似乎也只是提供了這樣一種認識問題的途徑。作為一種理論范式是無可厚非的,但用來指導中國經濟管理的實踐就失于簡單了。
國內理論界曾經討論過中觀經濟學,如何界定中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范疇是一個本文不打算探討的問題。然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范疇過于宏觀,對于中觀問題的研究不夠,可能是我們無法有效地利用宏觀經濟學方法論解決實際宏觀經濟問題的一個主要原因。當我們站在很高的高度,研究GDP增長率,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時,我們需要搞清楚這些傳統的宏觀經濟指標在中國的形成和傳導機制,而現有的理論框架和研究成果似乎沒有給我們提供這樣的工具和幫助。
如果局限于傳統的宏觀經濟學方法論,就很難讓我們把視角轉移到具有中國特色的宏觀經濟現象的構架過程中去。其實,即使是西方經濟學,也是在某種經濟構架之上進行討論的,也就是開放和成熟的市場經濟環境,所有假設都源于此。而中國的情況卻很不同,忽略這樣的本質區別,不講宏觀經濟學理論適用的條件,就套用其研究范式甚至結論,是無益于事的。盡管關于是否存在中國經濟學還有很多爭議,無庸諱言,中國經濟的特殊性提示我們,在研究宏觀經濟現象時,不可不顧其是建立在與中國目前不盡相同的社會制度基礎上這樣一個前提。至于轉型過程中的中國的經濟形態與西方成熟的市場經濟的不同,以及現有的研究方法的適用性,還需要大量的深入的研究。
中國宏觀經濟的特點是以投資驅動為主,工業主導型,而且投資中政府的投資所占比重較大,政府主導投資和行政干預的作用顯著。這和西方市場經濟國家有非常明顯的區別,以美國為例,其宏觀經濟體現為消費驅動,服務業主導,投資基本由私人進行。另外,中國的制度演進的步伐較快,而西方國家的制度體系基本定型了。相比之下,在投資,金融,法制,人力資源,技術,制度變遷等對宏觀經濟有重大影響的各方面,中國的情況都與西方差異很大,而且處于不斷變化之中。西方在統一的制度框架下,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了統一的市場環境,而在中國存在著南北、東西、城鄉等地理區域上的巨大差異。這種經濟環境有較大的動態性和發生畸變的不確定性。而我們在進行宏觀經濟分析時,往往存在著不比較模型的使用條件,較多采用靜態的宏觀經濟分析模型的缺陷,局限性是很難避免的。方法論方面的尷尬,使我們既不能直接引用宏觀經濟數據,套用現成的靜態模型,又不能只是依賴以前幾次經濟過熱的經驗,對目前的宏觀經濟做出客觀的判斷。所以,各家各派的觀點也就無法統一,甚至無法建立共同的研究出發點。
但是有些專家還是通過數據和直覺預感到了事情的本質。比如在去年部分行業表現出投資過快,價格上漲幅度和發展速度較高,汽車,鋼鐵,建材,房地產,原油,糧棉等都很熱,甚至出現了水和電力的短缺。另一方面,大部分消費品的價格仍然在下降,總的價格指數上升幅度不大。一些先行指標特別是生產資料價格在上升,引起學者擔心消費價格指數會在一段時間后上升加快,引起通貨膨脹。這些看法都來自現有宏觀經濟學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分析模型。信奉者認為現在的特征數據已足夠,用現有模型分析,通貨膨脹必將到來,只是有滯后性,所以不會馬上顯現,但要防微杜漸。反對者也使用同樣的分析工具,但要樂觀很多。正是由于他們觀點雖然不同,但研究方法卻大同小異,因此,誰也說服不了對方。對于宏觀經濟的判斷成為了數字的估計,不同處只是在程度上,有量的區別而無質的不同。這樣很容易使宏觀經濟研究變成數字游戲,結果只能是看誰估計的更接近實際數字一些,而每年都有很多預測家為此大跌眼鏡。
上課班級:湖北省宜都市枝城中學初二(五)班。
教學構想:以《中國石拱橋》為例,滲透學生的課外生活,圍繞如何抓事物的特點寫事物的特征這一訓練重點,切實訓練學生的說明能力。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課前實地觀察枝城長江大橋、白水橋(石拱橋)以及自己身邊形形的橋。仔細回憶自己見過的各種橋。
2.在觀察回憶的基礎上,歸納橋的特點并用精練的語言表達出來。
課堂實錄
師:前面我們布置大家觀察了橋(教師板書,加點詞為板書內容,下同),下面請同學們說說你見過哪些類型的橋。
生:獨木橋、水泥預制橋、鋼梁橋、石拱橋、鐵索橋等等……
生:江河大橋、立交橋、過街天橋……
[點評:把學生的生活體驗引進課堂,引導學生深刻地認識說明對象。]
師:大家見過的橋確實不少,那么你們能否用一句最簡潔的話說說橋的特征。
生:架在河面上,用水泥鋼筋作材料的建筑物,如枝城長江大橋。
生:不對,有的橋也用木材作材料,如獨木橋。
生:還有,有的橋不是架在河面上,而是架在空中的,如立交橋。
[點評:引導學生把直覺形式轉換成言語形式,為訓練張本,對于學習中的分歧不是簡單地肯定或否定,而是讓學生爭論,在爭論中澄清是非。]
師:大家說得很有道理,看來要把握事物的特征,還必須找到同類事物的共同點。下面大家想想,哪些才是形形的橋所共同具有的特點,可以查詞典,看看詞典是怎樣說的。
生:(查詞典)架在河面上連接兩岸的建筑物。
師:根據我們前面的討論,大家想想這樣概括橋的特點是否準確?
生:不夠準確。前面已經說過,立交橋就不是架在河面上的。
師:看來時代在發展,詞的含義也在發展,大家修改修改。
生:架在水面或空中,用來連接兩端的建筑物。
師: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剛才講到的抓事物特征的方法。事實上橋用什么材料做,千差萬別,不是共有的特點;橋的作用——架在水面上或者空中連通兩地供通行才是共同具有的。抓特征就是要找出同類事物的共同點。
[引導學生從直接經驗中總結出一般的規律,是“課內外銜接教學實驗”的重要特點,能力訓練即從此開始。]
師:下面我們把橋的范圍縮小,局限于石拱橋。按照上述抓特征的方法找找石拱橋的特征,看看石拱橋有什么共同點。
生:橋洞呈弧形就像虹。
生:橋身全由石料構成。
[點評:引導學生從簡單的訓練開始,把一般的方法變成學生的經驗。]
師:說得較好,不過同學們所看到的還只是橋的外部特點,事實上我們在分析事物特征時,并不像這樣顯而易見,還需要我們仔細研究。下面我們把橋的范圍再縮小來研究中國石拱橋有什么特征,可能難度就會增大。請同學們翻開課文《中國石拱橋》,先看課文寫到石拱橋的哪些特點。
(學生瀏覽課文,找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師:現在請同學說說《中國石拱橋》有哪些共同點。
生:形式優美。
師: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最好用書上的原話回答。
生:石拱橋的橋洞呈弧形,就像虹。
生:這些橋大小不一,形式多樣,有許多是驚人的杰作。
生:作者在寫趙州橋的時候這樣寫:“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的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就連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p>
生:盧溝橋也是一樣,“盧溝曉月”很早就成為北京的勝景之一。
[點評:訓練由淺入深,讓學生的技能水平由低級向高級發展。]
師:說得不錯,中國石拱橋除了形式優美以外,還有沒有更重要的特點?
生:有,那就是結構堅固。
師:(板書結構堅固)何以見得?
生:書中說這種橋“能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發揮交通作用”。
生:書中還說永定河發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盧溝橋從沒出過事,足見它的堅固。
師:回答得很好。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從課文中看到中國石拱橋具有什么特點嗎?
生:歷史悠久。
師:(板書歷史悠久)通過上面分析我們已經找到了中國石拱橋的共同特點:(1)形式優美;(2)結構堅固;(3)歷史悠久。那么怎樣說明才能把這些特點說清楚呢?通常的做法是精選例子。下面我們看看課文是如何選擇例子來說明事物的特征的。請同學們再仔細看看課文重點寫了哪兩個例子。
[點評:通過總結巧妙地過渡,從一個訓練重點轉移到另一個訓練重點,保持訓練過程的清暢。]
生:趙州橋和盧溝橋兩個例子。
師:為什么選擇趙州橋和盧溝橋作例子,用這兩個例子能說清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嗎?
生:因為趙州橋和盧溝橋都歷史悠久,前者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后者修建于1189-1192年間。這兩座橋都形式優美,趙州橋前人有“初月出云,長虹飲澗”的盛贊;盧溝橋有“盧溝曉月”的美譽。更重要的是這兩座橋結構堅固,修建以后沿用至今,完好無損。中國石拱橋的三個特點,在它們那里都非常突出,所以選擇這兩座橋作例子,就能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點評:引導學生深刻地感知說明文選例子的方法,為后面總結規律做鋪墊。]
師:既然這樣,那么作者為什么不只選一個例子,那樣文章不是更簡潔嗎?
生:簡潔是簡潔了,但是那樣就不夠全面。
師:此話怎講?
生:趙州橋是單拱,盧溝橋是聯拱,既選單拱的例子,又選聯拱的例子,就能較全面地反映中國石拱橋的概貌。
[點評:欲擒故縱,讓學生在深入體驗的基礎上道出秘訣。]
師:看來選例子除了典型以外,還要全面,既要有代表性,又要保證主要方面有代表。選例子很重要,選準了例子把例子寫好,通過它準確地說明事物的特征更重要。下面我們看課文是如何寫例子的。請大家瀏覽課文,找出文中寫趙州橋和盧溝橋的段落。
生:第4、5段寫趙州橋,第6~8段寫盧溝橋。
師:下面請同學們朗讀課文第4、5段,讀后思考作者是怎樣圍繞趙州橋來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的。
(學生朗讀課文,思考問題)
生:先總寫橋的外形和使用情況,給人以總體印象,再詳細地寫這座橋的四個方面的特點,給人以具體的形象。
[點評:訓練的層次仍在遞進,緊扣課文引導學生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