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教職工學習計劃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xxxx”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扎實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緊密圍繞我院建設特色鮮明的應用型本科院校,提高教學質量,加強內涵建設和規范化建設,迎接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和學位評估等各項工作,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教職工的頭腦,努力提高廣大教職工的政治理論水平和思想覺悟,為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構建和諧文明校園,實現我院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二、組織領導
在學院黨委的統一領導下,藝術系黨支部制定本支部的政治學習計劃,并具體組織落實。成立以支部書記王雷同志為組長的政治學習領導小組。
三、學習主題與內容
1、學習xx董事長、xx書記、xxx院長在2014年年初全院教職工大會講話精神
2、討論2014年黨總支工作計劃、2014年上半年教職工政治學習計劃;
3、 學習主題的選定要緊密圍繞貫徹落實“xx”規劃綱要、2014年全國“兩會”和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學院的重大決策等。
4、開展“三亮·三創·三化——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
5、業務學習(教學管理工作專題會議);
6、開展“學人民的好兒女、做人民的好兒女”交流會;
7、“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總結與研究;
四、基本要求
1、黨支部每月集中學習一次,時間一般安排在每月第四周周三下午、根據系部工作、管理和教學另行安排。
2、全體機械工程系教職工共同參與政治學習,并從中提高。政治學習時任何人不得請假(特殊情況除外)、不得遲到和中途離場。
3、學習期間教職工要做好記錄,以便長期學習。
4、政治理論學習材料要貼近職工的工作和學習之間的實際。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xxxx”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扎實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緊密圍繞我院建設特色鮮明的應用型本科院校,提高教學質量,加強內涵建設和規范化建設,迎接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和學位評估等各項工作,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教職工的頭腦,努力提高廣大教職工的政治理論水平和思想覺悟,為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構建和諧文明校園,實現我院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二、組織領導
在學院黨委的統一領導下,藝術系黨支部制定本支部的政治學習計劃,并具體組織落實。成立以支部書記王雷同志為組長的政治學習領導小組。
三、學習主題與內容
1.學習xx董事長、xx書記、xxx院長在2012年年初全院教職工大會講話精神
2.討論2012年黨總支工作計劃、2012年上半年教職工政治學習計劃;
3. 學習主題的選定要緊密圍繞貫徹落實“十二五”規劃綱要、2012年全國“兩會”和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學院的重大決策等。
4.開展“三亮·三創·三化——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
5.業務學習(教學管理工作專題會議);
6.開展“學人民的好兒女、做人民的好兒女”交流會;
7.“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總結與研究;
四、基本要求
1、黨支部每月集中學習一次,時間一般安排在每月第四周周三下午.根據系部工作、管理和教學另行安排。
2、全體機械工程系教職工共同參與政治學習,并從中提高。政治學習時任何人不得請假(特殊情況除外)、不得遲到和中途離場。
3、學習期間教職工要做好記錄,以便長期學習。
4、政治理論學習材料要貼近職工的工作和學習之間的實際。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爭創“教育名市”為目標,緊緊圍繞“教育教學質量年和學校管理規范年”活動,通過組織全體教職工認真學習政治理論,堅定理想信念,加強人格修養,注重實踐創新,促進全市教育系統教職工的師德水平和業務素質的進一步提高。
二、重點學習內容版權所有
(一)關于科學發展觀的論述。深入學習十六大以來以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等一系列理論創新成果。
(二)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領會十六屆五中全會的主要精神,結合學習全國、省、市“兩會”精神。
(三)關于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論述。深入學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榮辱觀,引導廣大教職工,特別是青少年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四)教育法律法規。重點結合社會主義榮辱觀宣傳教育活動,深入學習《教師法》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不斷規范教育教學行為。
(五)各級領導有關教育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適時組織學習領會領導講話精神,聯系工作實際開展專題討論。重點結合“教育教學質量年和學校管理規范年”活動組織開展專題討論。
(六)身邊的師德師風先進典型。組織學習《師德風采——衢州市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報告集》,弘揚“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師德風范,激發廣大教職工敬業奉獻精神。
(七)。認真學習貫徹總書記在中紀委第六次全會上的講話精神,在黨員教師隊伍中,深入開展“學習、遵守、貫徹、維護”活動。抓實抓好“五項活動”:即學習原文、學習理論征文、學習知識測試、學習理論宣講和從政道德教育等五項活動。
三、學習形式與要求
(一)在集中學習的基礎上,鼓勵教職工開展自學。集中學習時間一般每月不少于一次,累計每月不少于兩個學時。學習形式以學習原文、專題輔導報告、觀看專題片、開展專題討論等為主,也可組織開展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征文評比、成果展示等活動。
根據2021年中央、省委政治理論學習和宣傳工作要求,結合我校年度黨政工作要點,現就我校2021年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作如下安排。
一、總體要求
堅持不懈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深入領會其精神、內容和要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以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為學習重點,緊緊抓住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師生思想政治素質,培養造就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為學校加快建成特色鮮明、質量著稱的一流應用型大學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學習專題
時間
學習專題
3月
專題一: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精神。
4月
專題二:學習黨史,從黨的歷史中汲取開拓前進的智慧和力量。
5月
專題三:學習領會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精神,努力書寫全面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新篇章。
6月
專題四:切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提升思政工作質量。
7月
專題五: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9月
專題六: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10月
專題七:深入學習習近平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
11月
專題八: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12月
專題九:學習有關法律法規、學校四屆五次教代會精神和有關文件規定,提高依法治校、依法執教水平。
注:為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每個專題均要安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相關內容作為自學內容。
三、學習保障
1.要堅持教工全覆蓋和問題導向,切實加強對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工作的領導和組織。
2.要理論聯系實際,采取集中學習和自學相結合,通過多種途徑拓展學習形式,強化學習質量和效果,提升教職工思想政治素質和理論政策水平。
3.要及時督查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情況,請學習秘書在每月底前把本月教職工政治學習記錄情況做成PDF文件發到宣傳部郵箱(xcb@cslg.edu.cn)存檔。
校黨委宣傳部
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進一步加強我校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切實提高教職工的政治素質和理論水平,凝聚全校上下干事創業的力量,以學校改革發展穩定的優異成績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現就2021年上半年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計劃安排如下。
一、學習內容
共設六個學習專題,具體時間安排和專題內容可依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調整。如有其他學習內容,根據需要另行安排。
第一專題: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增強對這一重要思想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
重點篇目:
1.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等;
2.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1月11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講話精神;
3.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1月28日在黨的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精神;
4.《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
5.《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
第二專題:學習貫徹落實教育部、省教育廳以及學校2021年工作要點,扎實做好各項工作。
重點篇目:
1.202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
2.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點;
3.《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
4.山東省教育廳(省委教育工委)2021年工作要點;
5.關延平同志在新學期工作部署會上的講話;
6.王昭風同志在新學期工作部署會上的講話;
7.聊城大學2021年工作要點。
第三專題:學習2021年全國“兩會”精神。
重點篇目:
1.習近平在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的重要講話;
2.《政府工作報告》;
3.《人民日報》、新華社、人民網等相關報道及社論。
第四專題:圍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開展黨史大學習,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重點篇目:
1.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
2.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的有關重要講話、重要文件等;
3.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
4.《中國共產黨簡史》等黨史資料。
第五專題: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
重點篇目:
1.習近平:《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征》《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建設網絡良好生態,發揮網絡引導輿論、反映民意的作用》等;
2.《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
第六專題:加強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造就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重點篇目:
1.《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
2.《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
二、學習要求
1.提高思想認識。各黨總支(黨委、直屬黨支部)要深刻認識新形勢下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的重要意義,高度重視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貫徹落實《聊城大學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制度》,把理論學習列入重要日程,科學部署,統籌安排,細化學習方案,做好學習考勤、集體學習記錄等有關材料的保存歸檔工作,增強學習規范性,促進學習常態化。
一、學習目的
通過學習,進一步增強本中心教職工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增強改革創新意識,提升師德修養,提高理論素養和管理水平,提高專業技能。在學校后勤管理工作中,進一步樹立“精心謀劃,精細管理”的理念,做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模范為基層學校服務的優秀教育工作者。
二、學習時間
教職工暑期學習時間為5天,分兩段進行,第一階段8月24日1天;第二階段8 月25日、26日、27日、28日4天。
三、學習要求
1.成立暑期學習領導小組。
為加強對教職工暑期學習的領導,使學習切實落到實處,成立暑期學習領導小組。
組長:趙祖全
副組長:劉 俊
成員:后勤指導中心管理人員
2.學習方式:采取集中學習、專題輔導、中心發言、分組討論等方式,增強學習的針對性、實效性,及采取“集中講座與中心發言相結合”、“集體學習與個人學習相結合”的學習形式。
3.每位教職工必須參加集中學習,實行每日上午、下午按時參會,保證學習時間,若因特殊原因不能參加學習的必須事前向單位請假,經主要領導同意后向區教育體育局人事師訓股報告,經批準才能請假,并由所在單位負責安排補學。參加學習必須精力集中,保證質量,遵守紀律。
4.每位教職工必須用專用暑期學習筆記本,認真做好學習筆記,學習筆記要求記錄完整、書寫規范。記錄內容要有學習時間、學習地點、學習內容等。
5.每位教職工要認真填寫《暑期學習考核表》,撰寫暑期學習心得體會,(字數不少于1500字)辦公室為每位教職工建立學習檔案,對每位教職工學習情況進行考核。
四、學習內容及學習形式
(一)2021年8月24日
上午:8:40到南岸師訓中心六樓視頻會議室參加區暑期學習動員會。
下午:2:00到南岸師訓中心六樓視頻會議室參加暑期學習培訓。
學習主持人:謝明超
學習發言人:陳剛、程帆
(二)2020年8月25日
學習主持人:劉俊
中心發言人:趙祖全、劉俊
上午:9:00本中心五樓會議室集中學習、討論
1. 宣布本中心2021年度暑期學習內容安排,強調暑期學習紀律要求。(趙祖全)
2. “以專業成長”為主題,由中心黨支部書記分享專業成長的心得和感悟。(趙祖全)
3. 習總書記在百周年建黨典禮上的講話。(趙祖全)
下午:2:00本中心五樓會議室集中學習、討論
1.學習《民法典》(劉?。?/p>
2.學習《教師法》(劉?。?/p>
(三)2020年8月26日
學習主持人:劉俊
中心發言人:陳貴兵、李亞軍
上午:9:00本中心五樓會議室集中學習、討論
1. 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陳貴兵)
2. 學習《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陳貴兵)
下午:2:00本中心五樓會議室集中學習、討論。
1.學習《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李亞軍)
2.學習《四川省中小學教師違反事業道德行為處理實施細則》;(李亞軍)
3.分組討論
(四)2020年8月27日
學習主持人:劉俊
中心發言人:肖兵、趙昌深
上午:9:00本中心五樓會議室集中學習、討論
1.學習《中小學幼兒園應急疏散演練指南》(肖兵)
2.學習《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肖兵)
下午:2:00中心五樓會議室集中學習、討論。
1. 《宜賓市學校安全管理責任清單》;(趙昌深)
2.《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趙昌深)
3.分組討論
(五)2020年8月28日
學習主持人:劉俊
中心發言人:趙祖全、龍蕊
上午:9:00本中心五樓會議室集中學習、討論
1.學習《教育部關于在教育系統深入開展向王紅旭同志學習的通知》(龍蕊)
2.學習張桂梅校長精神。(龍蕊)
下午:2:00中心五樓會議室集中學習、討論。
1.2021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組織生活會;(趙祖全)
2.2021年秋期工作安排;(趙祖全)
3.完成考核和學習心得體會。
首先,《生產計劃與組織》課程改革對于實現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物流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當前我國已是一個制造大國,而且正處于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過渡階段。企業對于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生產管理技能的要求大大提高。而當前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生產計劃與組織》等生產管理類課程在人才培養上過多地參照本科物流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按照本科教學的思路授課,教材、課件甚至都沒有變化。這樣的行為無視高職學生與本科學生的差異,往往導致培養出的學生難以適應市場的需求。其次,《生產計劃與組織》課程在整個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物流管理專業的必修、核心課程。該課程著重培養學生生產計劃制定、生產作業控制和生產過程組織的能力,是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物流管理專業所開設的采購管理、庫存控制、倉儲管理、配送管理、運輸調度、供應商管理等方面的核心課程都必須以企業的生產計劃為基礎進行,同時,生產組織也與物流管理各項工作密切相關。該課程學習的有效性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物流管理系統知識的掌握。再次,《生產計劃與組織》課程改革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減少高職學生學習的枯燥感。一些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開設的《生產計劃與組織》課程教學的理論與中國企業生產管理工作嚴重脫節,過多地注重理論知識,課程實踐太少。高職學生具有基礎薄弱、自學能力差等特點,他們一旦對一門課程缺乏興趣或者感到吃力,往往就會失去信心,產生厭學心理。另外,《生產計劃與組織》課程改革有利于拓寬高職教師進行高職課程改革的思路和視野,提高其教學理論水平;該課程改革的實踐還可以幫助高職教師有效掌握課程改革的理論思想,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也有利于高職教師將課程改革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其他高職課程的改革,從而推動高職教育的發展。
二、《生產計劃與組織》課程開設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課程在內容設置上缺乏針對性。該門課程在傳統的教授過程中還存在過于側重生產理論知識、缺乏足夠的實踐內容、許多內容還停留在概念層次上等問題,忽視了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比如生產計劃的制訂,內容中著重講的是生產計劃制訂的方法,而沒有考慮到該方法是否就是企業制訂生產計劃時所使用的,更沒考慮到學生畢業時能否靠這些技能打動企業。還有一些教師在授課中不按照教學目標授課,課程內容雜亂無序,對學生需要掌握什么技能以及將來從事物流工作崗位需要何種生產管理知識缺乏認真調研、分析及論證。
第二,課程實訓場地建設所需的教學資金緊張?!渡a計劃與組織》課程的很多實踐內容都是離不開車間、生產線和工作地的,但高職院校在物流管理專業實訓場地的投入集中在倉儲、配送等方面,往往缺乏足夠資金來建設《生產計劃與組織》課程實踐所需的校外實訓基地和校內模擬實訓室,因而教師們在講授課程時更多地采用傳統的講授方式進行授課。
第三,課程教學方法與手段過于單一,教學模式缺乏創新。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對該門課程的教學仍然遵循傳統的教學思路,教學模式缺乏創新,將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當做生產管理專業的學生來培養,沒有充分考慮到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特點和針對物流管理專業教學目標的要求,缺乏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如案例教學、角色扮演、情境模擬等)和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如ERP、企業沙盤模擬等軟件工具)。
第四,教學效果評價手段過于陳舊,評價面過窄。一些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所開設的生產管理類課程教學效果評價大多集中于最終的結果評價,缺乏對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態度及行為的評價。教學考核的手段基本以試卷考核為主,缺乏科學合理的考核手段。這直接影響到課程改革效果的提高。
第五,教師缺乏生產管理實踐經驗。很多擔任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生產計劃與組織》課程的教師根本無任何企業工作經驗,在課堂上通常是傳授系統的科學理論知識,強調書本知識的灌輸和純理論的探討,忽視了對學生分析和處理實際能力的培養。由于老師對企業缺乏感性認識,在案例分析中也做不到深入淺出,使知識變得生硬而抽象。這種狀況往往會使學生對課程感到索然無味,產生厭學心理。
第六,教材建設滯后,不能滿足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改革的需要。目前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所使用的生產管理類教材種類繁多,但大多都是純理論性教材,并且知識過于陳舊。有一些高職課改教材往往是在教材內容中插入案例或習題等內容來凸顯教材的實踐性,沒有考慮到該教材是否真正適用于企業,也沒有考慮生產管理知識各個部分內容間的關聯性,如編制主生產計劃這一部分內容,僅僅談編制主生產計劃的方法,而沒有談綜合生產計劃和物料需求計劃的編制如何結合起來,這樣就會使學生學習課程時缺乏系統性。
三、《生產計劃與組織》課程改革對策
1.課程改革基本思路
《生產計劃與組織》課程改革可以借鑒“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思路,依托行業、企業進行行業調研和行業實踐專家訪談,在確定工作崗位群的基礎上進行典型工作任務分析,并歸納制造企業中物流管理工作崗位實際工作任務中所需要的生產計劃與組織方面的知識、能力、素質,然后由行業和學校組成的教學團隊共同開發課程,面向生產物流、生產管理職業崗位設置課程結構與內容,以物流管理工作所需的知識來精心選取教學內容。按照“認識生產及生產過程———生產過程組織———生產計劃編制———生產作業控制———生產計劃軟件訓練”的順序組織教學,著重培養生產計劃制訂、生產作業控制、生產過程組織、生產計劃軟件的運用四個方面的關鍵能力。
2.教學內容的組織安排
將整個課程教學內容劃分為《企業生產計劃與組織職業情境體驗實訓》(校內實訓)、《生產計劃與組織》(理論課程)、《企業生產計劃與組織綜合實訓》(校外實訓)三個教學單元?!镀髽I生產計劃與組織職業情境體驗實訓》共40學時,此實習一般宜安排在《生產計劃與組織》課程教學前期。通過組織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到企業現場參觀的方式,讓學生了解企業生產的工藝流程、生產物流及相應的工作崗位和現場管理的情況。通過體驗實訓,可以使學生對企業物流管理中所涉及到的生產管理知識有初步感性認識,了解企業組織架構、崗位職責、業務流程;使學生對職業有一定的認識,具備職業的心態和素質,為該課程的深入學習打下基礎?!渡a計劃與組織》共64學時,教學內容以真實工作任務及其工作過程為依據整合組織,并按項目教學法將課程內容分為八個項目,每個項目下分為一些具體的任務,見附表。按照附表的知識技能要求,學生通過完成學習型工作任務來學習生產計劃、生產組織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并進行相應的課內技能訓練。課程主要以學校教師為主、企業兼職教師為輔進行教學,有效培養企業物流管理人員所需具備的生產管理知識、技能?!镀髽I生產計劃與組織綜合實訓》共40學時,在《生產計劃與組織》課程教學結束后進行,包括課程設計實習和企業生產實踐兩個部分。課程設計實習,由教師組織學生到企業進一步熟悉企業的生產計劃制訂和生產過程組織控制的方法,調查企業的實際情況,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和技能手段,理論聯系實際,找出企業生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對策和方法,完成課程設計。企業生產實踐是指通過讓學生參與學校內外部的實習實訓基地的工作,使他們對實習企業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生產現場管理、生產計劃的編制、生產作業控制、生產方式等內容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與學習,并形成書面的實結報告。
3.教學方法與手段
首先,課程的教學應主要通過建立適應教學改革需要的教材及電子課件、實訓指導書、案例庫、習題庫等資源和網絡教學平臺來表現,有效滿足學生學習和教學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堅持貫徹任務驅動法,按照課程的八個項目中的各個任務展開教學,使學生完成任務的同時也能達到學習的目標,這有利于學生建立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為以后從事生產計劃、生產現場管理和生產控制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課程實行應遵循“工學交替”的思想,采用將任務驅動與項目導向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校內設立真實仿真的職業情境,以企業真實工作任務為內容,將學習內容整合到真實工作環境中,以項目的形式展現出來,同時也通過參加校內外的實訓、生產管理知識相關的技能大賽、頂崗實習等,提升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另外,課程應采用行動導向法實施教學,針對課程的不同內容,靈活運用任務驅動、案例教學、角色扮演、小組討論、模擬教學、情境模擬、工作體驗等各種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在真實或模擬的生產工作情境中的演練,掌握企業在生產管理中的計劃、組織、控制等方面的實踐知識和操作方法,提高學生生產管理崗位上的職業能力。最后,課程中應注意綜合使用多樣化的教學工具,如企業經營沙盤模擬教具及軟件、ERP模擬軟件以及企業生產實訓模擬室,結合模擬教學手段以有效的課程教學資源網來進行教學。教學資源網包括課程標準、授課計劃、教案、多媒體課件、案例庫、習題庫、拓展訓練資源庫等在內的課程教學資源。
4.教學效果評價
根據《生產計劃與組織》課程的知識結構和人才培養的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應改變以往以期末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方式??梢圆捎眠^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理論知識評價與崗位技能評價相結合的教學評價方式,甚至可以引入與生產管理相關的國家職業資格鑒定進行課程評價。這種評價體系能體現出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狀況和教學效果,有利于提高教學評價準確度和教學改革的效果。
5.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有計劃地選派沒有企業工作經歷的教師到學校校外實習基地進行頂崗實踐,讓教師參與企業生產管理工作,有效提高教師的生產實踐經驗;還可以直接從企業引進高級專業人才充實到教師隊伍中;或者邀請一些實習企業專業人員擔任兼職教師,通過這些高級專業人才發揮傳、幫、帶的作用,幫助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
3月25日下午,為共同探索基于終身學習理念下的新型產業工人培養新模式,構建現代化教育服務體系,廣東省總工會與國家開放大學在北京國家開放大學總部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合作簽約儀式,廣東省總工會黨組副書記、巡視員郭澤宇與國家開放大學校長楊志堅共同簽署《關于開展“千萬職工大培訓行動”教育合作框架協議》,攜手打造“助力企業轉型升級,助力職工成長發展計劃”(簡稱“助力計劃”)。
此次簽約儀式,意味著廣東省總工會將與國家開放大學在前期已有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借助國家開放大學的辦學資源,努力為廣東省職工提供更便捷的高等職業教育、職業資格證書及崗位技能培訓,為企業職工培訓和職工終身學習提供課程及學習資源。國家開放大學也將借助在廣東所取得的職工教育培訓經驗,探索新的合作辦學體制和機制,推進國家開放大學人才培養體系與工會職工培訓體系的有機融合。
據介紹,廣東省總工會與國家開放大學合作實施的“助力計劃”已于去年開始試運行以來成效顯著。僅2015年1月至3月期間,已為職工送出各級工會培訓補貼和人社部門技能培訓補貼總計1360萬元。已在1322家企業設置了“企業學習服務平臺”,為9631家企業職工提供了各類教育服務,并在超過30家企業中,設立了學歷教育企業考點。其中,“助力計劃”首家企業大學--萬寶現代企業大學是國內首個由國家開放大學、廣東省總工會、企業共同投入,將學歷專業培養、職業技能培訓、企業崗位培訓相結合的現代大學,職工在企業建設的學習中心就能獲得從咨詢報讀到領取證書、拿到補貼的全方位服務。
據了解,為深入推進“千萬職工大培訓行動”,打造升級版的廣東省職工素質建設工程,廣東省總工會此次發揮“工會大學?!弊饔?,秉承開放創新,聚合社會優質教育資源的原則,與立志建設成為我國學習型社會重要支柱的國家開放大學共同攜手,將共同推出“助力計劃”,為廣東省職工打造“不脫產、不離崗、最實惠、送教入企業”的服務新模式,為職工“送補貼、送服務”。
“助力計劃”送補貼:學習享實惠,參訓負擔輕
在過去,學費負擔往往是一線職工學習參訓的攔路虎。為了給職工繼續學習給予實實在在的資金支持,去年,廣東省總工會在全省范圍內實施了“工會培優計劃”,對部分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職工進行補貼。此外,為了整合社會各方資源,省總工會與國家開放大學聯手,成功打造了廣東職工教育網,通過職工教育網,幫助廣大職工申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等政府的相關技能培訓和學歷提升的補貼政策,同時,要求入駐廣東職工教育網的各培訓機構為廣大報讀職工減免相關費用。在此基礎上,省總工會要求全省各級工會積極開展職工素質建設工程,為參加培訓的職工給予適當補貼,廣州、深圳、中山等市總工會均根據各自情況實施了補貼政策。正是這種多管齊下的資源整合,切切實實地讓職工得到了看得見的實惠。
“助力計劃”送服務:服務在企業扎根, 學習在職工身邊
“助力計劃”將努力化解職工教育培訓最后一公里難題,特別是針對一些地處偏遠地區的企事業單位,將通過與企業共建企業大學、企業服務站,并為企業建設部署企業學習服務平臺,讓職工教育培訓服務扎根企業。讓職工不出廠門就能享受到“試學、報讀、學習、考試、拿證書、領補貼”一條龍教育服務。
關鍵詞: 職業教育;培養計劃;知識;技能;能力;職業目標;學習情境;評估
中圖分類號: G4
1 引言
目前,工廠企業單位對高職高專畢業生的要求越來越側重于他們對工作環境的適應能力,更加看重他們是否能直接勝任所要求的工作。為了滿足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要求,我國職業教育正在進行課程改革,由典型工作任務或項目來決定課程教學內容與方法,使學生能夠在做中學、學中做,以提高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但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改革,其教學還是基于學校環境的,對學生的職場環境適應能力的培養仍然是有所欠缺的。因此,要使學生畢業后能適應工廠、企業的工作環境,直接勝任相應的工作,就應該對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進行綜合考慮,對傳統的教學環節進行改革,把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改革思想貫徹到學生培養的整個過程,使學生的學習內容與其職業目標緊密聯系起來,而制定一個基于工作目標的學生培養計劃,就是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關鍵。
2 職業教育的學生培養計劃內容
(1)與學生職業目標相關的學習目標;
(2)與學習目標相關的工作任務。學生在完成這些工作任務時,能獲得達到其職業目標所需的相關工作經驗和理論知識;
(3)對學習效果的評估方法。這里的學習效果是要看通過實習后,學生向其職業目標靠近的程度。
學生培養計劃應該說明全部基于學校的教學和基于工作現場的教學內容,并說明如何將這兩部分結合起來構成完整的教學過程,在計劃中要清楚地規定學生在學習中必須完成的工作任務以及完成這些工作的先后順序,以使學生通過現場實習后,能在所選擇的職業領域中熟練地工作。另外,培養計劃還應該包括對學生現場實習的指導、對向學生分配工作任務的現場指導教師的工作要求、現場指導教師對學生實習效果進行評估的指南等。
3 職業教育中學生培養計劃的制定
3.1 確定對知識、技能和能力的要求
基于工作目標的學生培養計劃的制定,首先就要對學生的職業目標有一個清楚的說明,決定在所選擇的職業領域中就業或發展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和能力。
為了使基于工作目標的教學能滿足工廠企業的要求,并向學生提供在勞務市場上最有價值的工作技能,職業知識、技能以及能力就必須被每一個職業群的企業所識別和承認。
要確定滿足工廠企業標準的知識、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可以采用工作分析的方法,即系統地收集、記錄和分析企業員工在完成其工作任務時所采取的行動的相關信息,分析整個企業的工作內容、工作要求和工作環境。在建立技能標準的時候,必須深入地考慮到各種知識、技能和能力,考慮到各個技術層次的經驗和工廠企業對被招聘學生的要求,特別是對工作技能方面的要求。在進行這一工作時,可以由一個專家小組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充分地討論和分析,列出在這個職業中的工作任務清單以及所要求的技能。在所有的技能標準確定以后,專業帶頭人就可以設計總課程和相關教學方法。
3.2 排出知識、技能和能力的教學順序
一個實用的學生培養計劃,應使從學生比較簡單的工作任務開始,通過訓練使學生獲得進步,最終完成學生職業目標內的所有工作。因此,工作任務的安排是相當重要的,對培養計劃制定者來說,是非常費心思的工作,并且要求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工作任務應該以符合邏輯的順序排列,保證上一個工作任務所要求的技能和知識是學習下一個工作任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的基礎。
3.3 設計學習情境
學習情境就是設計用來幫助學生獲得相關的知識、技能和能力的學習活動。這些活動包括教室內的活動、教師的講授以及在工作中的學習。一旦學習情境設計完成,課程就可以在學校教室和實驗室、基于工作的學習現場、或兩者相結合學習場地來完成。學習情境設計完成后,專業帶頭人和現場指導教師要在一起討論,決定課程中的哪一節采用哪些學習情境、在哪一種學習場所中進行教學最為合適??梢哉f,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是以傳統教學和基于工作的學習現場互相補充的學習情境為特征的,而一個成功的學習情境取決于教學過程的合理安排以及適當地將各個獨立的學習場所串聯起來。
3.4 設計工作現場培訓計劃
在前面的分析完成后,專業帶頭人和工作現場指導教師就可以從已確定的知識、技能和能力中導出工作現場學習的目標,并就這些目標與學生進行討論。在以后的計劃實施過程中,將由工作現場指導教師按照這些目標監督和指導學生。
3.5 確定學生要完成的任務
在培養計劃中應該明確基于工作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要完成的任務,并對這些任務進行分析,在工作現場指導教師和專業帶頭人的指導下組織學生結合培養計劃進行討論,找出在教室中完成的學習任務和在工作現場完成的學習任務之間的區別。
3.6 相關的理論――職業拓展
在基于工作目標的培養計劃中,除了注重的知識、技能和能力的培養外,還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擴展學生的知識,向學生介紹將從事的行業的各個方面的知識。
(2)教授在職業環境中有效工作所需的人際關系處理技能,使學生具有在團隊中工作的能力、清楚的表達能力、正確地安排個人時間的能力等。
(3)培養學生批判性的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上述能力都應該寫入學生培養計劃中,并落實到基于學校學習的教學模塊中。如果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全面地將這些技能都包括了進去,那么這種基于工作目標的教學過程就能使學生獲得在任何職業生涯中都非常有用的綜合理論和職業技能。
3.7 制定針對學生的評估方法
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評定是基于工作目標的教學過程的一個關鍵部分,在培養計劃中不但要說明學生將學習什么和在工作環境中要做什么,而且還必須提供一個記錄表,用以記錄學生完成了什么以及完成的效果如何。專業帶頭人和工作現場指導教師必須能夠考核和記錄學生的相關理論和職業表現,以評定學生在工作現場取得的成績;而且學校為了證明學生獲得的知識、技能和能力并給予學生相應的學分,記錄學生的表現也是必需的。對學生的評估至少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在掌握職業技能上取得的進步;
(2)工作態度和行為舉止;
(3)學生個人的特點。
在很多情況下,評估是安排在學習情境中的,并且工作現場指導教師和學生對評估過程都是很重要的。通常工作現場指導教師要完成對學生表現的書面評估報告,學生也要完成對自己學習成績的評估和對該學習情境的實用價值的評估。
教育培養計劃可以有許多不同的格式,但應該根據現場指導教師和學生的反饋意見不斷完善,所以,教育培養計劃的修訂是一個長期的工作。
制定的教育培養計劃經過專業帶頭人、現場指導教師和學生的仔細討論修改并獲得學校批準后,就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關鍵性文件,是學校教學和工作現場學習的指導性文件,也是評估學生向著教育和培訓目標進步程度的指南。
關鍵詞:雙項目并行;課程;教學設計;優化
0引言
高職營銷策劃課程是培養德才兼備,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具有一定實際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從事營銷策劃與商務管理活動的策劃、組織、協調、執行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專門人才。在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怎么才能做到讓學生掌握市場營銷管理與策劃理論,具有較強市場營銷業務水平與策劃組織能力,是高職教師開展教學工作時必須重點研究的一個課題。
1高職院校雙項目并行教學的必要性
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定位是根據未來就業市場的需求,培養出適應相關專業的技能性人才。而技能性人才的培養不僅需要有很好的專業理論做基礎,更要有與之理論知識相對應的實踐能力和操作技能。因此,在高職院校專業教學過程中,應轉變傳統的以理論課堂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轉化為以企業實際工作為重心的項目化教學。在高職營銷策劃課程的教學中,也應一方面通過模擬工作場景進行項目化的操作與分析,提高學生將理論知識進一步深化的能力;另一方面通過將企業實際工作場景切入至專業化的教學工作中,以能夠勝任工作所需的專業技能為目標,進一步培養學生營銷策劃綜合能力的實踐能力。就高職院校教學工作而言,項目化教學對于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是十分必要的。
2高職教育
“項目化”課程的主要特點所謂項目化課程,是指以工作任務(項目)為中心,選擇、組織課程內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務為主要學習方式的課程模式。職業教育的項目化課程的主要特征:學習內容是企業或職業活動中典型的工作任務;課程的編制與教學實施必須打破學科型專業知識的縱向體系結構,實現相關職業知識和職業能力的橫向構建;專業學習再也不是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兩張皮;學習成為學生的自主行為;學生實現從學習到實際工作,從學院到企業現場的過渡,真正達到就業準備教育的目標;學習的教室或實訓中心是盡可能真實的工作環境或者仿真的工作環境;產品質量、環境保護、節約資源、安全生產等非常重要的職業意識和素質也得到有效培養。
3營銷策劃課程對學生的能力要求
3.1處理和獲取相關信息能力
在營銷策劃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營銷策劃工作者必須具備良好的處理和獲取相關信息的能力,才能做好市場調研分析工作,才能使其制定的策劃方案更加科學和可行。在這方面,需要學生能夠主動、自覺地去思考研究,通過不斷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一步步提高其工作技能。要從已有的知識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要能在未知的領域有良好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渠道。
3.2創新能力
營銷策劃工作中,創新是營銷策劃方案靈魂所在,一份具有創新精神的方案,才能真正打動企業的決策者,才能使得營銷策劃方案在實施后得到良好的工作效果。那么,在高職營銷策劃課程的教學工作中,也要注意學生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創新能力的提高,需要有良好的活沷輕松的教學氛圍,也需要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通過發散性思維習慣的養成,進一步促使學生具備和培養良好的創新意識,達到將來在實際工作中,營銷策劃方案制定得更具有創新性、超前性,同時又不脫離工作實際。
3.3拓展知識能力
營銷策劃人員要想制定一份優秀的策劃方案,需要有豐富的經驗和知識做為積累。而做為高職院校而言,學生一般都在學校完成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工作經驗欠缺很多。為了彌補學生的此種能力的欠缺,需要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積累相關知識,并對學習和掌握的知識有一定的拓展和延伸的能力,通過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相關知識面的擴充,使其在未來的營銷策劃方案制定時,更加專業化和技巧化,為其未來就業與職業發展提供良好支撐。
3.4表達與寫作能力
我們都知道,營銷策劃方案制定的再完美,也需通過合適的渠道將其呈現給企業負責人,并獲得認可才能得到進一步的推進和實施。在這方面,就需要營銷策劃人員具備良好的表達與寫作的能力,能夠將一個營銷方案以合適的文字表達出來,同時,能夠針對本策劃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盡的說明與溝通。這就需要一個是文字表達,一個是口語表達,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培養學生表達與寫作能力,是高職營銷策劃課程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學任務。
4雙項目并行的高職營銷策劃課程教學設計
4.1模擬項目+真實項目平臺,達到“真學、真做”效果
在營銷策劃課程教學設計優化過程中,采用由結果導向轉為過程導向教學設計,重視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雙教學工作。在營銷策劃教學中,教師采取由學生給出多個策劃模擬項目,讓學生通過抽簽的方式來選取。然后,圍繞該策劃項目,由學生制定相應的方案,制作PPT,在課堂匯報與演示。整個過程中,由學生整理資料,設計線路,宣傳講解,從而很好地實現授課目標。如在《會展策劃》課程教學設計思路上,教師在對工作過程和職業能力分析的基礎上,設計不同教學模式和方式。通過將該課程分為展會策劃和展會實施兩部分來進行教學實施。整個學期,學生分組策劃了6個活動,經過學生自評和互評,最終選擇比較科學合理的營銷策劃方案。此次“學生策展、學生布展、學生現場管理、現場服務、教師現場考核”的課程考核方式完全顛覆了以前由一紙試卷考核學生會展策劃的基本知識、流程的傳統考試。學生反映他們體驗了前期調研、策劃、辦展會的全部過程,將會展策劃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同時也鍛煉了團隊合作、溝通、協調以及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學生們表示更有信心去策劃、舉辦展會了。在《市場營銷學》的考核方式上,教師將自己在企業從事營銷工作的經驗和企業資源帶進了課堂。整個學期,教師將營銷理論和營銷實踐相穿插,并將過程性考核與期末考核相結合,學期中通過讓學生參與相關企業實踐項目,鍛煉營銷素養,學期末以某一設計營銷策略為主題,由企業介紹現狀、營銷問題,學生分組討論問題,給出營銷策略進行考核,由企業為主導對學生的營銷策略給予點評、指導。
4.2依托信息化平臺,有效實現教學過程化
在《電子商務概論》課程考核中,強調引導學生從注重“考試結果”向注重“學習過程”導向。為了加強過程管理,將紙質作業比例降低,提高了課堂參與的分數比例,教師利用暢課(Tron-Class)平臺,將學生對案例分析的發帖、點贊、互評以及陳述觀點的準確清晰程度作為課堂成績的評分標準,并通過穿插在授課過程中的問答、測試、練習題、實操訓練等環節,全過程實時測評學生學習效果。在《高級辦公自動化》課程教學中,由于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商務辦公能力,課程教學主要以設計和應用為切入點,由過程考核和期末考核構成。過程考核包括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和作業考核三個部分。教師考核主要是對學生的考勤、教學視頻的觀看、討論的參與以及在線測試進行考核;學生互評是指學生根據教師事先設置好的教學評價量規,對其他學生完成的作品進行評價;過程考核借助Tron-Class教學系統完成,學生的平時成績根據系統中學生的學習軌跡得出。期末考核突出的是設計性和應用性,基于工作任務的開放式題目,考察學生的信息檢索和信息組織能力、基本知識的掌握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和設計思維。
4.3標準精細化,教學成果可視化課程
《營銷策劃》以學生為中心,以營銷策劃職業崗位能力為導向,以工作過程系統化為基礎,進行課程體系解構和知識重構,設計創業項目策劃、廣告創意策劃、營銷推廣策劃三個情境。通過項目驅動,實現教學目標,最終完成33份營銷策劃書,多分營銷策劃PPT簡報的教學成果。在課程教學設計方面,突出三個特色:一是評價貫穿始終。課程圍繞知識、素質、通用能力和專業能力的課程培養目標,借助信息化教學手段,通過定性、定量相結合,對教學效果采取多元化全過程性評價。二是量化先行。結合課程教學目標和項目內容細化評價標準,設計教學量化表單,涉及多個量化指標。三是參與多維度: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課程最后,教師利用“問卷星”對課程評價做了調研,學生也認為,這門課程是他們最忙碌、最有用的一門課,通過學習,提高了他們的營銷策劃能力、團隊溝通與協作能力、時間管理能力、辦公自動化操作能力。
5結束語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是要提高高職專業學生職業能力。針對營銷策劃課程教學而言,需要教師改變“理論教導為主,實踐教學為輔”教學模式,通過“技能本位”替代“知識本位”。而要實現這一教學轉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需要專業教師付出更多的努力,通過“理論實踐性,技能實戰性,師生互動性,任務挑戰性”的教改理念,針對不同課程實現不同的教學設計,以學生職業能力素養的提高為教學的根本出發點,從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到考核方式的一系列系統的改革,以教學高質量來推動院校的教學力量的不斷增加與教學品牌的持續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海燕,曹深艷.高職經濟類專業課程項目教學改革系統設計[J].職業技術教育,2010(08).
[2]潘春燕.復合型人才及其培養模式的構建思考[J].學理論,2015(17).
[3]姜大源.論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的系統化設計———關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的解讀[J].中國高教研究,2009,04(1).
[4]夏建國.技術教育:一種必須重視的教育類型[J].職教論壇,2011(01).
【關鍵詞】 高職;城鎮規劃;人才培養模式;核心能力
隨著國家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推進及《城鄉規劃法》的頒布實施,大批高職院校相繼開設城鎮規劃專業,以滿足社會對規劃人才的需求。目前,高職院校城鎮規劃專業普遍實行3年制教育,與同類專業本科院校普遍實行的五年制教育在教學時長上少了兩年。另一方面城市本身是一個巨系統,系統內部非常復雜。城鎮規劃又涵蓋了多個層面的不同內容,高職院校城鎮規劃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市場定位成為了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內容。
一、高職院校城鎮規劃專業的現狀
1.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生在中小學學習階段,并未直接接觸到城鎮規劃這門課程,加上城鎮規劃相對于路橋建筑等實體,比較抽象。筆者在教學工作中觀察到:大部分學生在進校初期,甚至于部分學生臨近畢業階段,仍對今后的就業感到比較迷茫。高職院校的學生基礎知識較差,又普遍缺乏了解事物和學習的主動性,這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目標不夠明確,學習動力缺乏。
2.三年制教育教學時長較短。一般工科院校的城市規劃本科專業學制為五年,高職院校的專業學制基本都為三年,學生必須學習的公共必修科目和畢業實習所需的教學時長本科與高職院校相差不大,這些因素使得高職院校城鎮規劃專業學生的專業課學習時長大大減少。城市又是一個內部非常復雜的巨系統,城市及城市規劃基本的理論知識又是學習本專業必須掌握的。
3.教材體系不完善。目前,高職院校城鎮規劃專業的教材多數使用的是本科學生的教材或是由各校教師自編教材。專門針對高職高專的城鎮規劃專業教材數量較少,部分教材觀點陳舊,與實際脫節。
4.師資隊伍薄弱。在高職院校大量新增專業的背景下,大量年輕教師進入高職院校,很多老師都是直接從大學到大學,老師本身缺乏生產實踐經驗。本身高職院校學生培養就是以職業技能培養為主,教師缺乏生產實踐經驗無疑對授課的質量產生影響。
二、高職院校城鎮規劃專業人才的定位
《城鄉規劃法》頒布實施,將城市規劃從單一編制轉向編制和管理并重,村莊也列入到規劃范疇。加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城鄉統籌以及災后重建等等,社會對城鎮規劃的人才需求數量明顯增加。本科城市規劃專業的學生面向大、中城市設計院,現在還沒有就業危機,而高職畢業生在大設計院無法與本科生競爭,定位必須準確。
1.學生的就業前景。因高職院校學生畢業初期學歷較低,缺乏相關工作經驗。以廣西為例,城鎮規劃專業的學生培養應該面向鄉鎮的規劃、小區規劃建筑設計和房地產市場。這就要求學生牢固掌握城鎮規劃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術,從事城鎮及小區規劃編制和制圖,城鎮規劃及建設管理、建筑裝飾設計等并能兼任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高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根據調研結果,目前市場上最需要的是繪圖員以及新農村規劃設計人才。
2.學生應達到的核心能力。高職院校的學生,因其從事的工作崗位及高職院校的特點,相對于本科生更注重于生產技能方面的學習,必須具備的能力有:城鎮、村莊及居住小區規劃的編制與溝通能力;城鎮規劃及建設管理能力;中小型建筑設計能力及建設施工管理能力。其中,以規劃的編制與溝通能力為最主要的能力,該能力中又以成果編制的圖面表達能力為最。
三、高職院校城鎮規劃專業人才培養方式的轉變
1.針對培養目標和就業前景進行入學教育。在新生剛進入學校時,開展入學教育。向學生介紹該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就業前景,帶學生參觀高年級和已畢業同學的優秀作品展示,增加學生對專業的感性認識,明確學習目標。
2.引進和培養有教學和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針對年輕教師生產實踐經驗不足的情況,采用“送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將缺乏新教師送到規劃建筑單位或設計院所鍛煉,參與一些真實的項目,積累豐富的實戰經驗。并且聘請一些規劃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參與教學,多開展專題講座,增加師生的實踐經驗。
3.針對市場需求優化專業課程設置。由于高職院校學制較短,課程安排緊張,在課程設置時,應以市場為導向設置課程,首先將重點培養目標所需的支撐課程先列舉出來,作為專業的核心課程。增補課程利用余下課時圍繞專業核心課程展開,技能培養以專業為核心,服務于專業。在課程設置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學校專業設置指導委員會的作用,積極與規劃建筑單位和設計院等單位取得聯系,聽取生產實踐單位意見。增補課程的設置,應充分考慮到學生今后的發展,以拓寬就業面為目標,充分利用學校已有的師資、硬件及行業優勢。
4.理論與實踐教育相互穿插。將高職教育原有的集中實踐改為理論教育中穿插實踐教育。將原本單列周的實訓穿插到理論課教學當中,在理論課的課堂中介紹完部分知識就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堂實踐。也可以采用“2+1”、“1.5+0.5+0.5+0.5”等培養模式,將學生送到生產實踐單位進行一段時間的見習和實習后再返回學校繼續學習課堂知識。理論與實踐教育相互穿插可使學生能夠通過實踐盡快的掌握理論的知識,并且知道自己知識的欠缺,學習更具目的性。
5.采取訂單式培養模式。高職院??筛鶕萌藛挝恍枨?采取“XX班”的教學方式與用人單位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簽訂學生就業訂單,并在師資、技術、設備等辦學條件方面合作,通過學校、企業兩地教學,學生畢業后直接到用人單位就業?!坝唵问健比瞬排囵B模式從根本上解決了學生在校學習的職業針對性、技術應用性以及就業崗前培訓的問題,從而達到直接為經濟建設服務的目的。目前城鎮規劃專業招生人數較少,單個用人單位用人需求不大,導致了訂單式培養模式較難實施。隨著用人需求的增加,今后可成為一種產學研結合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
6.實訓采用工作過程為導向教學。在設計實訓中采用“模擬項目”?!澳M項目”運作的基本方式是在“工作崗位”上的學習,采用模擬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引導文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表演和角色扮演教學法等。一是以學生為中心、自主性學習為主;二是學生參加教學全過程:收集信息、制定計劃、作出決策、實施計劃、反饋控制、評估成果;三是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咨詢者和伙伴。
高職院校開設城鎮規劃專業由于其專業的特殊性,面臨著很多困難。目前國家的政策為規劃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很好的機遇。在此機遇下,專業改革的重點應該在人才培養方案的明晰,反映學生職業技能滿足職業崗位的需要。因此,專業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及教材選擇,實踐教學的開展等都應圍繞人才培養方案展開。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2]彭錦.新時期高職城鎮規劃專業核心能力培養的課程設置初探[J].現代企業文化.2008(35)
Abstract: Due to students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here is a large gap in students' learning consciousness, learning achievement, learning attitude, ability of social practice. This is reflected in higher vocational marketing course teaching, including two aspects: one is that students with strong social practice ability have a poor learn; the other is that students with a good learning attitude always have a weak social practice ability. So how to adapt to different types of students to carry out related teaching work, teachers need to design the teaching about professional courses seriously, and take double parallel projects mode to carry out related work of teaching.
P鍵詞: 雙項目并行;課程;教學設計;優化
Key words: double parallel project;curriculum;teaching design;optimization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14-0202-02
0 引言
高職營銷策劃課程是培養德才兼備,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具有一定實際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從事營銷策劃與商務管理活動的策劃、組織、協調、執行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專門人才。在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怎么才能做到讓學生掌握市場營銷管理與策劃理論,具有較強市場營銷業務水平與策劃組織能力,是高職教師開展教學工作時必須重點研究的一個課題。
1 高職院校雙項目并行教學的必要性
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定位是根據未來就業市場的需求,培養出適應相關專業的技能性人才。而技能性人才的培養不僅需要有很好的專業理論做基礎,更要有與之理論知識相對應的實踐能力和操作技能。因此,在高職院校專業教學過程中,應轉變傳統的以理論課堂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轉化為以企業實際工作為重心的項目化教學。在高職營銷策劃課程的教學中,也應一方面通過模擬工作場景進行項目化的操作與分析,提高學生將理論知識進一步深化的能力;另一方面通過將企業實際工作場景切入至專業化的教學工作中,以能夠勝任工作所需的專業技能為目標,進一步培養學生營銷策劃綜合能力的實踐能力。就高職院校教學工作而言,項目化教學對于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是十分必要的。
2 高職教育“項目化”課程的主要特點
所謂項目化課程,是指以工作任務(項目)為中心,選擇、組織課程內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務為主要學習方式的課程模式。職業教育的項目化課程的主要特征:學習內容是企業或職業活動中典型的工作任務;課程的編制與教學實施必須打破學科型專業知識的縱向體系結構,實現相關職業知識和職業能力的橫向構建;專業學習再也不是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兩張皮;學習成為學生的自主行為;學生實現從學習到實際工作,從學院到企業現場的過渡,真正達到就業準備教育的目標;學習的教室或實訓中心是盡可能真實的工作環境或者仿真的工作環境;產品質量、環境保護、節約資源、安全生產等非常重要的職業意識和素質也得到有效培養。
3 營銷策劃課程對學生的能力要求
3.1 處理和獲取相關信息能力
在營銷策劃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營銷策劃工作者必須具備良好的處理和獲取相關信息的能力,才能做好市場調研分析工作,才能使其制定的策劃方案更加科學和可行。在這方面,需要學生能夠主動、自覺地去思考研究,通過不斷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一步步提高其工作技能。要從已有的知識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要能在未知的領域有良好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渠道。
3.2 創新能力
營銷策劃工作中,創新是營銷策劃方案靈魂所在,一份具有創新精神的方案,才能真正打動企業的決策者,才能使得營銷策劃方案在實施后得到良好的工作效果。那么,在高職營銷策劃課程的教學工作中,也要注意學生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創新能力的提高,需要有良好的活o輕松的教學氛圍,也需要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通過發散性思維習慣的養成,進一步促使學生具備和培養良好的創新意識,達到將來在實際工作中,營銷策劃方案制定得更具有創新性、超前性,同時又不脫離工作實際。
3.3 拓展知識能力
營銷策劃人員要想制定一份優秀的策劃方案,需要有豐富的經驗和知識做為積累。而做為高職院校而言,學生一般都在學校完成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工作經驗欠缺很多。為了彌補學生的此種能力的欠缺,需要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積累相關知識,并對學習和掌握的知識有一定的拓展和延伸的能力,通過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相關知識面的擴充,使其在未來的營銷策劃方案制定時,更加專業化和技巧化,為其未來就業與職業發展提供良好支撐。
3.4 表達與寫作能力
我們都知道,營銷策劃方案制定的再完美,也需通過合適的渠道將其呈現給企業負責人,并獲得認可才能得到進一步的推進和實施。在這方面,就需要營銷策劃人員具備良好的表達與寫作的能力,能夠將一個營銷方案以合適的文字表達出來,同時,能夠針對本策劃方案做M一步的詳盡的說明與溝通。這就需要一個是文字表達,一個是口語表達,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培養學生表達與寫作能力,是高職營銷策劃課程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學任務。
4 雙項目并行的高職營銷策劃課程教學設計
4.1 模擬項目+真實項目平臺,達到“真學、真做”效果
在營銷策劃課程教學設計優化過程中,采用由結果導向轉為過程導向教學設計,重視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雙教學工作。在營銷策劃教學中,教師采取由學生給出多個策劃模擬項目,讓學生通過抽簽的方式來選取。然后,圍繞該策劃項目,由學生制定相應的方案,制作PPT,在課堂匯報與演示。整個過程中,由學生整理資料,設計線路,宣傳講解,從而很好地實現授課目標。如在《會展策劃》課程教學設計思路上,教師在對工作過程和職業能力分析的基礎上,設計不同教學模式和方式。通過將該課程分為展會策劃和展會實施兩部分來進行教學實施。整個學期,學生分組策劃了6個活動,經過學生自評和互評,最終選擇比較科學合理的營銷策劃方案。此次“學生策展、學生布展、學生現場管理、現場服務、教師現場考核”的課程考核方式完全顛覆了以前由一紙試卷考核學生會展策劃的基本知識、流程的傳統考試。學生反映他們體驗了前期調研、策劃、辦展會的全部過程,將會展策劃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同時也鍛煉了團隊合作、溝通、協調以及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學生們表示更有信心去策劃、舉辦展會了。在《市場營銷學》的考核方式上,教師將自己在企業從事營銷工作的經驗和企業資源帶進了課堂。整個學期,教師將營銷理論和營銷實踐相穿插,并將過程性考核與期末考核相結合,學期中通過讓學生參與相關企業實踐項目,鍛煉營銷素養,學期末以某一設計營銷策略為主題,由企業介紹現狀、營銷問題,學生分組討論問題,給出營銷策略進行考核,由企業為主導對學生的營銷策略給予點評、指導。
4.2 依托信息化平臺,有效實現教學過程化
在《電子商務概論》課程考核中,強調引導學生從注重“考試結果”向注重“學習過程”導向。為了加強過程管理,將紙質作業比例降低,提高了課堂參與的分數比例,教師利用暢課(Tron-Class)平臺,將學生對案例分析的發帖、點贊、互評以及陳述觀點的準確清晰程度作為課堂成績的評分標準,并通過穿插在授課過程中的問答、測試、練習題、實操訓練等環節,全過程實時測評學生學習效果。在《高級辦公自動化》課程教學中,由于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商務辦公能力,課程教學主要以設計和應用為切入點,由過程考核和期末考核構成。過程考核包括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和作業考核三個部分。教師考核主要是對學生的考勤、教學視頻的觀看、討論的參與以及在線測試進行考核;學生互評是指學生根據教師事先設置好的教學評價量規,對其他學生完成的作品進行評價;過程考核借助Tron-Class教學系統完成,學生的平時成績根據系統中學生的學習軌跡得出。期末考核突出的是設計性和應用性,基于工作任務的開放式題目,考察學生的信息檢索和信息組織能力、基本知識的掌握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和設計思維。
4.3 標準精細化,教學成果可視化
課程《營銷策劃》以學生為中心,以營銷策劃職業崗位能力為導向,以工作過程系統化為基礎,進行課程體系解構和知識重構,設計創業項目策劃、廣告創意策劃、營銷推廣策劃三個情境。通過項目驅動,實現教學目標,最終完成33份營銷策劃書,多分營銷策劃PPT簡報的教學成果。在課程教學設計方面,突出三個特色:一是評價貫穿始終。課程圍繞知識、素質、通用能力和專業能力的課程培養目標,借助信息化教學手段,通過定性、定量相結合,對教學效果采取多元化全過程性評價。二是量化先行。結合課程教學目標和項目內容細化評價標準,設計教學量化表單,涉及多個量化指標。三是參與多維度: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課程最后,教師利用“問卷星”對課程評價做了調研,學生也認為,這門課程是他們最忙碌、最有用的一門課,通過學習,提高了他們的營銷策劃能力、團隊溝通與協作能力、時間管理能力、辦公自動化操作能力。
5 結束語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是要提高高職專業學生職業能力。針對營銷策劃課程教學而言,需要教師改變“理論教導為主,實踐教學為輔”教學模式,通過“技能本位”替代“知識本位”。而要實現這一教學轉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需要專業教師付出更多的努力,通過“理論實踐性,技能實戰性,師生互動性,任務挑戰性”的教改理念,針對不同課程實現不同的教學設計,以學生職業能力素養的提高為教學的根本出發點,從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到考核方式的一系列系統的改革,以教學高質量來推動院校的教學力量的不斷增加與教學品牌的持續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海燕,曹深艷.高職經濟類專業課程項目教學改革系統設計[J].職業技術教育,2010(08).
[2]潘春燕.復合型人才及其培養模式的構建思考[J].學理論,2015(17).
[3]姜大源.論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的系統化設計――關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的解讀[J].中國高教研究,2009,04(1).
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建設是指“職業教育課程活動內容是以工作任務為中心來進行設定和組織,課程內容的學習在一定的情境中完成,而這些情境必須是構成工作任務內容的必要和重要組成部分”[1]?;诠ぷ鬟^程的實踐課程體系的建設思路是:以職業崗位調查為基礎,對典型任務進行分析,劃分行動領域,然后轉化成學習領域,進行學習情境設計,最后進行教學實施優化6個步驟[2]。首先,對社會人才需要進行調研,分析當前的就業情況和未來的就業前景,并總結當前和未來的職業崗位群,對未來職業崗位群的人才需求作出預測;通過職業崗位群的調查結果修改人才培養計劃中的專業培養目標。從職業崗位群的具體工作內容總結出典型工作任務,對這些任務中所涉及的知識點進行歸納,轉換成行動領域,劃分出10~15個典型內容?!靶袆宇I域是根據完成某一職業工作活動所需要的行動、行動產生和維持所需要的環境條件以及從業者的內在調節機制來設計、實施和評價職業教育的教學活動[3]”。其轉換過程實際是將工作任務轉化為學習單位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案例項目模式,將理論與實踐以及實際應用環境三者結合在一起,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與實踐環節,學生通過對工作任務的訓練,能夠處理和對應工作中出現的多種問題,將多個模塊系統地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學實施優化分為教學準備、教學執行和教學總結提高3個階段,以教學總結提高為核心,分析教學效果,并提出修改的意見優化課程體系。
2實踐課程體系建設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是一個以實踐為目標的專業,按照工作過程的思路構建課程體系有利于培養操作能力強的學生,按照職業崗位調查典型任務分析劃分行動領域轉化學習領域學習情境設計教學實施優化的過程完善實踐課程體系的建設。
2.1職業崗位調查采用企業調研、問卷調查、網絡招聘信息收集等方式調查珠三角地區及國內沿海城市的大中小企業,對高職高專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人才需求和崗位職務要求,按類別進行分類,主要是服務、網站管理、網絡管理和應用開發4類崗位。
2.2典型工作任務分析通過對職業崗位群研究和探討,將職業崗位所從事的具體工作任務總結出來即為典型的工作任務,通過研究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職業崗位群,總結出15個典型工作任務,分別對應計算機服務、軟件系統開發、網站管理和網絡管理4個大類的崗位,具體如表2所示。
2.3行動領域劃分“行動領域是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建設的基礎,是職業行動情境中相互關聯的工作任務的集合”[4]。通過對典型工作任務具體分析的基礎上,將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工作任務進行歸納劃分成11個行動領域,如表2所示。
2.4轉化學習領域由專業任務要求轉化為專業課程要求,本質就是由行動領域轉化為學習領域,學習領域實際上是對行動領域的一種提煉,通過對工作內容的分析和所需具備的能力分析,將有價值的內容轉化為相應學習內容,并對應設計好學習目標、教學學時。表2中將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11個行動領域劃分成12個學習領域。
2.5學習情境設計學習情境設計是將學習領域中的具體內容再劃分為若干個情境,而每個情境的設計都要遵循學習領域中的能力目的要求,采用項目、任務、案例、產品等多種方式,構造多個主題學習單元的內容和過程。例如將學習領域之一的“網頁設計”劃分成8個學習情境,如表3所示。
2.6教學實施優化基于學習情境的設計實現教學實施,在實施前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具體步驟,調動學生的參與性,把握實施的步驟,對實施的效果進行評價,再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總結和優化。在教學實施過程,要注意觀察任務設計是否合理、合適,學生在實施過程中,是否能達到學習目標,工作任務的設計和學習情境是否具有層次性和擴展性。
3存在的問題
3.1師資問題對于任何教學改革來說,首要因素是教師?;诠ぷ鬟^程的實踐教學的本質是把完成具體工作任務、提高學生職業能力作為教學目標,實踐工作的過程,這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當前高職院校的教師,大部分是從大學畢業后直接從事教學工作,缺乏企業工作背景。即使個別教師曾經在企業工作過,由于離開企業多年,原來的工作崗位的工作要求、工作過程可能已經改變,因此,迫切需要能滿足下面3個條件的教師:首先,教師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專業經驗,了解企業工作流程,熟悉項目工作的執行過程,掌握工作要求和質量標準;其次,教師要具備對課程的開發和設計的能力,能將典型工作任務轉化為有教學價值的學習領域內容,并能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有機地融合到工作過程中;第三,教師要具備團結協作能力,因為在工作過程中,協調與溝通是完成一項完整工作任務的基礎?;诠ぷ鬟^程的教學實踐的基礎是教師,所以必須從上述三點來改變教師教學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教師專業能力和自身素質。當前,國家非常重視教師的素質提高,下達具體的計劃,要求職業院校青年教師開展企業實踐項目,聯合多家企業,由中央財政補貼,讓青年教師進入企業實踐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提高職業院校的教師的實踐能力。
3.2教材建設計算機專業是個發展非常迅速的專業,其教材內容必須與時俱進,目前的教材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實踐教學內容不足,軟件版本落后,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因此,要編寫以職業崗位需求為依據,注重職業性與技能性,采用實際項目案例進行內容組織的教材??梢钥紤]與企業專家合作共同開發,教師到企業調研,掌握最新的行業動態,保障教材內容實踐性;吸取同類教材的優點,結合高職教育特點,知識以實用、夠用為主,注重對相關職業技術規范的融合,以工作過程為主要表現方式組織教材內容,按工作任務來整合知識點,突出職業能力培養,采用模擬工作過程的方式,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完成技能訓練。
3.3校企合作為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職院校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培養高技能人才,但是,當前的校企合作模式多是單向性的,一般由企業安排企業人員前往學校培養學生,或者是學生到企業中實習。改變單向性的校企合作方式,采用建立工作室或崗位訂單式培養的合作方式,將工作任務作為教學實踐內容,將工作任務要求融入到學習過程中,改變學習環境,采用邊學邊做的方式,不僅讓學生了解企業的需求,還能讓學生體驗到真正的工作環境。
4結語
“工作室化”教學法由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在國內率先嘗試并推廣,它是一種以行業需求、職業能力為導向,讓學生與專業崗位實現“零距離”接觸的教學模式。筆者認為此教學法是多種教學法的雜交結晶,集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及演示教學法之精華,是對上述幾種教學方法的延伸與升華。如在情境教學法中,教師創設廣告工作流程中的某一情景,給學生展示一些鮮明具體的形象,讓他們身臨其境,從形象的感知中達到抽象的理性的頓悟,從而激發學習熱情與興趣。在案例教學法中,教師通過展示精選案例,組織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引導他們運用所學的方法與理論對案例進行透徹地剖析,品味解決實際問題的奧妙。而“工作室化”教學法,教師設計工作任務讓學生直接置身于廣告工作的實戰演練中,深刻體驗未來的工作場景,讓他們在項目實施的進程中,逐漸培養熟練的廣告實務操作能力及創新能力,為塑造未來廣告人才的職業素養做好充分準備??梢?,廣告專業性課程教學中應用“工作室化”教學法,是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肮ぷ魇一苯虒W法的實施是基于企業工作流程,通過項目的反復實踐,培養學生的核心職業能力。這種教學法能否有效執行,關鍵在于課程教學活動的設計和教學過程的管理。教師可選擇那些與課程教學知識板塊相匹配,典型性強的業界真實項目,或虛構而成的企業項目為載體,進行拆解轉化為項目活動單元。另將課程的教學內容也組織成若干知識模塊,與項目活動單元一一對應,串聯成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并把每一個活動單元的核心部分設計成適合學生學習的作業項目(基于工作過程的全流程訓練),使理論與實踐“雙軌并進”。在每一模塊教學中沿著模塊內容闡述、項目單元設計、教學方法、知識要點、技能要點、行為要點、考核形式、相關的職業標準和法律知識、參考案例分析等思路,形成一個嚴密的課程教學設計整體。
二、“工作室化”教學法在“廣告策劃與創意”課程中的應用模式分析
“工作室化”教學法是將職業領域“工作室”這一典型工作模式,按照職業教育教學規律,轉化為學習領域的一種典型教學模式,它是為適應高職教育課程效果評價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過程的一種有效方法。也就是說,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必須充分行動起來,不是看老師“表演”,而是自己動手動腦操練。它在教學中具體落實為教學內容項目化、學習情境職業化、學習過程崗位化、學習成果社會化幾個部分。
(一)教學內容的項目化設計項目設計中最為關鍵的是活動設計,應充分考慮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情緒,滿足學生的成就感。其次,還應考慮設計的活動與職業能力培養的關系,要有利于學生養成分析問題的習慣,形成科學思考問題的方法,以及培養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項目設計分模擬項目與真實項目兩類。真實項目一般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具有實戰效果,一旦完成也更能滿足學生的成就感。但真實項目并不一定都與教學知識板塊匹配,有時難以滿足實際教學的需要。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與進程,結合學生的現實條件來設計模擬項目,如學生比較熟悉的日常消費品市場推廣項目,或各級各類廣告大賽中有關廣告策劃與創意類的參賽項目,開展“工作室化”教學。
比如,在教學中我們讓學生做“黑莓汁的導入期廣告策劃案”;秋冬季來臨之際,讓學生做“××潤唇膏的校園推廣策劃案”等,實際教學情況表明,學生參與興趣高,能力提升明顯。當然,教師在項目設計時要注意提供詳盡的產品信息、產業發展報告等相關資料,否則學生在項目演練中,會無從下手,往往選擇三兩天坐在電腦前憑空想象,炮制出一份策劃案,或上網下一份策劃書然后改一個產品名稱,這將與實戰教學的目的和初衷相違背,達不到教學設計中設定的實訓效果?!肮ぷ魇一苯虒W在開展中,須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結成4~5人為一小組的策劃團隊,設“策劃總監”一名。每團隊須兼顧成員在溝通表現、策劃創新、藝術創意、文案寫作等方面能力的差異,以互補為原則,確保團隊的協作意識、競爭意識以及溝通意識都能很好地發揮,從而保證廣告策劃與創意各環節順利銜接和開展。教師制定學習規則,闡述策劃流程的相關理論與方法,設計項目,指導各團隊的“策劃總監”組織團隊學習、搜集資料和進行頭腦風暴,督促各團隊緊跟教學進程,完成項目中的各項任務。在各團隊完成整個項目后,做成提案PPT,向全班———“模擬客戶”作提案陳述,回答“模擬客戶”提問,接受評委團(由課程教師、行業兼職教師、“策劃總監”三方組成)評價,最終確定勝出小組。這種三方評價方式可增強學生對評比結果客觀公正性的期待。模擬項目演練結束后,教師應及時在課堂上讓各團隊進行工作總結,加強他們對優秀經驗以及工作不足的交流;教師作為組織者,也應結合實例進行有針對性地總結與拓展,對整個項目進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好的表現給予肯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
(二)學習情境職業化與學習過程崗位化體驗任何實踐都離不開理論的指導,在“工作室化”教學法中,教學內容的項目化離不開策劃與創意理論的支撐。任課老師在課程教學設計中,以廣告公司內部實際工作流程來組織理論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工作情境,讓學生熟悉廣告公司的作業方式,明確各部門的職能與聯系,充分體現學習情境職業化特征,讓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未來崗位對接。
第一步,從仿真客戶部的客戶溝通、業務接單開始,設計廣告主體分析的學習情境,介紹廣告主體分析的內容與方法。
第二步,市場部進行產品或服務的市場調查,并進行SWOT分析,設計廣告市場調查的學習情境,介紹廣告市場調查的方法與注意事項,以及調查資料整理的方法。
第三步,廣告市場調查之后,策劃部即可確立目標,進行廣告主題策劃、廣告戰略與策略的策劃。在學習情境的設計中廣告策劃情境的設計最為關鍵,須詳細介紹廣告定位方法、目標確立的技巧、廣告主題的提煉、選擇廣告戰略以及決定廣告策略的方法,便于讓學生掌握廣告策劃技巧后順利完成模擬項目的策劃。第四步,創意部根據策劃部提供的策略單進行創意討論,設計創作方案,在教學中設計如何進行廣告創意學習情境,詳細介紹創意程序與方法。
最后,媒介部進行廣告傳播策劃,設計媒體選擇與組合的學習情境,介紹廣告媒體企劃流程與方法。在學習情境的職業化設計中,教師不僅是策劃與創意理論的傳授者,還要當好項目執行中的指導者和咨詢者,讓學生在學習情境中收獲知識,在過程設計的各崗位上消化和牢固知識。在學習情境職業化與學習過程崗位化體驗中,教師應善于引導學生科學地安排項目實施進程,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在項目演練中所碰到的問題和困難,也可就突出的問題和有爭議部分組織他們進行“頭腦風暴”或專項討論。通過交流心得體會,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競爭意識,拓寬學生的項目運作思路。廣告本身是個動態的過程,應更重視學生解決問題的技巧、方法,多鼓勵他們拓展發散性思維。模擬項目的演練本身強調的就是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不用擔心他們理解不了或做不了,應放手讓他們主動去消化已知、探尋未知。
(三)努力促進學習成果社會化“工作室化教學法”中的成果社會化可以有三個重要指標:一是就業,二是成果被企業采納的次數,三是大賽的獲獎情況。關于這三個重要指標,“廣告策劃與創意”課程的教學設計也給予了認真思考,在教學中開展的職業化體驗,可為學生的假期見習、實習提前作好心理準備,也為將來就業打下堅實基礎;另外,在教學設計中,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優質網絡平臺進行專業學習,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經常關注相關的廣告網站,注意收集有關企業策劃與創意點子的網絡征集信息,鼓勵他們勇于去嘗試參與到真實項目的策劃與創意中;最后是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每年一度的大學生廣告大賽,讓學生在大賽中進一步消化課程中所學的理論與方法??傊谡n程教學中盡可能創設機會,努力促進學生學習成果的社會化。
三、“工作室化”教學法對“廣告策劃與創意”課程教學改革的意義
關鍵詞:工學結合;高職;專業教學計劃;評價審核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3)04-0153-03
工學結合是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這種人才培養模式應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體現在專業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課程、學習情境等諸多環節,也應具體表現在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實踐教學、教學管理與評價等要素中。其中,專業培養方案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起到總領作用,它明確定位專業的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與能力要求,統籌規劃專業課程體系的設計,系統安排專業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分配,具體規定各課程的教學學時分配。
有鑒于此,如何在工學結合改革過程中對高職專業培養方案的基本體例、審核評價方法進行規律性的提煉與總結,以實現從理論上系統地對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索與總結,具有重要意義。
專業教學計劃改革的主要內容
(一)高職專業教學計劃的傳統構成
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中對高職專業教學計劃有明確的要求,提出高職專業教學計劃制定應遵循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堅持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突出應用性和針對性,加強實踐能力培養,貫徹產學結合思想,從實際出發辦出特色等6項原則,并要求教學計劃的內容應當包括:(1)專業的具體培養目標;(2)人才培養規格要求和知識、能力、素質結構;(3)修業年限;(4)課程設置及時間分配;(5)教學進程表;(6)必要的說明。
(二)工學結合改革后的專業培養方案的構成與調整
盡管經過近些年來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和示范校骨干校的建設,高職教育改革的內容日益豐富,但是,重新研讀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的相關要求,特別是文中提及的關于高職專業教學計劃制定應遵循的6項原則以及教學計劃的內容要求,對各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學計劃的制定起著指導性作用。
不同的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過程中對專業教學計劃的制定原則與內容結構進行了完善,主要變化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就業崗位與崗位群 為了突出高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與應用性,在新教學計劃體例中,我們突出了就業崗位的設計,在“人才培養目標”之后安排了“就業崗位(群)”部分,對本專業主要就業行業(企業)及主要就業崗位進行說明。
人才培養規格 在高職專業傳統的教學計劃體例中,關于“人才培養規格要求和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的表述,常常分成德育規格、業務規格、體育美育規格等三類,并詳細分述在知識、能力、素質三個方面的構成要素與課程設置,該部分的內容既承接了“專業具體培養目標”的要求,又對緊隨其后的“課程設置”進行了分析與指引,從而完整地構成了人才培養方案。但是,在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過程中,我們發現原有的教學計劃體例割裂了知識、能力與素質三者的關系,對于以高技能人才為培養目標的高職教育而言,人為區分哪些是知識的構成要素,哪些是能力的構成要素,哪些是素質的構成要素,分別對應哪些課程,是不符合高職人才培養規律的。因此,我們在新教學計劃中將該部分內容調整為“人才培養規格與職業崗位分析”,體現面向工作過程課程體系開發思路,并采用“職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能力要求”的分析過程,如表1所示。
學習領域課程開發 在新教學計劃的體例設計中,加強了課程開發過程的演繹,新增了“學習領域(課程)開發”環節,包括“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開發”和“學習領域(核心課程)具體描述”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開發,重在演繹學習領域(課程)的形成,通過“典型工作任務”和“行動領域”的歸納,以及從“行動領域”到“學習領域”的轉化,從而確定本專業應涉及的學習領域,即確定課程體系,如圖1所示。第二部分,是學習領域(核心課程)具體描述,主要是對專業的主要學習領域(課程)進行描述,特別是各學習領域應達到的學習目標及應包含的學習情境(學習內容)。
構建專業教學計劃的評價審核指標體系
在構建了適應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專業教學計劃的基本體例后,由于原有教學計劃的框架已推行多年,在專業負責人和教師中已有根深蒂固的影響,要實現新舊教學計劃模式的轉變,在工作推進上存在較大的難度。為了克服這一點,除了系統性地開展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專題培訓外,在教學管理層面構建一套對新教學計劃的評價體系,以順利推進教學計劃的轉型,是非常有意義的。
(一)審核指標的構建原則
科學性原則 指標設置的科學性是指指標設計要繁簡得當,在層次設計上要主次分明,必要時可通過設置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來確保指標的科學性。
系統性原則 指標應包括評審專業教學設計的基本屬性,如教學計劃的形式要求、內容完整性、關鍵要求、特色創新等,保證從各個方面、角度來系統性地評價項目質量。
客觀性原則 盡量減少主觀性評價,多采用客觀性評價,對評審內容進行量化,采分點應明確具體,能夠用數字量化采分點的盡可能量化;同時,可通過設置指標內涵與評分標準來明確賦分尺度,也可通過設置賦分等級來加以規范,如采用A、B、C、D、E五個等級,分別對應1.0、0.8、0.6、0.4、0.2的分值系數,以便盡可能減少不同評分人的賦分隨意性。
方便評審人操作原則 評審指標盡可能與教學計劃的欄目內容相對應,這種設計能使評分人在評閱材料的進程中結合指標體系的先后順序直接評分。另外,對于教學計劃中的一些客觀性內容,可在評審前,直接由工作人員提供給評分人員,免去了由評分人分別到項目材料中去尋求答案的重復勞動。
(二)主要指標的設計
教學設計的形式與體例要求指標 為了使各專業的教學計劃在全校范圍內在形式上統一與規范,一般由學校制定教學計劃的編制模板,故在“教學計劃的標題說明”、“專業培養目標”、“學習領域課程開發”等指標中均強調形式的規范與體例的一致性。
嚴謹與科學性指標 由于教學計劃中關于學時、學期教學周數、學分數等量化數據,以及行業發展與人才需求預測、畢業條件等指標均涉及數據的嚴謹性,故在相關指標中對數據的準確性、科學性進行重點評價。
工學結合模式的核心觀測點指標 新的專業教學計劃要體現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新特點,因此,在指標體系設計中突出體現相關改革指標,如在指標“學習領域課程開發”中,從典型工作任務到行動領域到學習領域的過程分析應科學合理;在指標“課程設置”中,對生產性實訓環節的安排及證書類課程是否納入課程體系進行了重點賦分。
指標體系的構成 評價體系分10項指標,主要包括:教學設計的標題及說明部分、行業發展情況與人才需求預測、專業培養目標、就業崗位(群)、人才培養規格要求與職業崗位分析、學習領域(課程)開發、畢業時學生應修學分和應取得的證書、實踐教學基本要求、各學期教學環節總體安排、課程設置等,具體指標的設計如下頁表2所示。
我們在實施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教學改革過程中,通過在專業課程體系、課程設計、實訓教學等三個層面系統化地進行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改革,特別是在專業教學計劃的制定過程中實施了工學結合改革后,借助新的教學計劃審核評價指標,在整體上推動了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各專業初步擺脫了高職專業教學計劃與本科專業教學計劃的雷同,教學計劃的時效性更強,課程體系設計面向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思路體現得更具體,課程安排突出生產性實訓與證書課程得到了更好的落實,從而體現了高職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陳建孝,潘洪軍.教學計劃構建的理論框架與評價體系[J].現代教育科學,2006(5).
[2]姜大源.當代德國主流教學思想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3]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4]教育部.高職高專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案例匯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