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中國地理學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本章主要向大家介紹了中國旅游地理學發展論文參考文獻多篇寫作及規范格式,與文獻撰寫案例;以《中國旅游地理教學改革目標取向及實現路徑研究》例題參考文獻為標準。
[1]保繼剛.從理想主義、現實主義到理想主義理性回歸——中國旅游地理學發展30年回顧[J].地理學報,2009,64(10):1184-1192.
[2]保繼剛.中國旅游地理學研究問題缺失的現狀與反思[J].旅游學刊,2010,25(10):13-17.
[3]劉智運.論高校研究性教學與研究性學習的關系[J].中國大學教學,2006(2):24-27.
[4]許簫迪,王子龍,譚清美.知識溢出效應測度的實證研究[J].科研管理,2007,28(5):76-86.
[5]趙勇,白永秀.知識溢出:一個文獻綜述[J].經濟研究,2009(1):144-156.
[6]王坤.知識產權對象中存量知識、增量知識的區分及其功能[J].浙江社會科學,2009(7):54-59.
[7]聶長建,李國強.從“知識增量”向“知識升質”:以法學研究為例[J].理論與現代化,2012(3):62-69.
[8]張建華,劉仲英.知識管理中的知識貢獻激勵機制[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2(7):966-970.
[9]石中英.知識增長方式的轉變與教育變革[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1(4):1-7.
[10]宣勇,錢佩忠.知識增長與學科發展的關系探析[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7(1):21-26.
[11]楊冠雄.我國旅游地理學的發展[J].國外人文地理,1988(1):43-46.
[12]王寧.旅游中的互動本真性:好客旅游研究[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29(6):18-24.
[13]章錦河,張捷.旅游生態足跡模型及黃山市實證分析[J].地理學報,2004,59(5):763-771.
[14]左冰,保繼剛.從“社區參與”走向“社區增權”——西方“旅游增權”理論研究述評[J].旅游學刊,2008,23(4):58-63.
[15]唐文躍.地方感研究進展及研究框架[J].旅游學刊,2007,22(11):70-77.
[16]楊奎松,謝維揚,趙世瑜等.遵守學術規范推進學術對話——關于“學術對話與學術規范”的筆談[J].中國社會科學,1999(4):49-71,205.
[17]郭來喜,保繼剛.中國旅游地理學的回顧與展望[J].地理研究,1990,9(1):78-87.
[18]Corley,K.G.&D.A.Gioia.Buildingtheoryabouttheorybuilding
[19]張茂澤.論學術批評[J].學術界,2001(2):85-99.
[20]保繼剛,王寧,馬波等.旅游學縱橫——學界五人對話錄[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3.
[21]毛丹.理想主義的改塑與解構[J].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6(3):99-108.
[22]保繼剛,張驍鳴.1978年以來中國旅游地理學的檢討與反思[J].地理學報,2004,59(S1):132-138.
附1:《論我國地理學研究的現狀及發展》
參考文獻:
[1]陸大道.中國地理學的發展與全球變化研究[J].地理學報,2011(02):147-156.
[2]柴彥威,塔娜.中國行為地理學研究近期進展[J].干旱區地理,2011(01):3-11.
[3]劉衛東,金鳳君,張文忠等.中國經濟地理學研究進展與展望[J].地理科學進展,2011(12):1479-1487.
[4]保繼剛,尹壽兵,梁增賢等.中國旅游地理學研究進展與展望[J].地理科學進展,2011(12):1506-1512.
[5]方創琳,周尚意,陸玉麒等.中國人文地理學研究進展與展望[J].地理科學進展,2011(12):1470-1478.
[6]蔡運龍,李雙成,方修琦.自然地理學研究前沿[J].地理學報,2009(11):1363-1374.
附2:《旅游地理學學科建設與高層次人才培養》
參考文獻:
1.馮衛紅.旅游產業集群:旅游地理學研究的微觀領域.人文地理,2008(3)
2.朱桂鳳.中國旅游地理教學理論與實踐探討.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6(4)
3.馮瓊蘭.關于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高教論壇,2008(1)
(作者單位:重慶科技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重慶401331)
附3:高職《中國旅游地理》教學中的人文素養培育
參考文獻:
[1]李曉梅,項桂芳,彭花燕.談高職院校旅游專業學生的職
業素質培養[J].十堰職業技術學學報,2007,(8).
[2]李向群,盧睿.旅游人才綜合素質研究[J].南寧職業技
術學院學報,2007,(12).
[3]李因,汪艷麗,梁磊.旅游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調查研究
根據臺灣地區國文《課程綱要》的指導思想,臺灣地區國文教材的編寫原則,第3條規定:“編選教材范文時,要將所選用的教材,按文體比例、寫作風格、文字深淺、內容性質,以單元或主題方式作系統編排。并于第二階段(第六學年)漸次融入文言文。第三階段應逐年調整文言文與語體文之比例?!眹慕滩木庉嫶笠獾谖鍡l寫到:“本書所選之范文,以旨趣明確,文辭優美,足以啟導人生意義,切合時代潮流者為主?!薄秶摹方滩闹塾诩婢哒Z文訓練、精神陶冶及文藝欣賞三種價值的文章,其前提是切合國民中學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能力,也就是所選文章,必須與現代青少年生活有關,并使他們了解和接受。因此,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能力,反映學生心理發展的水平,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學生應達到的學習知識與能力的標準,這些都屬于范文編選的心理學依據。
表一:國文教材課文篇目一覽(見文末)
表二:現代文與文言文在各冊中的分布
從上述兩個圖表中可以看出:高中國文教材中,現代文約占三成,文言文約占七成。并且隨著年級的升高,文言文所占的比例大體上也逐步增大,這也體現了臺灣地區十分重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F代文在選材上多注重文章的生活色彩,注重啟發學生對社會生活的體驗和思考。這樣的課文編選,一方面與臺灣地區的歷史文化特征有關,另一方面也有其心理學依據。
一、選文貼近學生不同的需要層次
20世紀50年代,人本主義心理學在美國興起。它是一種以研究人的本性、動機、潛能、經驗以及價值為主的心理學新思潮。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把人的需要分為兩類:基本需要和成長需要?;拘枰ㄉ硇枰?、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及尊重需要;成長需要包括認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馬斯洛認為,人類需要的發展是一種連續的、重疊的、波浪式的演進過程,即不同層次的需要可以同時存在,高層次的需要并不一定在低層次需要被滿足后才出現。
以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為依據,國文教材基本上滿足了學生的成長需要,選文主題的豐富多彩,涉及到了學生的認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國文教材選文最鮮明的特色是注重傳統美德對學生的熏陶,注重中華傳統的人生觀、價值觀對學生的影響,把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孝敬父母等優秀品質放在重中之重。如《左忠毅公軼事》突出了左公忠堅貞不屈的愛國志氣,感人至深;《張劭與范式》展示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禮儀規范;《愛蓮說》《五柳先生傳》揭示了甘于淡泊,出淤泥而不染的道理。文言文選文主題的多樣性,可以滿足學生對認知、美和自我實現的需要。
關鍵詞:經濟地理 人文素質 生態文明 可持續發展
一、在中國經濟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素質是時展的需要
所謂人文素質,是指人們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綜合品質或達到的發展程度。而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簡單地說,就是培養大學生人文精神的教育。經濟地理是地理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主要研究區域經濟活動與生產布局,研究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經濟發展的部門結構和空間結構的形成、發展、變化的規律。中國經濟地理一般作為專業基礎課程在各高職院校商貿、財經類專業開設,從其教學內容看,主要包括我國地理位置、資源、人口、工農業生產布局、商業、交通運輸、旅游等方面的知識,這些內容綜合性增強,人文地理知識的比重大,這就決定了該課程在培養學生人文素質方面具有其他學科所沒有的獨特優勢。錢學森教授指出:“地理科學是與社會經濟各方面都有密切聯系的一大科學部門,是人類文明建設的基礎理論?!彪S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在意識和精神層面上的需求不斷增加,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理想社會,成為全社會奮斗的目標。黨的十八政治報告也明確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然而,由于高職院校自身的特殊性,我國高職院校大學生的人文素質現狀不容樂觀,人文素質教育尚存在較大差距,表現在不少學生行為不文明,社會公德意識淡薄,人文素質水平不高,這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成長與成才。因此,在高職中國經濟地理教學中,努力挖掘地理學科的人文因素,加強對高職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是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需要,也是地理教學工作者的神圣職責。
二、中國經濟地理課程培養學生人文素質的內容
1.愛國主義情操教育
愛國主義一直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理學科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主渠道之一。熱愛祖國、熱愛家鄉是每個公民最基本的品質,黨的十也號召要“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中國經濟地理課的許多章節都有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對我國生產布局的區域差異和對國土整治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了解,使學生深化對我國國情、國力以及國策的全面認識,進而達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素質教育的目的。如在講到我國農業生產布局時,教師就要給學生講清楚,農業生產對于一個具有13億人口的大國有多么重要。而我們國家在20世紀末就已經基本上解決了人民的溫飽問題,到2020年我國人民的生活將達到小康水平,我國用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這是一個讓世界各國都為之驚嘆的奇跡。另外,由于我國有典型的季風氣候,雨熱同季,在這種氣候的影響下,我國種植農作物的界限是最靠北的。我國植物種類繁多,在歷史上對世界農業的發展做出過重大貢獻。在講授輕工業地理時,教師要使學生充分了解我國手工藝品生產的精湛技藝和悠久的歷史,四大名繡、四大名錦、文房四寶、三大特種手工藝的生產早已名揚四海,它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無窮的智慧和偉大的創造力。通過上述內容的講授,教師讓學生了解并感受到我們祖國的偉大,從而更加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2.環保意識教育
地理環境是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保護環境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職責。提高地理環境意識,加強環境保護教育,是新時期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經濟地理教學中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事業蓬勃發展,現代工業由城市到鄉鎮遍地開花,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但同時也要看到,由于我國工業發展較晚,許多地區在發展當地經濟時因缺少基本人文地理知識,生態環境意識淡薄,急功近利,往往以浪費資源、犧牲環境為代價來加速經濟發展,這就造成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當前,環境、資源、人口已成為世界性的問題,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需要很好解決的問題,建立生態、低碳、環保經濟才是我們正確的發展之路。黨的十報告明確指出,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在中國經濟地理教學中,我們要重點介紹我國自然資源、人力資源、工農業、交通運輸業等部門的布局,這些部門與環境關系密切,有許多環境保護方面的案例。在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典型環保案例的講解,指導學生重點分析我國生態環境的嚴峻狀態及治理措施,從而使學生產生一種責任感,能夠自覺地用科學的環境觀、資源觀來處理生活中的問題,能運用地理科學觀念,對人類與環境之間的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評價,并在此基礎上規范自己的行為,理解環境與發展問題的地區性;關注全球命運,樹立關心全球的責任感和倫理觀。
3.可持續發展觀念教育
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換句話說,就是指人口、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沙掷m發展戰略的核心是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即協調與優化控制人地關系,而協調人地關系正是地理科學研究的傳統主題??沙掷m發展是地理學科教學的基本內容之一,在經濟地理教學中,實施可持續發展教育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觀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國際環境教育的要求。而在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農業、工業、交通、通訊、能源生產與消費的可持續發展以及社會可持續發展中所涉及的內容與中國經濟地理的主要教學內容緊密聯系。這就為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提供了較好的素材,通過學習可以使學生充分理解我國現行的礦產資源開發規定、人口政策、環保政策,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人口觀、環境觀以及可持續發展觀念,更加積極地參與協調人類與環境關系的活動,實現黨的十提出的“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目標。
三、經濟地理教學中人文素質的培養方法
1.將人文素質和人文精神教育滲透于經濟地理教學過程之中
教師應把人文素質教育與經濟地理知識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從地理學科自身的知識結構和教學內容中挖掘教育素材,尋找素質教育與地理知識教育的結合點,把人文素質教育內容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例如:結合我國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發展所取得的成就的講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可以結合環境、資源與人類的關系等內容的講解,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意識的教育;我國許多煤炭生產地利用塌陷地建起了濕地公園,這樣既合理地利用了空間,凈化了水質,也發展了當地的旅游業。在講農業地理時可結合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利用?;~塘發展生態農業的例子,對學生進行循環經濟教育。教師必須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注意學習、注重積累,及時捕捉新的知識、信息,使教學內容與時俱進。在經濟地理教學的具體過程中,教師要恰當地選擇課程資源,如教材、電影、多媒體課件、錄像、圖片等,豐富課堂教學。教師要自始至終貫徹人文素質教育的思想,要培養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倫理道德觀,使學生的日常行為能自覺維護社會公德,能正確處理人地關系,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2.寓人文素質和人文精神教育于社會實踐之中
經濟地理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科學,許多教學內容與社會實踐聯系密切。教師要把人文素質教育融入到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中,使人文素質教育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教師要理論聯系實際,同周圍所見所聞的事物聯系,同當地和祖國的生產建設聯系,同國內、國際時事的熱點、焦點聯系。如:通過社會實踐、春游等活動,讓學生在千變萬化的社會環境中、在新舊道德觀的碰撞中,通過生產實踐和社會實踐活動借以了解鄉情、國情,認識自然,使學生感悟人口劇增、資源破壞、環境惡化、生態危機造成的不良后果,引起他們深刻的思考,從而形成一種全新的地理倫理道德觀。另外,教師還要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在課堂上進行有關地理問題的討論和演講,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以及對社會的責任感。引導學生有計劃地參與社區環境與發展的考察、植樹造林、清除污染等各種環境保護活動,使學生受到實際參與的教育和訓練,以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教學內容要與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密切結合,要把我國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及時引入課堂教學當中。
3.寓人文素質和人文精神教育于課外活動之中
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經濟地理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和延伸。在經濟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外活動時間組織經濟地理知識競賽、舉辦經濟地理墻報、舉行地理演講等課外活動,對學生進行地理人文素質教育。針對日本政府對我國上演的購島鬧劇,以及我國在南海維護等問題,教師可以舉行“愛我海洋國土,保衛我神圣海疆”主題報告會等,激發學生們的愛國熱情,也可以結合每年的“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等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利用校園網舉辦低碳、生態、環保、循環經濟等專題講座,開展人文素質和人文精神教育,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和經濟建設成就展覽會,進行野外考查、旅游、社會調查等,通過多種渠道豐富學生地理知識,培養學生動手和實踐能力,使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實踐,既增長地理知識,又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參考文獻: